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71886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文学专升本简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简述20年代的文学论争1、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林纾为代表的老牌守旧分子的批判。守旧分子的代表有“国故派”的刘师培、黄侃;翻译家林纾。2、199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1921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章士钊在甲寅上的复古论调。3、新文学阵营内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和退潮时期也发生着分化与斗争。主要表现在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和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其一,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

2、贯穿、体现了现代“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为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于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其二,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其三,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二、感伤的精神标记。三、个性化的追求。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

3、;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拘”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等。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1、狂人日记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作品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2、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

4、还表现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他没有土地,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地道的赤贫的乡村劳动者。2、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的最突出的特点。阿Q正传意义:1、 在阿Q正传中,鲁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耐阿Q的

5、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2、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3、阿Q正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1、外冷内热。鲁迅把对阿Q的同情,对辛亥革命的痛惜,对封建权势者的憎恶深深埋在心里,以犀利的笔触灵境地解剖着这一切。2、以讽抒情。鲁迅善用讽刺手法,在讽刺背后处处隐含着作者改革社会重铸国魂的革命热情。3、形喜实悲。作

6、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形成悲喜剧色彩。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创作于1922至1935年。包括八篇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三组: 第一类为一组,包括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主要是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的创造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 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等等。 第二类都是对真实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可以分为两组:采薇、出关、起死为一组,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各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倾向以及它们的代表人物的精神特征;非攻、理水为一组,表现中国古代拯世救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精神

7、。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1、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在历史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改造和发展,将现代人的生活融人古人古事之中。形成了古今交融的艺术特点。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这是故事新编又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3、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乡土小说”的艺术特色 首先,乡愁的情感基调。乡土小说的作者都是离开自己的家乡,在都市中回忆自己的故乡。因此,有一些作品往往带有一定的思乡情感,又由于乡村生活的凋敝、贫困,落后,往往流露出比较浓厚的伤感情调。 其次,浓郁的乡土风俗。

8、乡土作家在集中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题材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展示某一地区 的山川风物和民风民俗。 第三,乡土小说具有人道主义的主题。即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同情和伸张人性自我意识,发掘国民的劣根性。 浪漫抒情派小说的艺术特色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染上了浓重的自我表现的色彩,真实地袒露作者一己的内心,完成自我文学形象,进行痛苦的自找暴露,自我反省乃至自我赎罪。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3、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

9、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一)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他写得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二)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三)反映农村劳苦大众的贫困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四)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叶绍钧小说的艺术成就1、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2、同情与

10、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1、郁达夫的小说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2、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3、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在郁达夫小说中有着明显的地位。郁达夫抒情小说的风格特征1、自我的写真。郁达夫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多的作品中,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乃至相貌的投影。 2、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11、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特别对忧伤的情感感兴趣。3、结构的散文化。郁达夫的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4、流丽、清新的文笔。郁达夫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徐志摩诗作的思想内容1、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2、抒唱爱与美的追求。3、收在猛虎集和云游两集中的后期诗作,也有一些不乏积极进取的篇章,技巧又趋于成熟。徐志摩诗作的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3、章法整饬,灵活多样。4、词藻华美,风格明丽。闻一多诗歌“

12、三美”的理论主张1、音乐的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2、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3、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如何理解女神的成功女神的成功在于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女神共分三辑。第三辑主要是郭沫若早期受泰戈尔影响而创作的一些清新恬淡的抒情小品。它们写爱情、春愁、离绪,写飞禽、新月、松原,还有归国印象和记游。既有感伤颓丧的情绪,也有青春期感情的真实流露与生活写照,让人窥

13、见了青年诗人渴望爱情,热爱自然,而又不免烦闷寂寞的灵魂。如果说五四以前的这小部分诗作还郁积着诗人的忧伤疾愤,格调哀婉低沉,那么占据女神一、二两辑主体部分的五四以后的诗作,则体现了五四狂飘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唱出了民主科学的时代最强音。可以说,女神是诗化了的五四精神。这正如闻一多所指出的那样,郭沫若的诗不仅艺术上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女神的思想内容1、女神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 2、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祟尚和对自然的礼赞。3、女神)显示了彻底

14、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女神的艺术风格1、这种自然神力的人格化,使整部女神)表现出奇异的壮闰感和动态的诗化美。丰富的想象、神奇的夸张、激越的音调、华瞻丰美的语言和浓烈瑰丽的色彩,赋予女神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2、女神在形式方面实践了诗人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主的艺术主张,这是与他的让感情“自然流露”的诗歇主张相一致的。3、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放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所张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展现。田汉20年代剧作的思想内容综观田汉20年代的剧作,在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质是:感应着那个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地揭

15、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则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这一主题贯穿在这个时期的所有剧作中,而尤以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虽。咖啡店之一夜通过盐商之子李乾卿对纯真爱情的背叛与亵渎,揭示了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市侩的丑恶畸脸,又通过白秋英与林泽奇的觉醒,体现了作者“由颓废向奋斗之增光”的理想。获虎之夜的主题也直接融汇到了当时反封建的潮流之中。名优之死通过刘振声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更让人感到振奋、鼓舞。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交互辉映,是田汉这一时期艺术上的一大特色。2、把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田汉本时期剧作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现代散文的特点:第一,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第二,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