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71446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doc(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责(2)一周内全日客流分布特征(3)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变化(4)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布特征(5)车站超高峰期客流分布特征2、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各条线路客流分布特征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包括现状客流分布的不均衡和客流增长的不均衡两个方面。 (2)上下行方向客流分布特征 由于客流的流向原因,轨道交通线路上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通常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在放射状轨道交通线路上尤为明显。反映轨道交通线路上下行方向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按下式计算:a2=上下maxpmax,pmax(p上max下,pmax/2)a2上下行方向客流不均衡系数;上下pmax上行方向最大断面客流

2、量(人);pmax下行方向最大断面客流量(人)。上下行方向客流不均衡系数值大于1。 a2趋向于1表明上下行方向客流比较均衡,a2越大表明上下行方向客流越不均衡。当a2 1.5时,表明上下行方向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 (3)线路断面客流分布特征 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由于各个车站乘降人数的不同,线路上各区间的断面客流通常各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反映轨道交通线路单向各个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可按下式表示:pmaxa 3=Kp/Ki=1ia 3单向断面客流不均衡系数;p i单向断面客流量(人);K单向线路断面数(个)。断面客流不均衡系数值大于1。a3趋向于1表明断面客流比较均衡, a3越大表明断面客

3、流越不均衡。当a31.5时,表明断面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位于市区范围内地铁、轻轨线路的a3值通常小于1.5;而通往远郊的线路a3值通常为2左右。 在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运营的经济性,可考虑采用特殊交路列车开行方案。 (4)站间OD客流分布特征站间OD客流分布特征可以用市区段内与郊区段内各站间发到客流分别占全线各站总发到客流的百分比,以及在市区段与郊区段间各站发到客流占全线各站总发到客流的百分比来反映。 假设轨道交通的车站数为n,其中1m站位于市区段,m+1n站位于郊区段,则:1为市区段内各站间发到客流占全线总发到客流的百分比; 2为郊区段内各站间发到客流占全线总发到客流的百

4、分比;3为由市区段各站到郊区段各站的客流占全线总发到客流的百分比; 4为由郊区段各站到市区段各站的客流占全线总发到客流的百分比。若1与2较大,即线路上以同一客流区段内发到的短途客流为主时,站间OD客流分布一般比较均衡。此时,若断面客流为阶梯型,可采用衔接交路、站站停车方案;如果断面客流为凸字型,可采用混合交路、站站停车方案。 若3与4较大,即长距离出行乘客比例较大及某些发到站间的直达客流也较大时,为避免大量乘客换乘,不宜采用衔接交路方案,而应考虑采用混合交路、部分列车跨多站停车方案。 (5)各个车站乘降客流分布特征车站乘降人数的不均衡决定了各个车站的客运工作量、设备容量或能力的配置、客运作业人

5、员的配备以及日常运营管理的重点。 (6)车站内客流分布特征第2章运营生产岗位一、运输部与维修部的接口1、车站2、列车(客车)3、列车(工程车)4、控制中心二、运输部工作岗位职责及工作性质1、站务(1)站务经理:负责对站务人员(包括站长、分组站长、值班员、站务员)的任命、考核。负责站务运作规章的审定。不轮班。(2)线长:对全线各站的运营工作进行巡查。在降级运营时,负责在各站之间调配人手,并在最需要的车站“督阵”。(3)分组站长:对所辖各站(大约3-5个站)的运营工作进行巡查,对所辖各站的各级站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作计划并监督其实施。在降级运营时,协助线长进行人员调配,并在最需要的车站与线长一起配合车

6、站站长处理意外。(4)站长:站长负责本站的运作,包括对本站工作人员的调派,对意外事件的处理等,负责车站工作细则的修编。(5)行车值班员:负责车站范围内与行车有关的作业。因为在正常运营情况下,行车工作高度集中在控制中心,所以行车值班员平时除了监视列车在本站的到发及乘客的上下外,多数时候一边协助客运相关工作,一边随时准备在发生降级运行时参与行车组织。 (6)客运值班员:主要职责是服务乘客,包括处理乘客的票务问题及特殊乘客的特别需要,同时负责车站非行车设备的监管和操作。(7)站务员:在客运值班员的带领下,完成乘客服务及车站非行车设备的操作。2、乘务(1)乘务经理:负责对乘务队长和组长的任命及考核。为

7、方便讨论,作为例子假设每8名司机组成一组,而每三组组成一个队。负责面试招收司机学员,并通过培训阶段结束后的面试决定其是否可以获得上岗证。负责乘务工作规章的审定。 (2)乘务组长:负责对司机的调派和对司机工作的检查考核。(3)客车司机:司机负责监视自动模式下运作的客车运行情况以及人工模式下运作的客车的手动操作。在必要时执行某些列车故障(如车门故障)的排除。3、控制中心(1)控制中心经理:负责对除电调(电力调度)、环调(环控调度)和维调(行车相关设备在线抢修调度)以外的控制中心其他调度人员的任命和考核。负责对控制中心运作规章的审定。 (2)总调:负责当班期间整个控制中心(包括正线控制中心和车场控制

8、中心)运作的管理,特别是意外事件的处理。(假设正线控制中心和车场控制中心同在一处,均位于车场。) (3)行调1、行调2:在正常情况下,负责当班期间所辖正线区段的行车及轨区作业的管理。当发生意外时,辖区行调负责处理意外,而另一个行调则负责全线的行车调度。白班时段内,以行车作业管理为主,而夜班时段内则以轨区作业管理为主。(4)客调:负责监视各站(特别是繁忙车站)的客流情况,并在必要时协同相关车站及行调和司机对客流进行调节(多数时候是采取限流或分流措施),另外还负责对车内乘客的广播。(5)车场行调:负责车场信号区内的调车作业。这包括为列车(客车及工程车)的运行排列所需的进路以及通过乘务组长为客车的调

