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69980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工程学院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高频功率放大器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202 学 号 201201180202 姓 名 郭明飞 指导教师 刘正青 2014年 12月 31日湖南工程学院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课程名称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 目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刘正青 审 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 12月 22日 星期一设计完成日期: 2014年 1月 2日 星期五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设计内容: 设计一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技术术指标:1、输出功率P0100mW2、工作中心频率 f06MHz3

2、、效率 60%4、负载RL=75已知条件:+VCC=+12V,晶体管3DG12的主要参数:PCM=700mW,ICM=300mA,VCE(sat)0.6V,hfe30,fT150MHz,放大器功率增益AP6dB。晶体管3DA1的主要参数:PCM=1W,ICM=750mA,VCE(sat)1.5V,hfe10,fT=70MHz,AP13dB。二、设计要求:1、通过具体计算,选择器件给出设计电路;2、仿真调试,出示仿真结果;3、给出最终实现电路;4、写出设计报告; 主要设计条件提供计算机和必要的实验仪器 说明书格式1、 课程设计报告书封面;2、 任务书;3、 说明书目录;4、 电路具体设计计算;5

3、、 电路仿真及仿真结果;6、 最终电路的确定;7、 设计体会;8、 参考文献。 进 度 安 排第一周:星期一 : 安排任务、讲课; 星期二 星期五: 查资料、设计; 第二周:星期一星期二:实验系统调试; 星期三星期四:写总结报告 星期五:答辩。 参 考 文 献1 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 王卫东.高频电子线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4 张新喜. Multisim10电路仿真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0年2月5王廷才.Muitisim 11电子电路仿真分析与设计.机械工

4、业出版社,2011目录一 概述1二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22.1 甲类功率放大器22.1.1 静态工作点22.1.2 负载特性22.1.3 功率增益32.2 丙类功率放大器42.2.1 基本关系式42.2.2 负载特性52.3 参数的计算和选择62.3.1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62.3.2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8三 电路仿真10四 总结11五 参考文献12一 概述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用是实现对高频已调波信号的功率放大, 然后经天线将其转化为电磁波辐射到空间,以实现用无线信道的方式完成信息的远距离传送。功率放大器是依靠激励信号对放大管电流的控制,起到把集电极电源

5、的直流功率转换成负载回路的交流功率的放大器。甲类功率放大器效率较低,一般只有20%左右。它通常作为发射机的中间级,以提供较大的激励功率。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成为谐振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高频放大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某些场合高频放大技术的高低成为制约本领域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射频手机和高频信号收发机等,都需要用到高频功率放大器,并且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攻关项目。特别是移动电话机中高频功率放大器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产品的技术指标。图1 高频功放原理图二 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输出功率P0100mW2、工作中心

6、频率 f06MHz3、效率 60%4、负载RL=75已知条件:+VCC=+12V设计要求输入6.0MHz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输出一个信号, 再经过阻抗变换网络产生高频输出交流电压。综上考虑本设计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作为激励级,丙类功率放大器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如图所示为由两级功放组成的高频功放电路。其中晶体管Q1与选频回路组成甲类功放,晶体管Q2与选频网络组成丙类谐振功放。2.1 甲类功率放大器2.1.1 静态工作点晶体管 VT1 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设RB1、RB2 为基极偏置电阻;RE1 为直流负反馈电阻,以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RF1为交流负反

7、馈电阻,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稳定增益。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式中,RF1一般为几欧至几十欧。 2.1.2 负载特性甲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负载由丙类功放的输入阻抗决定,两级间通过变压器进行耦合,因此甲类功放的交流输出功率 P0可表示为: 式中,PH为输出负载上的实际功率,B为变压器的传输效率,一般为 。 图2 甲类功放的负载特性特性 图2为甲类功放的负载特性。为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静态工作点 Q 应选交流负载线 AB的中点,此时集电极的负载电阻 RH称为最佳负载电阻。集电极的输出功率 PC的表达式为: 式中,为集电极输出的交流电压振幅,为交流电流的振幅,它们的表达式别为式中

8、, 称为饱和压降,约1V。如果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为 N1,次级线圈匝数为N2,则 式中,为变压器次级接入的负载电阻,即下级丙类功放的输入阻抗。2.1.3 功率增益与电压放大器不同的是功率放大器应有一定的功率增益,甲类功率放大器不仅要为下一级功放提供一定的激励功率,而且还要将前级输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功率增益 Ap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放大器的输入功率,它与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及输入电阻的关系为式中,又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共发射级接发晶体的输入阻抗,高频工作时,可认为它近似等于晶体管基极体电阻;为晶体管共发射电流放大系数,即。2.2 丙类功率放大器2.2.1 基本关系式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置电

9、压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射极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则集电极的输出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电流。根据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与集电极间的电流、电压波形关系。分析可得下列基本关系式: 式中,为集电极输出的谐振电压即基波电压的振幅;为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为集电极回路的谐振阻抗。集电极谐振回路为部分接入,谐振频率为谐振阻抗与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为式中,为集电极接入初级匝数。为初级线圈总匝数。 为次级线圈总匝数。为初级回路有载品质因数,一般取。两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亦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使输入阻抗与前级输出阻抗匹

10、配。分析表明,这种耦合方式的输入阻抗为式中,为晶体管基极体电阻,2.2.2 负载特性当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基极偏压,输入电压或称激励电压确定后,如果电流导通角选定,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集电极回路的等效负载电阻。根据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交流负载特性,当交流负载线正好穿过静态特性曲线的转折点A时,管子的集电极电压正好等于管子的饱和压降,集电极电流脉冲接近最大值。 此时,集电极输出的功率和效率都较高,此时放大器处于临界工作状态。所对应的值称为最佳负载电阻值,用表示,即 当放大器处于欠压工作状态,如C点所示,集电极输出电流虽然较大,但集电极电压较小,因此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较小。当时,放大器处于过压状

11、态,如B点所示,集电极电压虽然较大,但集电极电流波形有凹陷,因此输出功率较低,但效率较高。为了兼顾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要求,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选择在临界状态。判断放大器是否为临界工作状态的条件是:式中,集电极输出电压幅度。晶体管饱和压降。图3 谐振功放的负载特性2.4 参数的计算和选择已知条件:,晶体管3DG12C。性能指标:输出功率,工作中心频率,效率,负载。从输出功率P0100mW来看,末级功放可以采用甲类或乙类或丙类功率放大器,但要求总效率60%,显然不能只用一级甲类功放,但可以只用一级丙类功放。因此采用了甲类结合丙类的电路,其中晶体管选用了3DG12C。首先设计丙类功率放大器,再设计甲类功率放大器。2.4.1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1) 确定放大器工作状态:因为要求获得的效率60%,放大器的工作状态采用临界状态,取=75,所以谐振回路的最佳电阻为: ,集电极基波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