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499740656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第六章》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化学第六章CATALOGUE目录第六章概述内容精讲习题解答复习与总结01第六章概述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包括误差的来源、分类、传递,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整理、表达和统计分析。章节简介章节目标01掌握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误差的传递规律。02了解实验数据的整理、表达和统计分析方法,能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03深入理解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误差传递规律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实验数据的整理、表达和统计分析方法,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准确度和精密

2、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建议02内容精讲主题一: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操作,利用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酸碱滴定法基于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滴定操作,利用指示剂的变色点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应用广泛等优点,适用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析。注意事项:在酸碱滴定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控制好滴定速度,避免滴定过快或过慢,以减小误差。同时,应充分摇动溶液,使反应充分进行,并注意排除气泡干扰。应用实例:酸碱滴定法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如测定水的p

3、H值、食品中酸度的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等。主题二:络合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利用络合反应进行滴定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络合剂浓度等条件,实现对待测组分的准确测定。络合滴定法基于络合反应的原理,通过加入适量的络合剂与待测组分形成络合物,利用络合物性质的差异,实现对待测组分的分离和测定。在滴定过程中,应控制好溶液的酸度、络合剂浓度等条件,以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事项:在络合滴定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络合剂和指示剂,控制好溶液的酸度和温度等条件,以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注意排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应用实例:络合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离子的分

4、析,如钙、镁、铁、铜等离子的测定,以及在地质、环保、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主题三: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等条件,实现对待测组分的准确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通过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待测组分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利用反应过程中物质量的改变,实现对待测组分的定量分析。在滴定过程中,应控制好溶液的酸度、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等条件,以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事项:在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指示剂,控制好溶液的酸度和温度等条件,以保证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

5、注意排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避免对测定结果产生误差。应用实例: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分析,如亚铁离子的测定、高锰酸钾的测定等,以及在电镀、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03习题解答习题一解析题目:已知某溶液中存在$H+$、$OH-$、$NH_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c(Cl-)c(NH_4+)c(OH-)c(H+)$c(NH_4+)c(Cl-)c(OH-)c(H+)$c(Cl-)c(NH_4+)c(H+)c(OH-)$习题一解析习题一解析$c(Cl-)c(H+)c(NH_4+)c(OH-)$123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

6、溶质,则该溶质是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填序号)。$(2)$若上述关系中$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若上述关系中$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习题一解析$(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c(NH3cdotH_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习题一解析02030401习题一解析答案$(1)$氯化铵;$;$(2)$氯化铵和氨水;氯化铵和盐酸;$(3)$小于。习题二解析题目:在$25circC$时,向$100mL2molcdot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H2SO_4$溶液,充分搅拌后测得溶液的$pH

7、$如下表所示习题二解析010203|-|-|-|$10.0$|$7.2$|序号|$V_硫酸$/mL|$pH$|$20.0$|$6.7$|$30.0$|$6.0$|$40.0$|$5.8$|习题二解析|$50.0$|$4.8$|$60.0$|$4.3$|$70.0$|$3.9$|习题二解析|$80.0$|$3.3$|$90.0$|$2.8$|$100.0$|$2.5$|习题二解析010203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加入硫酸体积为$_mL$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硫酸体积为$_mL$时,溶液为酸性。习题二解析习题二解析$(3)$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_molcdotL-

8、1$。答案:$(1)10mL$(2)50mLsim100mL$(3)4$(1)$当加入硫酸体积为$_10mL$mL$时,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入硫酸体积为$_50mLsim100mL$mL$时,溶液为酸性。$(3)$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_4$molcdotL-1$。04复习与总结03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误差传递、滴定分析计算、分光光度法计算等计算方法。01重点概念掌握分析化学第六章中的核心概念,如误差理论、滴定分析、分光光度法等。02实验操作熟悉并掌握第六章涉及的实验操作,如标准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实验、分光光度法实验等。本章重点回顾测验或考试通过测验或考试检验自己对第六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概念理解、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结论等部分。习题练习完成第六章的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学习成果检验提前预习第七章的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难点。预习第七章针对自己在第六章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化学水平。深入学习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了解分析化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参加学术活动下一步学习计划THANKSFOR感谢您的观看WAT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