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71588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方案】水上平台施工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1工程简述11。2施工条件1第二章 具体施工方案3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8第四章 本工程的安全源评估91、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92、安全技术措施103、遇到灾害后的对策11第五章 水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措施11第六章 水上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2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埃克森美孚(太仓)石油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太仓港口开发区浏家港飞马路1号,本项目为在公司两块新租土地之间的新塘河建设一个联络桥,部分临时道路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据本项目概况,新塘河桥梁位于厂区内桥梁,设计速度按照20km/h进行设计,桥梁全宽26m.桥梁设计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按公

2、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用。2.设计洪水频率:1/100。3。桥面宽度:1。75m管线+2m人行道+34m机动车道+0.5m隔离护栏+9。25m机动车道+0。5m防撞护栏=26m。1.2施工条件1。2。1桥址地形地貌太仓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东部为沿江平原,西部为低洼圩区.桥位处地面高程: 3。5米5.8米(基准:吴淞零点),桥位处河道现状宽度约为23m左右。1.3.2水文气象太仓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历

3、年年平均气温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桥址区浅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填筑土和淤泥质亚粘土中,该含水层水量较小,渗透性一般,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长江水位的影响, 由桥位向东约500m,即为长江,因此桥位处河道水位高程受到长江水位的影响较大.1。2。3地质构成根据野外勘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0A层杂填土(Qml):杂色,主要由混凝土及建筑垃圾组成,局部夹少量粘性土。堆填年限约4年。0B层素填土(Qml):褐灰色,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夹有少量碎砖块,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堆填年限约

4、3年。1A层粉质粘土(Q4al):灰褐灰色,含氧化铁。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无摇震反应。软可塑,中压缩性。1B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灰色,含有机质,局部夹粉土薄层。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无摇震反应。流塑,中偏高压缩性。1B2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含有机质,局部夹粉土。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无摇震反应。软流塑。中偏高压缩性。 1C层粉土夹粉质粘土(Q4al):灰色,含云母,无光泽,韧性、干强度低,摇震反应中等。稍密中密,很湿。中压缩性。1D层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灰灰黄色,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无摇震反应。可塑,局部软塑.中压缩性。1E层粉土(Q4al):灰色,含

5、云母,局部夹粉质粘土或粉砂。中密密实,很湿。中压缩性。1F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土质较均匀,局部夹粉土,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无摇震反应,可塑。中压缩性.1G层粉砂(Q4al):灰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片。中密密实,饱和.中压缩性. 第二章 具体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按照排架进行科学合理的钻孔平台的搭设,本方案水上工作平台由圆木排架桩作基础,平台高度为桥墩顶高程,具体做法是沿横桥向在桩位两侧各打两排稍径在1422CM圆木桩(长度6m),桩距1。0m,入土深度根据计算确定,木桩上通长设2020方木用钢筋打入连接,顺桥设20*20方木间距2m,在其上架设2525钢梁,在钢梁

6、上设滚筒,滚筒上置放钻机,钻机可沿桥横向移动,木桩由长臂挖机进行打入,人行通道及施工通道每隔2m打设圆木桩,通长铺设2020方木,横向每隔2铺设方木,在其上铺设5cm厚木板,人行通道两侧用栏杆及斑马警示线设置防护。钻桩位置处根据现场需要移动铺设木板。桩机在水上平台移动时在平台处纵向架设12m钢梁3根供桩机行走,钢梁下打设圆木桩增加其弯曲强度。钢筋移动至水上施工平台进现场加工,加工完成后用桩机进行吊装。灌注桩泥浆排放至距施工现场500m左右的泥浆池,待其晒干后运走。 钻孔灌注桩施工平台简图 4000 4000 1000 1000 20*20方木(其上架设25*25钢梁) 200圆木桩1000 1

