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71885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六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第一节 概述随着对植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发现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约有50万种以上。并且新种仍不断地被被发现。经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推动着物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系统演化过程,从而出现至今多种多样,数量巨大生物类型,它们和环境共同组成了地球上的生物圈,而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整个生物圈的发展、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一、 植物的分类单位对植物界的系统分类是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程度进行区分和归纳,从大类群到小类群直至个体,制定出各级分类单位,使所有植物都有所从属。植物界主要分类单位是:界:最多分类单位门:相近的纲组

2、合成“门”纲: 相近的目组合成“纲”目:相近的科组合成“目”科:相近的属组合成“科”属: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集合为“属”种:基本分类单位一般认为“种”是指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同种的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而不同的种通常存在生殖上的隔离或杂交不育。在一个分布区内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种群。*在以上各级分类单位中,如果某一单位过大或者产生了某些特征的变异时,再划分成更细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变种变型等 。(举例蔷薇科内的四个豆科)。二、 植物的命名: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规定,以“双命”命名。“双命名”由瑞典

3、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后经多次修改。“双命法”是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给每种植物命名。一个完整的学名应为:属名+种名词+命名人缩写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词:种名或种区别,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命名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如:Populus Alba L (银白杨)Populus 名词杨树之意,Alba 形容词白色的,L 定命人林奈Linnaeus的缩写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有:亚种、变种、和变型等。它们的缩写分别为:SSP、VAR、F。这些缩写也经常在拉丁名中出现如:Prunus Persica F. Alba Schneid(“白碧桃“为桃的一种变型)三、 生物界

4、的划分(略)四、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植物界六大类群:低等生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第二节 低等植物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而原始的植物。植物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单细胞的,或者是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分枝或不分枝,没有跟、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极少数为多细胞的。生殖过程比较简单,合子直接萌发成丝状体或叶状体,而不形成胚。它们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哈条件下。根据植物体的结构和营养方式的不同,又可将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一、藻类植物1、藻类是极为古老的植物,形体较小而构造简单,仅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显原

5、植体植物。2、藻类的细胞壁分两层,外层为果胶质,内层为纤维素。3、绝大多数藻类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自己能制造有机物,是一种自养植物。4、 类植物多为水生、少数为陆生,常常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着不同的藻类,现有藻类约2.5万余种,共分蓝藻门、绿藻门、猩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等七个门。(1)念珠藻层A、念珠藻层蓝藻门,是最简单的蓝绿色自养植物。B、植物体都是由圆球形细胞组成的单列细胞的丝状体,常由许多个丝状体聚集一起。外面有共同的角质鞘,形成胶质的块状或球状。C、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央体和周质两部分。中央体内含染色质,但没有核膜 核仁的分化;周质中

6、含有叶绿素A、藻蓝素,所以植物呈现蓝绿色。D、死报比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壁的外部吸水形成胶质鞘。E、丝状体内若干细胞之间,常存在形状较大,细胞壁较厚,内部不含原生质的细胞叫做异形胞。在营养繁殖时,丝状体在异形胞处断裂,形成小段,称为藻殖段。每一个藻殖段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丝状体。F、群体成熟时,可进行无性生殖。丝状体中有些细胞增大,其内充满营养物质,细胞壁加厚形成厚垣孢子,经长期休眠后遇适宜环境时,厚壁破裂,细胞分裂形成新的丝状体。G、念珠藻一般生长在潮湿的地区或水流缓慢有机质的较丰富的浅水水底,老则破裂漂浮水面,有的种类也能生长在地面和岩石上。二、菌类植物1、 菌类植物没有叶绿素,除极少数细

7、菌外,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所以菌类植物行异养方式,是异养植物。菌类植物从活的或死的有机体中吸取有机碳作为自身的营养。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有机碳称为寄生。被寄生的植物称为养生;从死的有机体中或动物的排泄物以及其他有机物上吸取有养分作为自身的营养,称为腐生。2、 菌类植物约有702万余种,其分为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三个门。(一)细菌门A、细菌是一类原始的、最低等的、极微小的单细胞植物,没有细胞核的分化,属原核生物。B、根据细菌的形态,细菌可分成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多成群存在。这种成群的细菌称为菌落。C、细菌细胞的原生质中有讥笑的液泡、糖、脂肪、蛋白质等事物颗粒几武器他内含物,细胞

8、外有极薄的细胞壁。D、细菌通常以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反之。细胞缢裂成二部分,长成2个新细菌。E、根据细菌的营养故事,细菌可分为异养细菌和自养细菌:异养细菌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自养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学合成作用,能自己制造事物,而不需要吸取外界的有机物。 自养细菌分成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两类: 化能合成细菌:能借氧化屋脊物所放出的能,把屋脊物综合成有机物,这一过程称为虾能合成作用。光合细菌:体内喊有细菌叶绿素和红色素等色素,能像绿色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借光能把简单的屋脊物合成有机物。这类细菌数量较少。(二)真菌门A、 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的异养植物,营养方式主要有寄生,腐生和共生。B、 真菌的

