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719032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天气系统与天气练习考点1锋面系统【全国卷】(2015年全国卷,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18时19时。第

2、2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相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1.C2.B【地方卷】(2016年浙江卷,910)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34题。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至B.至C.至D.至4.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

3、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解析】第3题,根据题意及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至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第4题,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气旋,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答案】3.A4.B(2015年江苏卷,910)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

4、风袭击6.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解析】第5题,根据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可知,此时江苏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不易遭受冻害;青海大部分地区位于冷锋锋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浙江沿海5月基本无低压气旋,无台风袭击;重庆位于冷锋过境处,易形成降水,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第6题,读图可知,江苏在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而过境前后气压应该由高到低再变高。【答案】5.B6.B考点2高、低压系统【全国卷】1.(2018年全国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5、。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解析】第(1)题,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可知图的左上角有个不完整的等压线部分,其数据由外向内增大,为高压;图中间有个由外向内等压值减小的部分,为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第(2)题,根据图中锋面的排列推测锋面数量为3个;图中左、右的冷锋和暖锋是气旋中气流水平辐合,导致冷暖气流相遇而成,北边的冷锋是西北侧的高压(反气旋

6、)气流顺时针水平辐散而形成。第(3)题,从图中看,P点位于暖锋锋前,西北方较远处又有冷锋锋面,因此其分别受暖锋过境、暖空气控制、冷锋过境、冷空气控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其相应的天气状况(阴、晴、雨、雪等)和气温变化即可。第(4)题,该区域处于中低纬亚欧大陆东岸,春季南北温差较大,产生较大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快,致使该天气系统活跃。【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方。(2)3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

7、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地方卷】(2015年天津卷,1)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第2题。2.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B.bC.cD.d【解析】本题考查冷锋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冷锋降水(雨雪)主要发生在锋后。由图可知,a位于冷锋后侧,b、c、d均位于冷锋前,所以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答案】A3.(20

8、17年北京卷,2)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台风()。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是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中心为低压,北半球的台风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台风眼的气压值最低,该处为下沉气流、无风;黄海纬度较高,位于温带海区,台风生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中心附近狂风暴雨,读图可知,812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答案】D(2017年天津卷,89)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

9、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5.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ABCD【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乙地高空气流下沉,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吹向乙地高空下沉形成浮尘。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答案】4.C5.D(2017年江苏卷,78)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67题。6.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7.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10、()。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解析】第6题,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甲地位于冷锋锋后,所以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第7题,远在我国南方的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答案】6.A7.C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备考启示锋面系统以天气图或气象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天气系统对大气的影响及天气变化的过程,解析生活中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熟悉常见的天气系统原理模型,关注重大气象事件,用天气系统常识分析事件成因,并对天气过程进行预判高低压系统考

11、点1锋面系统1.认识锋面(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2.锋与天气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降水区的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续表)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初高中知识链接】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

12、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地分别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气压统计后绘制的图像。读图,回答13题。1.影响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可能是()。A.反气旋锋面B.气旋高压脊C.反气旋低压槽D.气旋锋面2.如果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持续增强,那么甲地可能出现()。A.暴雨B.干旱C.寒潮D.雾霾3.如果影响

13、乙地的天气系统表现为大风、降温等特点,那么该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第1题,读图,甲地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气压剖面都是两端高,中间低,应是低压中心,即甲天气系统是气旋。乙地气压沿东北西南方向变化不大,沿西北东南方向一侧高,一侧低,影响乙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锋面。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是气旋,如果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持续增强,那么甲地中心气流上升,可能出现暴雨。第3题,由所述天气现象判断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是东南。【答案】1.D2.A3.B考点2高、低压系统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B

14、为高压脊。(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A为低压槽。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压线状况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低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高示意图气流运动水平气流逆时针方向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垂直气流辐合上升下沉辐散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天气现象常出现阴雨天气多为晴朗天气我国典型天气现象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河南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面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回答 45题。4.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5.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