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八单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719114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第八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下第八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下第八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下第八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下第八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第八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第八单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教学内容29、古诗两诗课时第( 2 )( 1 )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乞、霄”2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学习第一首古诗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作业设计:背诵古诗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

2、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

3、,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拓展阅读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备注教学反思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教学内容29、古诗两诗课时第( 2 )( 2 )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烛、晓”2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学习第二首古诗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4、、古典音乐。2.收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业设计:抄写生字背诵古诗完成作业本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背诗比赛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

5、范写“屏”。拓展练习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备注教学反思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教学内容30、西门豹课时第( 2 )( 1 )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主要

6、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作业设计: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教学过程:尝试读,整体感知1.板题激趣: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没听说过“西门豹”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动物豹子的种类。那么,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2.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这一课生字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3.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4.默读,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试着连起来说

7、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读,体会感悟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a.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b.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2.小组交流。“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集中交流,梳理问题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a.“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b.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d.西门豹为

8、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a、b为重点研究问题。备注教学反思慈溪市文棋小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教学内容30、西门豹课时第( 2 )( 2 )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准备:课件作业设计:抄写词

9、语完成作业业表演课本剧教学过程:探究读,品味赏析1.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读文,概括归纳。2.铺垫问题,加深理解: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大胆想象。3.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细细揣摩其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学生再自评、互评。例如“扔巫婆”一节,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架起、投进”等词句揣摩、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情读,入情入境1.自由

10、选择朗读方式,自己读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也可以;读全文也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也可以。2.朗读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选择部分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写写,拓展延伸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有官绅、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识字写字1.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能既整齐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给大家介绍经验?3.书写生字词,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拓展活动1.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2.编演课本剧。备注教学反思慈溪市文棋小

11、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姓名:教学内容31、女娲补天课时第( 2 )( 1 )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2. 生字词卡片。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