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74323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地校课程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踏入学校,每个孩子对小学生活都充满向往,充满期待。因此,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年级学生的学生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这是他们年龄特征中优势的一面。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课堂爱做小动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说话随便等,也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共同特点,对学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还没有接触拼音,识字量极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愿意听别人读书而自己不愿读书,由于惰性和以前幼儿教育没有学习任务的惯性,很多学生不愿背诵 另外,独生子女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家庭中心地位,

2、许多孩子不同程度的具有唯我独尊、任性、娇气、不会合作沟通、心理比较脆弱,安全自护意识相对缺乏,体育锻炼的意志力不够等问题。生活自理能力更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二、教学内容安排 根据以上对学生的分析,本学期一年级地校课程主要安排两方面四大板块的内容:一方面是地方课程。主要使用好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传统文化,共安排16课时的内容,安全教育7课时,海洋教育9课时。另一方面为学校课程,主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6课时,卫生健康教育4课时和自主开发课程6课时三个板块的内容教学。三、教学内容分析 (一)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共安排三个板块的内容:传统文化版块1.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传统文化第一册的前半内容。

3、2.教学内容分析: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艺术乐园”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教材基本呈现形式:“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的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

4、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袋”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3、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4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安全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使用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安全教育教师用书,本学期主要学习第一单元“交通安全要牢记”和第二单元“课间10分钟,安全才轻松”。共安排7课时内容。(2)教学目标总目标:通过学习

5、,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护的素养和能力。学期目标:A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行走、乘车的交通安全常识;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常用报警、救助电话,会使用120、122等救助电话;引导嘘声树立安全意识、遵化搜交通规则。B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与同学友好、安全相处,不打架、不做危险游戏;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中的规则和秩序,保证活动与游戏安全;引导学生避免活动和游戏中的侥幸、逞强心里,初步形成防止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3)教材分析 本套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的如干问题揉和在一起,作为一个序列出现

6、,一年级教材中选出了4个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四个专题,设计挂图,给予明确的安全引导。在设计上体现了科学指导与、知识阅读性、感悟体验性的有机结合,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以典型案例为引领,以基于问题德应对和预防为事件策略,以直接对话为沟通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安全技能与方法,使其终生受益。在具体课时好学生学习活动空间安排上,为教师留有利用课堂完成指导性任务的必要空间,可以视信息量、安全教育活动范围做适当调节、控制。海洋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使用青岛市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海洋教育学习指导书,学习“我家住在大海边”、“海边寻趣”、“海娃的童谣”、“海有多大”、“多姿多彩的大海”、“海水的味道”、“赱进贝

7、类世界”、“海珍进我家”、“情系海洋:走近海洋科学家”共安排9课时内容。(2)教学目标总目标:以山东沿海地区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背景,引领学生在海洋自然环境这一领域中自主探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亲近海洋与探索海洋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学期目标:A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了解海洋所占的大致比例;了解大海的颜色、形态,知道海水是咸的,知道大海是千变万化的。B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海洋生物、海中珍品,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生活中常

8、见的海鲜,知道海水中含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C第三单元的学习初步认识沿海地区人们生活的特点,了解常见的海边游戏,感受海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初步感知海洋资源对人类的作用,感受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D通过学习知道青岛的海洋科学家,了解海洋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及做出的贡献,学习海洋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海洋的感情。 (3)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采用专题化、活动式的编排方式。根据内容不同设计了“生活小广角”、“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小小汇报会”等栏目。其中“生活小广角”、“

9、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主要以资料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小小汇报会”体现了操作活动的课程特色,注重让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参与面。(二)学校课程学校课程主要安排三个版块的内容:卫生健康教育版块 (1)教学内容: 利用学校统一规划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 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特征、防止办法,掌握一些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科学的饮食方式方法、科学的自救自护方式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健康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3)教学资料分析学校只是提供了教育的专题和相关的部

10、分资料,内容还很不完善,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资料,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版块(1)教学内容: 利用学校统一规划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2)教学目标: 进入小学学习是一年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面对新的环境,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陌生感,因此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消除不适应感,使学生喜欢学校。通过回忆幼儿园生活与学校生活对比,使学生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3)教学资料分析 本套教材,采用专题化、活动式的编排方式。根据内容不同设计了“明镜台”、“智慧泉”、“回音壁、启思录”四个栏目。其中“生活小广角

11、”、“心有千千问”、“玩中有学问、探索乐园”、“实验小屋”主要以资料介绍的方式,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小小汇报会”体现了操作活动的课程特色,注重让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参与面。自主开发版块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自主利用开发的课程资料,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 通过互动交流和介绍学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一些问题。 初步学习并遵守学校生活规则。 (3)教学资料分析 儿童刚入学,对学校环境陌生,他们既好奇又担忧,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学习,一直是老师努力探索的问题。自主开发“我是小学生

12、了”,旨在配合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实现有幼儿到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学会愉快地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学习遵守学校规则。开发的这部分资料,内容还很不完善,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资料,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五、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地校课程是一门有趣、有用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脍炙人口的儿歌、喜闻乐见的活动,使他们喜欢这门课程。2改革学习方式方法。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感悟,让学生体验成功,品尝学习的快乐。3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传统文化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

13、味来,悟出道理来;安全教育采取以典型事例启发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体育卫生健康教育主要采取资料介绍与互动交流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地校课程的教育功能,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联系学生实际,发挥育人功能。根据学年龄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力所能及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6.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根据计划安排,合理规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保证学习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7.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利用网络和学校网站平台,多搜集相关资料,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加快课程开发。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周次内 容课 时一始业课、安全教育 传统文化3二安全教育 传统文化3三安全教育 传统文化3四安全教育 传统文化 自主开发3五传统文化 自主开发3六传统文化 自主开发3七传统文化 自主开发 3八海洋教育 传统文化3九海洋教育 传统文化3十海洋教育 传统文化3十一海洋教育 传统文化3十二海洋教育 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3十三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文化3十四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文化3十五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卫生健康教育3十六卫生健康教育传统文化卫生健康教育3十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