9、细胞具细胞核和细胞壁C、 菌体由分枝和不分枝的细丝组成,每一根细丝称为菌丝,一团菌丝菌丝体。D、 真菌能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也可以通过菌丝断裂进行营养繁殖;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等各种方式。E、 真菌共有7万余种,通常分为藻状菌纲、子囊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四个菌纲(三)、地衣类植物A、 地衣是植物界中一类特殊的植物,是由藻类和菌类混合组成的复合体。B、 植物体大部分由菌丝体构成,大多是子囊菌,也有少数是担子菌;藻类则分布在复合体内部,聚集成一层或若干团,为单细胞的或丝状的绿藻或蓝藻。C、 在生长过程中,菌类吸收水分及无机盐供给藻类;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军类提供

10、养料,两者存在“共生”的关系。D、 根据地衣内部的构造,可将地衣分成同层地衣和异层地衣两类。异层地衣由菌丝和藻细胞分层组成;内部分哈为上皮层,藻胞层及下皮层四个部分。同层地衣由菌丝和藻细胞混合在一起组成。没有藻疱层的分化,藻细胞均匀的散步在髓中。E、 地衣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营养繁殖和无形反之地衣一般那分为 衣纲,担子衣纲和藻状菌衣纲三纲。第三节 高等植物A、 高等植物是植物界最大而在形态构造和生理上都比较复杂的一个类群。除苔藓植物外,都有了跟、茎、叶和中柱的分化;B、 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是指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成有规律的交替出现。(有性世代:配子体;无性世代:孢子体)C

11、、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三大类群。一、 苔藓植物门A、 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陆生类群,约2.3万种。我国有两千余种。根据植物体构造的不同,分为苔纲和藓纲。B、 植物体构造简单而矮小,较低等的苔藓植物常常为扁平的叶状体;较高等的则有茎叶分化。茎某未分化出维管束构造;无真正根,仅仅有单裂细胞构成的假根。C、 在苔藓植物的世代交替过程中,配子体很发达,具有叶绿体,营自养生活;而孢子体不发达,不能独立生活,靠生在配子体上,由配子体供给营养。D、 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颈卵器很发达,呈长颈花瓶状。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出现胚。二、 蕨类植物门A、 蕨类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孢子体

12、和配子体各自独立生活。B、 孢子体形大而显著,为多年生植物,有根茎叶及维管束的分化,茎多为根状茎,在土中横走,上开或直立。 C、 孢子囊单生或群生,养生孢子囊的叶称为孢子叶,因而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D、 根状茎中具有维管束,所以它和具维管束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合称为维管植物。但蕨类植物的维管束,木质部中只有管胞,韧皮部中只有筛胞,是比较原始的维管束类型,一般无次生构造。E、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是简单微小的叶状体,颈卵器和精子器同体或异体而生。F、 蕨类植物门通常被分为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楔叶纲和真蕨纲五个纲。三、 种子植物门A、 种子植物最大的特点是用种子来繁殖B、 种子植物在受

13、精过程中形成花粉管,精子由花粉管,输送到胚囊并与卵细胞融合,使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再不受水条件的限制。C、 种子植物的孢子体非常发达,有强大的根系,体内各种组织的分化愈来愈精细完善。种子植物的配子体机器简化,并寄生在孢子体上,从孢子体上获得水分和养料的供应。D、 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子皮,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个亚门。(一)裸子植物亚门A、 裸子植物无子房构造,胚珠裸露,养生在大孢子叶上,形成裸露的种子而不形成果实。B、 裸子植物都有形成层和次生构造,维管组织比被子植物简单。木质体内只有管胞而无导管与纤维,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与伴胞。 (二)、被子植物亚门A、 被子植物最显著的

14、特点是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生殖器官花,所以又叫有花植物。B、 胚珠包被在子房里,不裸露,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则发育成果实。C、 被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不形成颈卵器,而进一步简化成由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D、在受精过程中出现了特殊的“双受精”现象E、在被子植物体内出现了由多细胞组成的导管来更快更有效的疏导水恩;又厚壁的县委细胞起机械支持作用;由较长的筛管输送养料。F、被子植物亚门分为双子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1、 双子叶植物纲 2、单子叶植物纲A、 胚多具二片子叶 A、胚多具一片子叶B、 通常为直根系,长自胚根中 B、通常为须根系,偶发成长。C、 茎中多有形成层,能进行增粗生长

15、 C、茎中多无形成层,不能次生加粗D、 维管束环状排列 D、维管束星散排列E、 叶多具网状脉序 E、 叶多具平行或弧形脉序F、 花各部通常每轮三数 F、花各部通常每轮四或五数G、 花粉有三个沟或气孔 G、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第四节 植物界基本类群的进化一、植物的系统发育 植物的每一个种都是由无数个体组成,植物通过个体的生长发育不断繁衍后代,并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规律演化出不同的植物种类。物种在地球上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就是所谓的系统发育(Phylogeny)。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称之为植物界的系统发育。因此,无论是种或是其他各级分类单位的大、小类群都有它们各自的系统发育问题。在植物界系统发育的漫长过程中,有些种类趋于繁盛;有些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