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造我快乐 (2)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71980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创造我快乐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创造我快乐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创造我快乐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创造我快乐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创造我快乐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创造我快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创造我快乐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创造我快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摘要: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造的重要和可贵。为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幼儿园美术活动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关键字: 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人们从科学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认识到了创造的重要和可贵。为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幼儿园美术活动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

2、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现就我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谈几点看法。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创造兴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是孩子艺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给予孩子创造基础和创造的空间,作为幼教工作者更需要用童心去感受儿童所想,通过多种途径为孩子创造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

3、、多想、多尝试。幼儿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是幼儿绘画、表现、创作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他们进行美术活动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师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什么,而是利用幼儿园内、社区内的自然条件经常带他们参观,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形状、色彩等。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将观察与想象的东西画出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创作积累经验。如:我带领孩子到幼儿园附近的水绘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大自然资源,让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到树荫下,观察五颜六色的花,各种各样的草,千奇百怪的树叶以及水里游来游去的鱼,让孩子自由发挥。瞧,孩子们用小树叶拼成蝴蝶,制成花伞,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玩累了的孩子开始自由结

4、伴,充分利用大自然给予的一切,自由绘画、加工、组合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无拘无束的表现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必须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入手,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它反映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绘画对于儿童是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是儿童天生就喜欢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直接去满足他们的欲望,间接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情绪,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创造之中,不断尝试新的探索,这时我们就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和场所,时刻注意对

5、幼儿进行绘画兴趣的培养,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二、改进方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1.多角度思维训练,产生创造欲望。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发现新的探索天地,引导幼儿用画笔、色彩、手工制作材料等用多种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表现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它需要摆脱固有的、单一的思维定势,思维形式为发散思维、横向思维。这种思维训练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是开放的,都是具有创造意义的。添笔画:给幼儿一个图形如让幼儿添上几笔,画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拼画:给幼儿提供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将它拼合成一个形象。变画:给幼儿一个图形,启发幼儿画出各种丰富而新奇的画。如可根据半个西

6、瓜皮变画出:图形结构扩散:给幼儿几个图形,让幼儿用它们变化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并加以装饰。图形逆向:给幼儿一个条件,让幼儿往相反的方向想,并绘画。如要求幼儿画一张没有圆的画,幼儿必须将圆形的东西改画成其它形状。2从学着画逐步转向“画着学”。学着画: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孩子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从而运用所学的技能技巧作画的教学。画着学:指的是孩子在作画、充分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认知个性,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教学。如:孩子们对自然角的金鱼感兴趣,我就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画。不像往常一样出示范画,而是让孩子通过观察作画。为了增强孩子们的画画信心,我也拿一张纸

7、对幼儿说:“老师也不知道怎么画金鱼,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画的好”。3.尊重幼儿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美术活动中教师不应要求幼儿表达事物的真实,而要特别关注幼儿个性的自由发挥,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语言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设想,要欣赏幼儿的标新立异,赞赏幼儿独到见解和创意。例:“好朋友”这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习画人。我并不急于出示范例,而是请幼儿上来演示:谁会画人?我则根据幼儿的演示组织大家讨论:请大家看看人还缺少什么?幼儿在讨论中了解了人的外形特征,各部分位置。由于是让幼儿演示,演示的人更能让幼儿接受,幼儿在创造新的图式时便无拘无束。就以幼儿画人的鼻子为例,多种不同的造型比画成单

8、一的形状更富有童趣,更显现出孩子的个性。4.要辨证的处理“教”和“放”的关系。孩子的潜力很大,少示范,孩子才能创造性地进行绘画。指导不等于示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并不意味着只为孩子出示范画,它体现在多个方面。为幼儿选择适宜的观察对象,引导他们观察,给予他们技能上适宜的帮助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必须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指导的方式,找准介入点。如有的幼儿画鱼时不敢下笔,这时我引导幼儿摸一摸鱼背上的弧线,再重点示范难点部分,弧线的画法。通过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参与,为孩子提供了尝试的机会,支架了幼儿的学习,孩子创造性地画出了自己观察到的鱼。

