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75774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 第5单元 第15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复习 人教大纲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讲 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 必记知识全览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 1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 或 ,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民在自己的田地上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这样的农业称为 。 3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 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称为 4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 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 。 5如果农民生产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这样的农业称为 。6如果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农业称为 。一、1栽培植物饲养动物2混合农业3扩大土地面积粗放农业 4单位面积产量 密集农业

2、5自给农业6商品农业二、必记原理 1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 投人,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 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3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 ,并充分考虑到 。二、1科技2市场的需求量3经济技术条件 投入和产出比 考点过关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考点祥解 精剖细解 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不同的生物要求不同的自然条件;世界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 (2)季节性和周期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案例剖析 旁

3、征博引 举一反三考题1 (典型例题分)“春种秋收,夏播冬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揭示了农业生产的( ) A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B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C周期性和地域性 D周期性和灵活性考题1点拨: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我们通常说要“不违农时”,就是由农业有季节性和周期性这个特点而来的。答案:A考点2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等 产出:各种农产品 (2)农业投入要素的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产出。特别是现代农业

4、生产中,加大了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革耕作方式等,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考题2 (典型例题题,4分)图151为典型例题科技投入转化而来的产值占农业新增产值的百分比,读图回答(1)、(2)题。来(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 B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0 C美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D中国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值(2)现代农业生产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技投入的是( ) A培育良种 B改进灌溉技术 C改革耕作方式 D使用化肥、农药考题2点拨:由图可知,美国农业新增产值中有60是来自于对科技的投入;

5、中国农业新增产值中有30是来自科技的投入,70来自非科技投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已成为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都属于对科技的投入。答案:(1)C(2)D 总结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内容涉及农业投入,读图时要注意区分和审清图例。农业生产投入的各要素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考点3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两者兼顾的为混合农业。(2)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分别分布于生产力水平低的地区和现代农业发达地区。(3)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前者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6、后者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考题3 (典型例题)与下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热带迁移农业 B游牧业 C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D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考题3点拨:图中阴影部分反映的农业既是商品农业、密集农业又是种植业。热带迁移农业是自给农业、粗放农业;游牧业不属于种植业;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是粗放农业。答案:D考点4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区位因素 区位类属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自然因素不同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地形 自然因素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

7、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而有所不同。 土壤 自然因素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市场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因素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策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及政府干预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常见因素。考题4 (典型例题)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考题4点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的消费量较大,价格上扬,因此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了1996年,我国市场上

8、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了严重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答案:A总结提示: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最终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就会随之发生变动,从而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5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拓展考点)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2)自然因素的利用与改造: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3)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考题5 (典型例题分)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

9、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须改造的共同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热量考题5点拨:首先应明确沼泽地与盐碱地的特点。沼泽地是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中水分太多,长期潮湿。盐碱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物质、碱性成分,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其次,要在沼泽地、盐碱地上进行种植必须改良当地土壤,沼泽土中水分太多,需排水;而盐碱地则盐分太多,需洗盐,施用石膏等措施。因而两者发展种植业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土壤。答案考点6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拓展考点)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业区位

10、的选择应更多的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类型、规模和地域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考题6 (典型例题)下图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出的区位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城市规模大 B市场区位、交通运输便捷 C气候优越、城市居民收入提高 D水源充足、国际市场需求扩大(2)若甲城市为纽约,乙城市位于中美洲,则阶段运输量大的季节是纽约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考题6点

11、拨:(1)从图上可以看出,阶段I城市所需要的鲜花、蔬菜都是附近郊区生产的,说明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市场的需求,同时郊区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捷。(2)冬季纽约地区气温低,不适合蔬菜生长,而南方地区气温高,适合蔬菜生长,大量蔬菜运输到北部国家。答案:(1)B(2)D总结提示: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阶段,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应用辨证发展的观点去分析。考点7农业主导区位因素分析(练合应用考点)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从

12、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可能为自然因素。总之,对于农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考题7 (典型例题)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 C河套平原的小麦光照 D东北的甜菜土壤考题7点拨:上海郊区的乳牛场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众多,对乳及其制品需求量大而形成的,即主导因素是市场;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河套平原的小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源;东北的甜菜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答案:A总结提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不同的农业区位选择。然后

13、采取主导分析法,结合具体情况,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回顾1 测试考点7 (典型例题T12,8分)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有其地理和历史渊源。回答(1)、(2)题。 (1)上图中水果“分布主导因素销售主导因素”的正确组合是( ) A气温、降水、城市技术、资金 B光照、地形、水源冷藏设备、劳动力 C降水、热量、地形市场、交通运输 D气温、土壤、城市交通运输、信息 (2)据图分析,港澳台地区共同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纺织 B造船、化工 C玩具、钢铁 D机械、食品1(1)C 点拨:图中水果的分布主导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热量条件是最主要的,其次还应包括降水和地

14、形;水果的销售主导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条件,其中市场是决定性因素,交通、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善则大大扩大了产品的销售距离。 (2)A点拨:对照图中的图例,寻找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的工业部门的图例就可作答。 回顾2 测试考点2 (典型例题T19,4分)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156回答(1)、(2)题。(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2(1)B(2)A点拨: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