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718208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深入加强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区县教育教体局、高新区地事局,局属各学校: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方面落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218号和教育部有关深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2113号,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现就深入加强本市一般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充足认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主要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老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小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

2、的主要力量。做班主任和讲课一样全部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和任课老师队伍建设相同主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含有十分主要的意义。长久以来,各区县、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广大中小学班主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主要贡献。同时,也必需看到,目前班主任队伍建设面临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改变,使班主任工作任务愈加繁重;班主任队伍中不愿做的态度问题、不会做的水平问题和不宜做的素责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所以,迫切需要制订愈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激励中小学老师愿意做班主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3、;迫切需要采取愈加有力的方法,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专业道德水平。二、工作目标一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停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教育理念得到不停更新,自我发展能力、对学生成长问题的认识判定能力和教育疏导能力、班级工作组织能力显著增强。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深入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培训机制等深入完善,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保障加强。三切实关心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初步形成人人愿做班主任、人人争做优异班主任的良好气氛。四理论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成立全市一般中小学德育工作委员会,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取得丰硕结果。三、关键工作一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1、班主任的关键职责是:团结

4、任课老师形成合作集体,共同分析、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和心理情况,齐心协力,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及本班学生的发展情况,建立班级工作目标,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指导班委会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与多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把班级建设成主动进取、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友好的集体。关心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做到六必谈。即学生思想学习进步必谈,学习退步必谈,情绪波动必谈,做错事必谈,有矛盾纠纷必谈,家庭发生变故必谈,切实走进学生心理,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每学期通常要家访本班的三分之一学生,电话访问每一位学生家长;新接班的班主任在第一学期中通常要家访

5、每一位学生;不定时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认真参与多种专业学习,努力提升本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艺术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成为研究型班主任。副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要帮助班主任做好相关工作。2、完善班教育组管理制度要切实强化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标准,切实提升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地位。推广部分学校配置年轻老师担任副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加强对班教育组工作的领导,促进良性循环,实现班教育组管理工作的可连续发展。要深入完善班教育组管理制度,处理协力不足、学科发展不够均衡的问题。一是完善评价制度,实施捆绑式评价,避免各学科老师各自为战

6、的情况,协调好各科作业量,关键处理学生课外时间的合理分配问题,切实确保每个学生、全部学科的均衡发展。二是完善班教育组例会制度,确保频度,提升针对性。关键是分析学生的课堂参加情况,分析非智力原因问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三是深入落实学科责任制,科学分工,加强优异生指导和边缘生微弱生帮扶工作。关键是坚持部分指导和必须的集中指导相结合,强化弱科推进,实施全程跟踪,促进均衡发展和全方面提升。二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在培训路径上,要把分级培训、校本培训有效结合起来;在培训方法上,可采取自学反思、集中学习讨论、实践体验活动、读书活动、案例分析和课题研究等多个方法;在培训管理上,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在关键

7、抓好新班主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优异班主任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对全市班主任进行分期、分批全员培训,提升全市班主任队伍工作水平。组建淄博市中小学班主任讲师团,为优异班主任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讲师团负担的关键任务: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研究和宣传当代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理论;组织班主任论坛,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工作对策,提出工作提议;总结本市优异班主任工作经验,并广泛宣传和推广。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交流,开启全市中小学班主任论坛。围绕班主任队伍的现实状况、专业能力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实施等问题展开探讨;开展全市专题班会课评选和展示活动,搜集

8、、整理优秀区县、学校和优异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进行理性提升,经过实践验证后向全市推广。三强化班主任工作研究成立全市一般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会。整合全市骨干力量,对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编写淄博市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各区县、学校也应成立对应的机构。教研和科研部门要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的课题列为关键研究内容,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力度。学校要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列为学校科研的主要课题,在实践中总结、探索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也要常常反思,善于总结,不停创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探索规律,不停提升本身的研究水平和德育理论素养。深入开展家

9、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加强对不一样学段家庭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深入提升班主任队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格局愈加协调。班主任读书活动形成制度。学校要设置班主任读书专题经费,为班主任每十二个月提供必须的图书经费资助。班主任每十二个月要认真研读专业书籍1-2本,经过读书促进自我唤醒、自我更新,实现专业成长。四加强对班主任的人文关心建立全市优异班主任暑期培训制度。各区县、学校要制订相关制度,把定时组织优异班主任暑期培训作为保障班主任权益的常规性工作,为班主任提供必须的学习和休养条件。优异班主任或班主任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师,可优先享受进修、休养等方面的待遇。学校要采取有力

10、方法,减轻班主任老师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工作压力,维护她们的正当权益,保障身心健康。作为校长,要深入班主任老师,了解她们的心理、身体情况及家庭情况等;出台政策要把大部分班主任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底线,改善领导方法,推行人性化管理。经过相关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班主任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的优秀集体,宣传优异班主任的优秀事迹,营造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做优异班主任的良好气氛。五优化激励机制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以充足调动广大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1、完善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百、千优异班主任评选活动。即每两年评选十佳班主任、百名优异班主任和千

11、名区县级优异班主任。学校选拔干部及推荐国家级及省、市级优异老师标准上要首先考虑班主任老师。2、提升班主任待遇。根据国家拨一块、财政拿一块和学校筹一块的基础思绪,努努力争取取财政支持,提升班主任补助。学校制订的结构工资和校内分配方案,应向班主任给予合适倾斜;助理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可享受班主任的部分待遇。3、实施班主任全员职级管理,并按其职级发放班主任津贴。班主任职级分为五个等级:特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初级班主任、见习班主任,共五级。制订班主任职级评聘细则,由各中小学负责考评聘用。激励善于做班主任工作的优异老师长久从事班主任工作。4、将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实绩和老师职务评聘结合起来。

12、学校对老师学年度考评时,班主任工作情况应列为考评的主要内容。新老师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表现和师生评价情况作为新老师转正、定级的关键依据之一。老师担任班主任、副班主任期间的工作实绩作为对其职务评聘的依据之一。各单位在老师职务申报推荐、聘用时,应优先考虑优异班主任和长久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四、加强领导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班主任队伍建设专题经费,研究处理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加大班主任工作在教育督导评定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推进德育年度考评的制度化、常规化。定时召开全市班主任工作专题会议,立即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表彰班主任队伍建设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