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法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71708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学法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教学法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教学法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教学法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教学法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法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学法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的普遍规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已成为目前各国发展本国教育的共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3、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现代教育在致力于民主化和普及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教育形式,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以弥补教育上的不足和满足不同求学者的需要。4、教育内容综合化。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精通某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且愈来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5、终身教育成

2、为各国的共同追求。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人们彻底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消除了一次教育带给人们的苦恼。6 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的现代化。7 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论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 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是遵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按既定目的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2 教育是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

3、人的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总是根据一定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有效的组织教育活动。3 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任何教育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过程,都必然有教育者的存在。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的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因材施教。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模式去塑造每一个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

4、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来。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的影响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3 努力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

5、己更有智慧才干。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加强自我修养。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的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

6、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学生的适应性。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1 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2 教学

7、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3 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包括: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鼓励创新。4 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5 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课堂教学即时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等。在教学特色上,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改革创新;教学风格是否独特。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展的影响(学校德育基本规律=学校教

8、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1 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比较注重系统的道德知识的授受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现代学校德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2 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道德存在的客观基础是社会中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任何道德行为,任何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活动和实践中与他人发生适当关系而得来的。3 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整个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论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1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

9、目标是班集体理想的体现,共同的奋斗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和开展班级的一切工作,使班级的奋斗目标和全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2 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必须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必须有一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并由他们形成班级领导核心。3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良好的班风是巩固班集体的精神力量,是教育班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4 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结合实际分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要求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身心潜能的教育,同时又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是

10、一种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教育。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选用和设计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绩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3注重研究学法。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就应以过去只研究教法逐步过渡到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使教与学统一起来。4促进学生知情意和谐发展。教学方法改革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注意激情引趣。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或优化不在于剔除或偏爱哪些

11、方法,而在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制约因素对教学方法做出最佳选择。结合实际分析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1教师备课离不开教学方法。2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教学方法。3教学评价离不开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1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发展。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三)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实际分析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

12、念答:启发式教学时现代多元教学思想的结合点、交汇点,国内外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境教育在不同方面或多或少都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其内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基本观点: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全面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内容指向,主动发展是启发式教学目的的工具指向,主动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工具,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

13、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是潜在的主体;在坚持学生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承认学生存在着差异性。4教师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转化者,是积极的研究者、学习者和创造者。5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征。结合实际分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由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向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增长速度的加快,终身)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化竞争程度以及个人社会生活复杂化程度的提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2由重教师的教学模式向重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传统的

14、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现代各种教学模式都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参与与教学过程的能动性、积极性。3由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据统计,国外已有20多个教学模式,而我国在教改实践中提出的教学模式也达10多种。4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生的教学模式都属于演绎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具有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其他活动课的基本特点。1.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活动。

15、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索”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访问等等。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上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过程,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运用板书技能应注意的问题1.体现意图,有目的性。板书设计要加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2.书写规范,有示范性。板书要工整,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准确、清楚、美观大方,不潦草难辨,影响学生的学习。

16、3.语言准确,有科学性。板书用词要准确、恰当,能正确的反映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意图。4.层次分明,有条理性。各学科的内容都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所以板书也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枝蔓有序、繁简适中、逻辑性强。5.重点突出,有鲜明性。教师的板书必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学生通过板书就能纵观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6.合理布局,有计划性。教师课前要根据教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周密的计划和精心的设计。7.形式多样,有趣味性。教师的板书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板书。结合实际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考试题)1.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所表现的僵化、表面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