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理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716987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工业化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化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的理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化的理解工业化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这个过程出现及其 影响却十分不简单,工业化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近代的结果。古代因为生产 力水平和经济结构所限,人类的生产主要是手工劳动,最先摆脱这种古老生产方 式转向机器生产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英国也 因为工业化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工业化一机器生产所产生的威力巨大, 代表了一种迥异于以前的先进生产方式,自然就会迅速发展。自此,工业化就以 被动和主动的方式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影响波及各国,构成了近现代社会经济 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我们理解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关键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哪个

2、单元就不必说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虽然不是工业化,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与工业化的关系呢。至于发生在英伦三岛 的工业革命和扩展到美德日俄等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那就是工业化的最直接体 现,这里除英国是发源地之外,美德等国是主动的工业化,没有人强迫他们进入 世界市场,他们主动加入之后感觉为国家发展计,必须完成工业化,工业化不仅 得到民众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盖因为政府是民众 的政府,民众的 意愿可以在政府中得到体现,所以这样的工业化可以称之为主动的工业化。除了 这样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被动的工业化,如中国近代的经济,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将中国打进了近代社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国的商品倾销,中

3、国被迫卷进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的窘况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 生活观念强行塞给了中国,但是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清政府对这样的奇技淫巧 大部分人是嗤之以鼻,只有那些开眼看世界的人才意识到这些被我们视为蛮夷的 夷狄们实际上有着我们所不知的另一种文明,他们中的一部分封疆大吏开始兴办 工厂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只是这样的行为在政府中绝大多数人看来是崇 洋媚外,是以夷变夏,是数典忘祖,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就在政府的白眼之中艰难 起步,不仅如此当有人像西方那样兴办私人机器生产之时,政府对这些人别说是 支持,就是不打压你就阿弥陀佛了,更别提为这些民族资本家进行保驾护航了, 而外国人对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因为利益之争,也多打压排挤。每每阅读中国近代 工业化,总感觉生不逢时,受气的小媳妇似的,对政府哪个婆婆陪着万分的小心, 对外来的客人或者明火执仗的强盗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样环境之下的工业化,只 剩下实业救国哪股爱国热情值得同情了,以至于在近代西方飞速发展的时候,我 们的工业化却是艰难曲折,终止近代结束,中国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 化仍然是新中国有待完成的目标。新中国建国后,经济恢复之后的建设任务是什 么,一化三改其中的一化就是工业化,虽然后来通过经济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工业 体系,但是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如何,工业国的目标是否已经完全实现,即使到改 革开放之后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

5、成为世界震惊的制造大国,但是我们所提供 的很多产品依然与人家有些距离,实际上在某些方面,工业化的任务仍然有待深 化。不过与近代相比,我们的工业化确实进步多了。回顾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实际上经历了被动到主动这么一个过程。这也 是任何一个落后国家所走一般历程,具体表现形式有所差异而已。与中国类似的 还有俄国和日本,这些国家都是在面临民族危机之后主动求变,比中国这个老大 帝国反映快一些反映彻底一些而已。日本的工业化兴起于明治维新时期,与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相吻合,日本国小,抓住机遇,迅速脱亚入欧,工业化推进速 度很快。而俄国这个老大帝国,自彼得大帝时期似乎就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向欧 洲学习,但是知

6、道罗曼诺夫王朝终结,工业化在俄国也是步履蹒跚,到十月革命 结束,列宁去世,性急而粗暴的斯大林用强有力的手段推进工业化,将农民赶紧 集体农庄,从农民手中夺取大量的粮食原料资金来进行工业化,改变了苏联工业 落后的同时也使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做法所造成后遗症 经过俄国的三夫改革诊治,结果终归不治,苏联就这样解体。但是工业化在苏联 在俄罗斯完全实现。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其力量在列邦之中依然不可小觑, 在经济上实际上与他们的工业化不无关系。以上所叙内容占据了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大部分章节,至于美国的罗斯福 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等内容和第一单 元中国古代的经济,初看与工业化似乎没有关系,实际上,前者与工业化实现之 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其具体体现,可以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变化,而后者 中国古代的经济可以看做工业化前的古代典型的经济形态。如此,则理解必修二 经济发展的历程,工业化还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