7、000 20*20方木 1000 一、 受力计算集中荷载:旋转钻7吨,钢筋笼2吨,首灌砼5吨。均布荷载:人: 0.2吨/m2 5CM木板:0。0054吨/m2 木方: 0。1吨/m2钢梁: 0。00208吨/m21、主梁计算根据木桩设计布置,纵横向主梁最大间距4m,以简支结构为计算模型,最不利荷载是集中荷载作用在2m处,同时有均布荷载作用。集中荷载:P=14T101。4=196KN均布荷载:=3.05KN/M P 2m 2m 4m 图示202。1 KNM + 弯矩图 弯矩计算 Mmax=PL/4+qL2/8L:跨径为4m经计算: Mmax=202。1KNMmax=M/W W:木方截面抗弯刚度

8、W=I/y=3.125106max=64。67Mpaw=103Mpa 满足方木弯曲容许强度要求 挠度计算fmax=PL3/48EI+5qL4/384EI E:方木抗弯截面模量为1103Mpa I:2020CM截面惯性矩取3.906108mm4经计算:fmax=0.58mmf容=L/600=6。7mm满足工方木容许挠度要求2、木桩计算 P 1。453M 河床木桩采用2025CMcm,长8m圆木,单根总长8m,直接打入河床,根据经验及实地勘察,拟打入河床4m深。承载力验算单桩实际承载:P=(196+3.054)/8=26.02KN单桩最大承载:P=(UL ii+Ak)/2 U:圆木周长0.785m

9、 :侧阻挤土效应系数,取0.6 L I:桩在河床下第i层土中的长度 i:第i层土对桩侧的极限摩力(Kpa) k:桩底端土的极限承载力(Kpa) A:木桩截面面积0.049m2P=(UL ii+Ak)/2 = (0.7850。6416+ 0。60.0492200)/2经计算:P=47。41KNPP,满足承载力要求。桩机行走过程中受力木桩共10根,最大承载474KN满足桩机重量。第三章 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对平台的沉降位移进行观测,每天上班前先对平台进行仔细观测,在钻孔或浇灌混凝土时再进行旁站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上报项目部及监理.1、平台局部下沉或位移的应急措施:

10、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个别立柱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大面积沉降,钻机立即停止施工,首先固定钻机,如沉降较大,必要时撤离钻机。分析原因,在沉降大的区域设置剪刀撑加固,待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后继续施工。如发生位移,则在平台二侧加设斜撑,以确保平台稳定.第四章 本工程的安全源评估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工程特点和性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判断,确定本工程的安全风险及控制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安全风险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影响,包括台风、龙卷风、气旋雷暴、寒潮等,影响范围涉及工程、人员、施工设备、影响程度大,后果严重,特别是施工期经历的台风、龙卷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为主要的安全风险

11、。机械设备操作:对操作者及附近人员的伤害风险及对设备的损害风险。落水安全风险的防范以预防为主,保障为辅,通过执行安全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通过保险、防护措施将风险所引起的损失减至最小.1、施工现场强制性安全要求项目部编制JSA报业主审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现场施工必须执行下述强制性要求:1。1没有穿全套PPE的职工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没有穿着救生衣的不得在水上作业。1。2所有机械的运动部分、设备或电动工具必须安装防护罩,防止与人体接触。1。3所有临时配电箱应安装接地保险,所有电气设备均应接地。 1.4所有设备应由合格人员操作,必须持有相应资格证书.1。5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上岗操作,必须持有相应

12、资格证书。1。6所有吊重设备应安装力矩限制显示设备。2、安全技术措施2。1常规安全措施 安全教育 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机械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的防台、防火、防汛和防盗等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造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好风气。 健全安全生产组织 工程项目经理是工地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由其组织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负责到人。 专职安全员一直在岗,负责本班组安全生产督促工作,并及时汇报情况. 主办技术员负责制定和督促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制定安全措施 定期检查施工用电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定期检查线路,电器运转情况,特别是风雨季节更要随时检查漏电防护情况。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全套PPE,水上作业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