9、又如在“有趣的手臂造型”活动中,我先请幼儿观察各种动物,再让幼儿玩手影游戏,模仿各种动物的形象,最后让幼儿用颜料、毛笔,将手臂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活动中我并未示范,讲述塑造过程,而将重点放在观察、联想、构思等方面,幼儿通过思考探索,自己动脑塑造出丰富的的动物形象。其主动性、积极性、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我果断地摒弃了以往旧的美术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实践证明,长此以往,幼儿不仅绘画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三、相互学习、促进创造活动开展。在美术活动中,常有集体合作机会。这也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了条件。

10、几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时,当一个幼儿说出自己的构思,其他幼儿则会受到启发。有的幼儿会在此基础上想出更好的构思,有的幼儿会根据启发,联想到其他的方面从而得到另一种新的想法。久而久之,幼儿的创造意识就会自然出现,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且在集体合作完成一项作品时,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带动和帮助能力稍弱的幼儿完成其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使他的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能力。对其自信心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更加其创造性的发展。如:给幼儿准备各种各样足够的手工制作材料,集体合作创作一幅粘贴画,这时没有一个孩子说自己不会,他们踊跃动手,用蛋壳、易拉罐、树皮、瓜子皮等进行粘贴,然后添画,完成了集体创作的作品,孩子

11、们还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我爱美丽的长寿之乡如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片旖旎风光。还有最新型的农庄,美丽的农家小院,一排排的高科技蔬菜大棚,看着这些,我忍不住问孩子们:“你们的大棚里都种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都是好吃的,有荔枝,有芒果,怪味西红柿.”徐鸿偷偷的趴在我的耳朵边,神秘地说:“朱老师,我的大棚跟他们的不一样,我的大棚里养的全是蔬菜博览会上见过的娃娃鱼。”孩子们陶醉在自己幻想的美好世界里,动手能力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他们在使用各种材料的过程中忘记了不会,自由自在地画其所爱,贴其所好,随心所欲的将现实和想象的东西绘制出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儿童是有创造力的

12、,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而且在共同完成的活动中,幼儿能够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四、及时鼓励,适度评价,体验创造乐趣。及时鼓励就是在幼儿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鼓励的语言要具体。如,“宝贝,你画的小姑娘太棒了,她竟然长上了翅膀,飞到月亮姐姐的身旁,是不是在和月亮姐姐说悄悄话啊?”通过我的鼓励使幼儿的想象力再向外延伸。适度评价就是遵循幼儿绘画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个体情况进行指导。评价作品时让幼儿自主的参与评议。如,请幼儿讨论:“我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比比哪幅画的的颜色最漂亮

13、”为每个孩子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让每个孩子都能从美术创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小班“装饰帽子”的活动中,我在教室四周摆设各类帽子供幼儿观察、欣赏,又为幼儿准备蜡笔、印章、纸团、水粉颜料,橡皮泥,各种形状的彩纸片等多种材料供幼儿使用,除了简单讲解某材料的使用方法外,对幼儿如何装饰不多加要求,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有的幼儿选择单一方式或涂或画,或贴或印,但大多数幼儿将多种材料灵活组合进行装饰,使装饰的方法变得更为多样,装饰的结果也更具变化,效果不错,对于他们的作品,我都采取肯定、接纳的态度,给予赞扬与鼓励。如:“你的帽子真漂亮,我都想戴

14、一下!”“你的帽子好特别呀,我们把它放在美工区里展览吧!”等等。分享他们创造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被承认的快乐。这样必能点燃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更加激发幼儿幼创造的勇气和热情。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果我们对幼儿的要求不能区别对待,采取一刀切,能力强的幼儿很轻松的就能达到要求,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没有成就感。能力差的幼儿则很难达到要求。屡遭失败,丧失信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适时鼓励,适度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创造的乐趣。幼儿天生喜欢涂涂画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宛如一座座矿山,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开发。多给幼儿智慧的启迪,将创造教育渗透到正规与非正规美术活动中,更好地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体验创造的快乐!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创造展示的空间,让孩子创造的火花更加绚烂,促进幼儿在美术活动方面理性与感性均衡发展。让一颗颗纯洁的童心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参考文献: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获2010年江苏省第二届“行知杯”论文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