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73748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何嘉仪《小青蛙听故事》(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准备活动:1多媒体教学课件,月亮小鱼儿小青蛙图片。2幼儿画册人手 一本。活动过程:1.学习活动:(1)以谜语引出课题。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吧。大眼睛,眨呀眨,身上穿件绿衣裳。白肚皮,鼓呀鼓,唱起歌来呱呱呱。师:这是什么呀?幼儿:青蛙师: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只小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听听这是为什么?(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师:故事里有谁?(月亮小鱼儿小青蛙)

2、(出示图片)师: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呀?(小鱼儿小青蛙)师:有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月亮婆婆是什么时候讲故事呢?(夜,静悄悄的)师:那小鱼儿和小青蛙它们是怎么听故事的?我们再来听一听吧!(3)分段讲述故事(PPT1-2)幼儿倾听提问:小鱼儿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让我们也来学学小鱼儿吧!请个别幼儿表演.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又蹦又叫)让我们也来学学小青蛙吧!请个别幼儿表演2师:我们小朋友平时应该怎样听故事?向谁学习?(4)分段讲述师:呦!小青蛙又蹦又跳地听故事,谁生气了?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那我们小朋友就安安静静地听听后面的故事吧! 教师讲述,幼儿倾听。 提问: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

3、(一声不吭)为什么?小青蛙对月亮和小鱼儿说什么了?月亮婆婆和小鱼儿出来了吗?师: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连忙道歉,也是好孩子,所以月亮婆婆继续讲故事给它们听。师:你们喜欢这只小青蛙吗?为什么? (4)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1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月亮婆婆讲故事小鱼儿等等)我们小朋友们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吧!老师帮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想听听吗?(想)它的名字叫小青蛙听故事。2. 区域分组活动:表演区: 区域材料:小青蛙月亮小鱼图片头饰等;录音机和儿歌磁带。 区域玩法:1.幼儿分配角色。2.幼儿听磁带表演儿歌。 3. 幼儿自己边念儿歌边表演。(教师进行指导)

4、附故事:小青蛙听故事夜,静悄悄的,月亮来到了小河边,瞧瞧小鱼儿有没有睡觉。小鱼儿看见月亮,可高兴啦!一群小鱼儿围着月亮听故事,月亮给小鱼儿讲故事。小鱼儿安安静静地听呀听呀。忽然,从草丛里蹦出来一只小青蛙。小青蛙叫到:呱呱呱,我也要听故事。小鱼儿对小青蛙说:别吵,听故事要安安静静的。小青蛙不理睬小鱼,还在呱呱呱地又蹦又叫。月亮生气了,皱起了眉头,躲进了云朵里。小鱼儿也钻进水草里不见了。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忙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会安安静静地听故事的。小鱼儿月亮快出来吧!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大眼睛,一声不吭。月亮钻出云朵,露出了笑脸。小鱼儿也游回来了。月亮又接着给小鱼儿和小青蛙讲好听的故事了。小(

5、1)小青蛙听故事活动反思: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本次活动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开始师我边敲击圆舞板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 这一环

6、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 “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我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 小青蛙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

7、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2)小青蛙听故事活动反思:今日语言活动我们欣赏了故事小青蛙听故事。首先,孩子聆听了故事的前半段,然后提问幼儿:“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从而让幼儿明白:听故事要安安静静,不然大家都不喜欢他。然后老师又讲述了故事的后半段,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白听故事的要求:要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在故事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好听的词呢:静悄悄安安静静.对于这一常规要求我们将在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培养这一良好的常规。请家长也

8、协助我们一起帮助幼儿养成安静听故事的好习惯。小(3)小青蛙听故事活动反思:本活动的核心是让幼儿理解懂得做不同的事情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来自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故事中的小青蛙从一开始的吵吵闹闹,到最后的行为的改变,给幼儿展示了什么是安安静静,应该怎么听故事的深意,活动本身,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展,我通过了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小班幼儿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我准备了图片课件手偶等辅助材料,引幼儿入故事情节中,当然活动不仅限于故事中,我把安安静静这规则引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设计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施教于游戏中。在第一次完整讲述故事的时候,使用的

9、图片还可以再精致些,将角色的表情和变化表示出来,不仅增加了趣味性,也帮助幼儿得到更直观形象的故事情节发展。我采用了总分总的组织形式,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出发,在幼儿的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对其再进行提炼和归纳,让幼儿懂得了故事中的主旨。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参与活动,课堂氛围较轻松,秉持了指南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活动的理念。同时幼儿还能够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用语言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出来,摆脱了语言活动中师讲幼听的单一模式,将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增加了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在解决重点难点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运用了启发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的思维自由驰骋,而后理解验证,牢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在活动

10、中充当了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不足之处:在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时候,应采用更有效的策略,例:比较直观感受等方式,使之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小(4)小青蛙听故事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故事,我希望孩子们在以后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并在游戏中理解词语: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鼓励幼儿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发言。本次活动的目标我将其定为: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理解词语: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发言。 平时在看书时,幼儿不太会安安静静的看书,其实并不是幼儿不会,只是他们还未真正知道看书时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来

11、理解安安静静地意思,从而过度到小青蛙听故事。我边敲击圆舞板边带着表情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 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运用感官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对故事内容有了大概了解。从而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我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有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 “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又一次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根据故事情节,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来表演对

12、话。有的扮演小鱼 有的扮演小青蛙。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能加上自己的动作,并适时改变自己的语调来进行对话。在孩子们表演完之后,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跟孩子们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孩子们在扮演角色对话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礼貌用语,并把其中的礼貌用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小(5)小青蛙听故事活动反思: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青蛙听故事,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是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

13、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本次活动我把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为什么这样静悄悄?”“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讲述了故事中的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

14、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次课堂气氛也不错,目标也基本上能达到。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3鼓励幼儿感受唱歌的乐趣,并喜欢小动物。活动准备:音乐 头饰 PPT重点: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活动过程:1.学习活动:(1)入室:听音乐:小燕子飞。(2)发声练习:音乐:问好歌。(3)学习新歌曲:引入:播放PPT,老师依次出示小动物,并依次提问幼儿:X X是怎样叫的?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知道小动物的出场顺序。教师示范唱,幼儿倾听,并感受。教师说

15、歌词的前半部分,幼儿答歌词的后半部分。教师弹琴并演唱前半部分,幼儿学唱后半部分。(2-3遍)。教师弹琴,幼儿跟音乐演唱。教师请幼儿分四组,分别带上四种动物的头饰,教师引导幼儿当歌曲唱到哪种小动物的时候,戴相应小动物头饰的小朋友就演唱。(4)出室:听音乐学小燕子飞出去。2. 区域分组活动:表演区: 区域材料:各种动物等;录音机和儿歌磁带。区域玩法:1.幼儿分配角色。2.幼儿听磁带表演儿歌,创编歌曲。3. 幼儿自己边念儿歌边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小(1)我爱我的小动物活动反思:小班的孩子,对音乐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唱着唱着就要跑调,而且在节奏方面存在着不稳定性。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歌词形象简单,节奏明快,反复多,很适合小班的孩子们演唱。本次活动,我始终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幼儿|节奏。通过与小羊打招呼,和小猫做游戏,帮小鸡捉虫,学小鸭子走路等不同的情境游戏,反复练习节奏。接着通过跟唱分角色演唱创编歌词等的形式,难度做到逐步加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本领。本次活动中,我以情境贯穿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