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746287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广西崇左市龙州高中高三语文练习题(4)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

2、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予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

3、平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节选自清代廖燕金圣叹先生传)注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四众:四部众的省称。佛教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部众。这里泛指听众。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 排:分开B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意:料到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

4、 迥:远D顾不伟耶 顾:难道2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 ) 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 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 A B C D3下列叙述赏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

5、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3分)(2)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3分)(3)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4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爱好喝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

6、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引述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得意,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长叹,他也不理会。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一千两银子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借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

7、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它们了。”王斫山笑了笑没当回事。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如今流传社会上的著作,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刊刻版本。 传说先生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

8、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先生于是把这个梦作为戒律。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面对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远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开拓出极有生气的一面。唉!多么优秀啊!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然而评价他的人说文章奥妙的秘诀,就是天地奥妙的秘诀,如果阐明得太透彻,不可避免会触犯鬼神的忌讳,那么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招致它的原因吧!但是先生画龙点睛的评论,教人写作诗

9、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后来求学的人,完全领悟写文章布局构思的方法,这是先生的功劳啊,这功劳又怎么会小呢!他的灾祸虽然冤屈一时,但是他的功劳确实为以后千年万代开拓了局面,难道不卓异吗!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象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二轮复习-文言文篇2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

10、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遏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成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

11、祖所疏,终获罪戮。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言甚称旨 称:适合B则亩益

12、三斗 益:增加C为首为讳乎 首:头领D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宠:受宠2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3分)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竟为世祖所疏 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A B C D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表达忠心,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认为崔览、公孙质

13、等人在诱骗他。最终,断绝了与高允的关系,也因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译: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译:二轮复习-文言文篇2答案1C(首:主动坦白)2D(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远见;为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为高祖的做法;为有远见)3C(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4(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

14、异。 (得分点:夙成,奇度,异)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 (得分点:其,营立,农隙)【参考译文】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春秋公羊。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