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农业局总结与思路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9KB
约16页
文档ID:499709590
2023年农业局总结与思路_第1页
1/16

2023年农业局总结与思路 孙农发【2023】15号 签发人:李建伟 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 及2023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县政府: 现将孙吴县农业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思路》呈上 孙吴县农业局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主题词:农业工作 总结 思路 报告 抄 送:县委办、县政府办 孙吴县农业局办公室 2023年11月11日印发 共印5份 1 2023年孙吴县农业局工作总结 一年来,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调结构、兴产业、强基础、惠民生,在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年初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工作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农业经济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到今年年末,粮食总产可达到41.17万吨,同比增长35.4%,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实现9931元(农经站统计的种植业收入实际数据) (一)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针对春涝、低温、农民卖粮难的不利形势,紧紧围绕抢种保苗夺丰收的工作目标,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春耕秋收工作全县完成总播种面积176.04万亩,其中,玉米51.8万亩、芸豆20.3万亩、水稻1万亩,同比分别上升58%、75%和5.7倍;大豆72.8万亩、经济作物5.3万亩,同比分别下降5%和40%;小麦19.5万亩、马铃薯5.2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种植结构呈现出“三升两降两平稳”趋势今年,我县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各相关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克服内涝、低温、农牧产品出售难等不利影响,采取合作社牵引、科技创新、示范引导、规模经营等综合措施,推动寒地特色农业持续壮大预计,今年粮豆薯产量41.17万吨,同比增长35.4%其中,水稻0.53万吨,玉米27.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3倍、3.74倍;大豆7.1万吨,杂豆1.5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1.7%、39.1%;小麦2.73万吨,马铃薯1.3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8.2%、3%经济作物白瓜子产量0.05万吨,水飞蓟0.0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66.7%和70% (二)寒地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有新突破结合全省玉米、水稻产业北移战略,从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组装、特色作物种植、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入手,建成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2个特色农业示范小区。

在建成北方寒地现代农业、北药、黑木耳、 2 蔬菜四个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了20万亩芸豆、10.3万亩玉米、5万亩大豆、1万亩水稻、以及马铃薯、水飞蓟、白瓜子等高效优质作物现代农业示范带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示范小区,县乡示范园区17个4500余亩,使全县各类作物示范种植总面积达到61.5万亩 (三)土地经营规模有新拓展采取场县农机三代、土地租赁和入股、农户联合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作用,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土地产出效益在乡村干部的积极工作和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实现了较大突破全县组建农机合作社24个,新申请组建玉米、水稻等农机合作社7个(其中:兴川村500万元玉米农机合作社和大桦树林子村500万元水田农机合作社已获批文),带动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四统两分式土地规模经营90万亩,场县跨区规模经营土地60万亩目前,土地流转面积45万亩,土地规模连片种植83万亩其中,桦林和哈屯现代农机合作社耕地规模经营面积分别达到15万亩、4万亩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扩大,促进了农业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五)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实施结合粮食作物的大宗需求、农牧业互动产业链,强力推广玉米高产密植、早熟水稻模式化栽培、肉牛羊集中舍饲育肥,以及其它简捷实用的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技术,并指导农民不采用大满贯生育期的作物品种,坚决杜绝了越区种植现象的发生以农垦栽培模式为重点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玉米大垄密植通透栽培、水稻大棚旱育秧综合高效栽培、农田配方施肥等10项农业实用增产技术迅速普及,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0万亩,推广农垦化栽培模式130万亩完成政策性投资4800万元,拉动全县建成4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0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两个特色农业示范小区,特色农业示范面积达到61万亩,带动全县各类作物标准化种植面积达90%以上农机装备方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3.92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640台套,收获机械628台,农田综合机械 3 化率96%2023年,省确定给我县购机补贴指标为392万元,通过摇号确定补贴摇号对象144户,补贴164台套截止目前,我县共组建26个农机合作社,其中有10个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旱田9个、水田1个),现代农机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72台套,大型收获机68台。

