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71696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第卷(选择题共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脊(j)薄 妊娠(chn) 璎珞(lu) 不省(xng)得B.错勘(kn) 廿(nin)七 濒(bn)临 赍(j)发C.彳亍(ch) 凛(ln)然 惫(bi)懒 模(m)拟D.暧昧(mi) 啃(kn)食 尴尬(g) 搠(shu)倒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贤惠 惆怅 眉青目朗 油尽灯枯 B.尸骸 窟窿 果品酒撰 浅偿

2、辄止C.撩亮 山蹊 格物至知 大音希声 D.熹微 夙愿 精疲力竭 孜孜不倦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B.对居里夫人来说,这两方面她都具备,而且超群绝伦,值得我们永远地怀念和学习。C.他们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任何愚笨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全力以赴地将信送到。D.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的大道,孤苦伶仃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4.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她( )一副银边眼镜,前额高高的,显示着她的( )。她的神态( ),给人一种可以(

3、 )的感觉。A.带着 聪慧 安然自若 相信 B.带着 智慧 安之若素 相信C.戴着 智慧 安然自若 信赖 D.戴着 聪慧 安之若素 信赖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天下竞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B.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C.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D.1852年斯托夫人写了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说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解放黑奴的大革命;比斯托夫人约晚五十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也是一个小妇人引发了一场大革命科学革命。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

4、的一项是( )。A.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险和横沟盖板松动。B.武汉市汉阳中心书城项目暨“书香江城,体验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C.武汉铁路局宣布将加开19对临时客车,用以疏通端午小长假的客流。D.上海实行医疗区域协作方案,既方便了患者,又提高了社会医疗效率。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B.他从华沙来此,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当年的柳条亦如今日一样柔媚。C.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D.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8.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屈原,名平,战国时

5、楚国人。因其政治主张和活动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被排挤、流放。B.雷雨是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C.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其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D.契诃夫,德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精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鸩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

6、体势。披蟾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圩其骇瞩。间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彰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甫畅,逸兴逸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通。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

7、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贫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9.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10.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綉闼,俯雕花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深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11.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门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12.下列对这段文字阐述的观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

9、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

10、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污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14.选出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11、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5.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用地献给土地。表达热爱祖同的执着深情。第卷(非选择题共105分)四、(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干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首身分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余于仆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出不入兮往不反,

12、 (屈原国殇)五、(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

13、、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17.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捕写了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4分)答: 18.怎么理解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歌颂耶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这句话?(4分) 答: 19.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4分) 答: 20.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表达匕收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大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