9、动安排司机。第3章车站站务一、正常情况下的车站运作1、早上的开站1站内设备进入工作状态。站内人员到位。站内环境清洁卫生。4站门开启。 2、营业时间内的运作 票务。问询。例行广播。站台秩序的维持。组织乘客安全上下车。车站的巡视。根据客流流向,对收费闸机和扶梯的运行方向进行调整。对自动售票机的钱箱、票箱进行必要的更换。3、晚上的关站1清站。站内设备状态的必要调整。站门关闭。 4.夜间的车站运作1整理内务,特别是关于票务的一些报表的填写,票、钱的清点。2接待和管理进站开展维修工作的工程人员。二、非正常情况下的车站运作1、站内客伤(1)可能的受伤原因:电扶梯、屏蔽门 (2)车站的处理站务人员事先接受过

10、一些基本的简单的救护培训。在站内配备相应的救护设备,如急救箱,轮椅,担架等。救护车的联系号码。车站附近救护车的停车位。 (2)车站的处理为了对事故进行跟踪调查,需要:记下伤者的个人资料,特别是联系方式。保存好有关的闭路电视录像资料。对事发现场拍照。取事发现场目击证人的协助。 2.站台隔离门故障(1)隔离门故障对车站、列车的影响 (2)车站的处理 站内没有列车,有隔离门被监测到未锁好。能确认具体的故障隔离门,并确认它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只需要对它进行隔离,列车即能进站。如果查不出到底是哪个门出现故障,那就需要使用一个位于站台端墙上的“旁路开关”,把站台同侧的所有隔离门旁路掉,以便让列车进站。站内有

11、列车停靠,因隔离门锁闭不到位,列车不能出发。能确认具体的故障隔离门,并确认它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只需要对它进行隔离。如果查不出到底是哪个门出现故障,那就需要使用一个位于站台端墙上的“旁路开关”,把站台同侧的所有隔离门旁路掉。由于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隔离门无法和车门同步自动开门 站务人员利用位于站台端头的就地控制盘(PSL)操作。三、站间行车法的实施1、由控制中心实施2、由车站实施如果设备故障使得列车位置不能自动反映到控制中心,这时比较可取的做法是交由相关车站管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站间电话闭塞法”。电话闭塞法行车时,车站值班员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内容、程序与办法如下: 1) 办理闭塞2)发出列车

12、3)接入列车4)闭塞解除四、专题讨论某地铁公司的站间电话闭塞法(1)准备阶段当列控系统发生故障(假设沿途道岔由于系统故障而按故障安全原则被锁在定位),且OCC看不到A、B、C、D区段内的列车位置,此时OCC需进行如下反应:1)全线扣车。2)核查列车数目及位置。3)对处于站外(区间内)的列车,如果其前方站台空闲(2号车),应下调度命令,授权司机小心驾驶前往下一站。如果像5号车那样,前方站台有车占用,OCC要指令列车司机原地待命。 4)通知相关车站做好准备以便实施“电话闭塞”。 把列车的位置及编号通知到相关车站,并要求车站复诵以确认无误;指令相关车站各就各位,并在就位后报告OCC。5)取消先前的扣

13、车,并宣布开始执行站间电话闭塞法。 (2)实施阶段当相关车站均报告OCC“准备完毕”,OCC宣布正式实施“电话闭塞”。 以上行线为例,“电话闭塞”启动时,1号车在A站,2号车在C站,3号车在S站(当OCC做全线扣车时,3号车会在到达S站上行月台后停在月台)。1)S站的值班员(S)在站台目送3号车离站后,用站间直线电话(电话机位于站台)通知D站位于站台的值班员(D):3号车离开S站,S站上行月台出清。2)D在“电话闭塞”作业记录表上将这一信息记录下来,并标注时间,然后用站间电话通知C站位于站台的值班员(C):3号车离开S站,准许C站放行上行列车。 3)C在“电话闭塞”作业记录表上记录这一信息及时

14、间点,并填“路票”交给2号车的司机,授权他进入区间。这之前2号车一直是在C站上行月台待命。在待命期间,车门是打开的,乘客可以上下车。4)司机在接到“路票”后,起动关门程序。C在确认发车条件满足后以手信号指示2号车司机离站。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C站发给司机两个授权,一个是进入区间的凭证;另一个是离站信号。5)C在2号车出发后,在记录表上做相应记录,并打电话给B站的值班员,以此类推。 (3)相关问题1)电话通信2)电话闭塞作业记录表3)路票路票是电话闭塞法中的列车运行凭证,路票上的主要信息有:编号,不应有相同编号的路票。日期和时间。发路票的依据(是根据哪一个通话记录发出路票的。)。发路票的车站。发

15、路票的人。发路票给哪一个车次。允许这个车次进入哪一区间,到哪一站。途中有无限速要求,如有,是多少 4)手信号五、列车折返作业1、列车折返方式:根据车站折返线的布置,列车折返主要有站后折返、站前折返和混合折返三种。2、折返模式:折返模式有3种,分别为列车自动折返、ATP监控的人工驾驶和人工折返。 (1)列车自动折返:该模式仅在某些特定区段使用。当列车进入折返线停车时,列车自动转换前后驾驶室的控制权,原列车的后驾驶室控制列车前进。 (2) ATP监控的人工驾驶 该模式下,对于站前折返,列车进入到达线即完成折返作业,最后由此出发;对于站后折返,列车在司机驾驶下从到达股道进入和折出折返线,最后进入发车股道。当列车进入折返线停车时,列车自动转换前后驾驶室的控制权,原列车的后驾驶室控制列车前进。 (3)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