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70223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谁先迎来黎明5教案 教科版教材简析: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

2、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背景: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概念也比较难理解。如何把抽象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需要好好再研究的。这一课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相对运动等等,

3、需要学生对空间有很好的想象力,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不能过于死板教条,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可能一下会搞混,对于他们理解地球自转方向会带来一定混淆。上课前,教师利用在教室四边的墙分别贴上东南西北,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样是自西向东运动,什么样又上自东向西运动(随时结合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科学词汇:东升西落 逆时针(自西向东) 顺时针(自东向西) 时差(二)过程与方法:通过

4、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科学方法:模拟实验、观察实验、课外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核心价值观: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于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给全班学生准备:课件、解剖的地球仪一个、转椅一把、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给每小组学生准备:两张白纸、水彩笔、地球仪一个、世界时区图。1、东、南、西、北方位字各一个贴在教室相

5、应墙面上。2、课件操作适时联网。教学流程课前谈话认识相对运动模拟实验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认识时区及时差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课前谈话:智力大冲浪 北京 乌鲁木齐 问题一: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什么方向?看图查阅 说明理由。问题二:北京坐车去乌鲁木齐。引出相对运动二、教学流程:(一)认识相对运动:1.课件演示: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 2.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二)模拟实验:1.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

6、当“太阳”;板书 谁先迎来黎明A猜测谁先见到太阳?B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2.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上面两种转法,哪一种像钟表指针的转法,因此,把自西向东叫逆时针,自东向西叫顺时针。 模拟实验记录单请把你们组转动地球仪的方向在地球仪上用箭头画出来? 我们组发现, 先迎来黎明。(三)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2.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3.阅读教科

7、书P80页。4.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四)认识时区及时差: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开通视频,问乌鲁木齐现在是几点?对照北京时间。)2.课件 网络摄像头 观看世界各地的情况。(引出问题,如果不是打电话,视频,也没网络摄像头,还有其他办法吗?)标准时区:为了方便人们的旅行和记时,国际上设立了标准时区。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到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至西一区。A图中的每一种色块代表一个时区。“0”代表零时区,零时区以东为东区,零时区以西为西区。北京所在版图的颜色与东八区的颜色相对应,所以北京在东八区。那纽约、巴黎、东京

8、都在哪个时区?请学生找一找,然后说一说。B相邻的两个时区,时间相差整整一个小时。如:北京在东八区,东京在东九区,这两个时区是相邻的。当我们是北京时间10点整的时候,东京是几点钟呢?11点钟对,往东,时间要加;往西,时间要减。越往东,时间就越晚;越往西,时间就越早。难一点,当北京时间10点钟的时候,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分别是几点钟?组内同学可以查看“时区图”,快速地计算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英国伦敦:凌晨2:00 美国:昨晚21:00今晚还是昨晚?1.出示世界时区图(模型),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2.分组查阅世界时区图,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3.通过对“世界时

9、区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巴黎和纽约这三个城市现在具体的时间。下面,让我们来猜推测下,这三个城市的小朋友可能在做什么?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最后,就让我们把这几天所学到一起来总结一下吧。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的方向自转的周期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一天)板书设计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逆时针) 周期为24小时(一天)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的方向自转的周期球形傅科摆自西向东(逆时针)24小时(一天)课外活动1.利用橡皮筋制作一个橡皮筋秤2.对弹簧缩短的规律作一番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生成预见学生已知:地球在自转;北京和乌鲁木齐是在不同位置;坐在车上看到树往后退是

10、车往前进。学生未知: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对位置:北京在东而乌鲁木齐在西。相对运动难点:从车和树的相对运动迁移到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从而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搜集证据解决谁先迎来黎明。科学教育的课堂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是大家所公认的。当然,作为小学科学内容之一的地球和宇宙单元,也应该体现科学探究的内涵与本质,并且更有必要体现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因为本主题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教学时会不自觉地搞满堂灌,学生容易在理解上模棱两可、半生不熟。再说现在科普类书籍琳琅满目,学生要获得表面性的知识并不难,难的是要让学生经历、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学会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做到入心入脑,实实在在激发学生探索

11、地球宇宙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转动地球仪,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在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生活中的“相对运动”概念,坐上“地球”大转椅亲自体验,从而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这样,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真实的自我活动的课堂,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形象化的探究过程得以确立。课堂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即逆时针);2.学生是否知道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4.从作业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成效;5.课外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度。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

12、册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体会 教科版一、成功之处1.从一堂传统的简单说教课到一堂现代媒体多方参与下的大空间跨度的观察课,是一次大胆的目标定位尝试。二幅图、三段简单的文字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花不了15分钟时间就能上完本课,但总显苍白无力、无处是从。从大单元的结构体系来重新定位本课的目标:大空间跨度的观察课(观察时差现象、同一时刻世界上同不地区昼夜现象的存在),是对本单元以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探究提供的最有力的科学证据。2.借用现代媒体进行大空间跨度的观察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的最有力举措。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学生对时差存在现象的观察体验,大空间跨度的观察在我们已有的条件下没法直接进行观察,如何寻找有效途径让学

13、生得以直观感受体验成为教学难点突破的重点。现有的现代信息网络媒体为本课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感受现场直播、利用网络摄像头进行实时间接观察体验是效为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度过整节课,科学学习气氛十分浓厚。3.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科学为生活服务,借用综合性的生活问题为科学课堂教学添彩。设计去英国旅游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感悟到时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对本课内容进一步的巩固、运用和延伸,是对生活科学理念的充分体现。4.在学生已有科学前概念基础上建立相对正确的科学概念,是学生科学成长的一个必然经历。不以简单的说教为目的,也不受世界时区图所拖累,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感受时差、时区、北京时间

14、等科学概念,让学生自己在感悟中建立自己的、相对正确的科学概念。二、不足之处1.直观观察还显不够到位。感受现场直播、利用网络摄像头进行实时间接观察体验总还是单方面的,如果能从师生中寻找到远洋的亲戚资源,利用QQ进行实时网上视频、语音聊天,教师辅助多媒体及时进行现场切换,模拟现场直播,让学生自己和远在地球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实时交流、观察,学生的直观体验会进一步加剧,效果会更为理想。2.教师提供的直观的录像资源略显不科学性。教师提供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0点仪式中世界华人向祖国人民拜年的直播录像片断,从科学的、严格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同一时刻,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的不同情境。为此,教者曾电至中央电视台春节

15、联欢晚会节目部进行了咨询。经证实,由于当时技术原因,这些片断有的存在23小时的时间误差。教者也曾想把这些并不十分科学的资源删除,但从试教来看这些资源是教师在现有条件下搜寻到的学生最为喜爱的资源,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一面。对于听课老师来说,教者只想给一线的教师提供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手段,相信大家能找到更好的资源。3.对世界时区图教学指导不力。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时区图的教学在华师大版初一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三课中教学。许多初一学生都学不好,算不清。这些内容在小学课堂上如何把握,教者自己感到力不从心,说也不是,不说也不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说多了,偏离了教材,对学生要求过高;不说吧,对下面学习内容有影响,让学生会数着格子进行简单地算就行。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好尺度,说不明白、说不简练。教师提供的世界时区图虽说教者有意识地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链接,但还显不够简单、有效。4.教师自身对世界时区有关知识的积累不够。如美国的时区划分,在严格意义上没有“纽约时间”这一概念,一般划分为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