今年,秋整地计划120万亩,目前已完成114万亩,占计划的95.1%在农业保险方面2023年,我县各作物总保险面积为55.54万亩,总保费合计833.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333.24万元,省补贴208.28万元,县级财政补贴125万元,农户缴纳保费166.62万元,重点补贴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紧紧围绕打造崭新的新农村建设窗口形象的工作目标,梯次推进吉黑、黑嘉、孙逊公路沿线25个村基础设施988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2023年共投入3161.99万元,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2023年实施的9个村巩固基础设施6项工程建设、新实施8个村基础设施10项工程建设规划修编7个村10年建设规划,安装景观栅栏2.47万延长米,立面改造11.3万平方米,硬化主街巷道21.02公里,完成边沟硬化19.4公里,建成平度村和东屯村自来水工程,完成408户泥草房改造、140盏路灯安装工作,推进庭院改厕、绿化亮化美化等工作,引导组织村屯实施高效能民主自治管理完成城关镇居民新区建设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整治后的示范村,村容更加规范整洁,村风更加文明和谐,有力牵动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提档升级。

(七)农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资金争取和项目建设为工作核心,靠项目调结构,用项目扩总量,梯次递进,多元支撑,坚持早计划、早行动,坚持资金安全、项目安全的工作思路,保证了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共申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条件建设、农机装备及场库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粮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二级巩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建设、蔬菜大棚基地建设等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360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590万元、省财政投资640万元、县财政投资220万元、农 4 民自筹1152万元 二、业务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牵动 “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多元培育、规范提升、链式开拓”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快合作社发展,使全县范围内合作社呈现出数量迅速扩张、规模不断壮大、质量逐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97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15个、畜牧业合作社108个、渔业合作社20个、林业北药种植合作社3个、食用菌合作社27个、农机合作社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数达到2850人,注册资金达到6.07亿元,带动农户数7500户。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商标7个,桦林现代农机合作社被评为黑龙江省规范现代农机合作社2023年新增农民专业加合作社5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增加了454人,注册资金增加了0.57亿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推进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强劳转服务为手段,强力推进教育培训、市场对接、劳务服务和创业指导,促进了劳务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以外转输出为主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强力推进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全县劳务经济;同时,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把更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人脉关系带回家乡,促进更多农民工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另外,抢抓省“双转移”机遇,继续加大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走得出去截止到目前,全县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12066人(含创业),同比增长57.2%,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2%,实现劳务收入8371万元,同比增长60.7%其中乡内转移3676人,乡外县内转移4149人,县外省内转移2103人,省外国内转2085人,国外转移53人;完成农业职业技能性培训32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900人,创业培训30人,引导性培训3520人。

(三)农业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执法监管力 5 度,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业产品安全从春耕准备开始,为保证农资质量安全,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中心,召开了专题农资打假专项会议,组织县农业执法大队、公安、工商、质监等单位,围绕重点农用物资(种子、化肥、农药),重点经营单位和经营区域,组织开展13次大规模的“打假维权、服务三农”的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对6家种子企业、30家肥料销售公65家农药经销公司,司、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共查处违法经营假玉米种子案件2起,并移交给了公安机关,整改2家企业,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通过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的组织,规范农资市场的监管,保护农业安全 环境、维护我县农资市场的可信、可靠、可安全、可监管的行政执法原则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一是基础仍然薄弱我县耕地水土流失面积93.2万亩、易涝面积30万亩,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0%。

并且7-9月份我县汛情严峻,受洪涝灾总面积83.41万亩,造成农业的经济损失4.45亿元在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基础功能不完备,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乡镇 二、三产业发育滞缓,推进城乡一体化仍然艰难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我县农业项目资金少而且分散,农民自筹资金能力又弱,致使“两带”建设缺少资金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牵动能力还较弱,原料基地建设水平标准较低,特别是龙头与基地联系不紧密,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合作社建设方面,合作社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规模不大(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下的合作社数量占全县合作社总量的56%)、层次不高(合作社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规范不够(35%的合作社带动作用发挥不好)、扶持不足(财政政策性投入少)等问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依然偏低,就业能力不高,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工作环境差、劳动报酬低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各类 6 项目工程推进进度参差不齐,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多,缺少有效管理机制等 2023年孙吴县农业局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按照“十二五”期间全县农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玉豆杂“三·三轮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