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69709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科技馆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科技馆1、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22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型框架的下方时,从Q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小球能落入孔。(选填“P”或“Q”)。小火车前进方向图22 PQ答案: Q 2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二层A厅有一件展品静电滚球,如图23所示。展品由中心电极、金属小球、接地的金属板三部分构成,当转动手柄时,金属小球会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的金属板之间循环往复运动。转动手柄使中心电极带正电,此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小球原本无序的电荷会重新分布,靠近电极一侧带电荷,远离电极的一

2、侧带等量的图23中心电极b金属小球b电荷。中心电极对负电荷有力,对正电荷有排斥力。由于负电荷离中心电极距离更近,所以吸引力大于排斥力,金属小球就会滚向中心电极。当金属小球与中心电极碰撞时,负电荷被中和,此时金属小球带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金属小球会中心电极。当金属小球与接地的金属板碰撞时,正电荷被导入地下,此时小球又恢复电中性。答案:负 ; 正 ; 吸引 ; 排斥 ; 远离 第36题图3(2017密云零模)在中国科技馆层“科技与生活”D厅“交通之便”展区,有投影设备和一辆可模拟驾驶的汽车模型。可以模拟汽车驾驶中出现的各种突发场景,并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后在屏幕上显示你的行驶速度、反应时间、刹车距

3、离等数据。根据这些信息,利用这一设备,请你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问题为:_。答案刹车距离与行驶速度有关吗?4(2015年中考)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科技馆,同学们在“探索与发现A厅”里面看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物体上滚?”的实验。实验时,将双圆锥体轻轻放在倾斜轨道的最低端,看到双圆锥体从静止向轨道高处滚去。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小军认为“双圆锥体上滚” 是真的,眼见为实;小乐认为“双圆锥体上滚”是错觉,双圆锥体不可能自动由低处向高处运动。小乐和小军为证明各自的观点,取了两根木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木条左端垫高,做成一个倾斜轨道,将双圆锥体放在轨道右端,如图20 甲所示,由静止释放后双圆锥体向

4、轨道高处滚去,双圆锥体最终停在轨道左端,如图20 乙所示。这个实验成功再现了在科技馆看到的现象。请你根据图20甲、乙所示的实验,选择适当的器材,通过测量判断小军和小乐谁的观点正确,写出你的测量方法并简要说明。器材:刻度尺实验步骤:按甲图测轨道左端为h1,右端为h2将木条左端距离拉大变宽,右端变窄,由于双圆锥由窄到宽处滚动,锥轴线会越来越低即重心一直在下降向下滚动是重力使物体运动也可以认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5(2015年中考)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磁悬浮灯泡的部装有一块永磁体,在灯泡上方的展柜中安装有永磁体和一个励磁线圈,给励磁线圈通电,在

5、控制电路的调节下,永磁体和励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能使灯泡静止悬浮在空中。关于灯泡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B灯泡受到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上C灯泡受到的磁力小于灯泡受到的重力D灯泡受到的磁力大于灯泡受到的重力图246(2017房山一模)中国科技馆有一展品如图24所示,将一条长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电压表相连,小远同学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探究:先绕几圈,电压表有示数;再多绕几圈,电压表示数增大一点。这样反复几次实验后发现:绕圈数越多,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请你写出小远所探究的问题是。电压大小与所绕圈数多少有关吗?(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7(2017房山一模)图9所示,是中国科技馆

6、“探索与发现”展厅的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大部分质量和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原子核上。以下关于原子说确的是 图9A原子核带负电、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体积很小C核外电子带正电 D核外电子不带电图198(2017房山一模)图19所示,是中国科技馆的“球吸”展项。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以下说确的是A两球相互靠拢说明两球受到力的作用B两球相互靠拢说明两球中间的气流流速大、压强小C由于“球吸”现象的存在,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D由于水流与气流不同,所以两艘舰船可以并肩高速航行9(201

7、7西城一模)如图24所示,是中国科学馆一个名为“流体阻力”的展品。此展品分为左右两组,在左边液体池有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参观者可通过比对三个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在流体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图24请你写出操作左边三个物体所探究的问题是: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图22空心球出风口10(2017西城一模)如图22所示是中国科技馆一个叫做“球吸”的展品,展品由两只悬挂的空心球和一个出风口组成。当按下出风按钮后,会有气流从两只小球中间的缝隙通过,这时发现,两只小球不但没有向外分开,而是向中间运动并碰撞到一起。这一现象被称为“伯努利效应”。请你回答:(1)两只

8、小球向中间运动的原理是流体流速大处。(2)请列举一个生活中与“伯努利效应”相关的实例:。(1)压强小(2)飞机机翼(或:地铁安全线、喷雾器、球类比赛中的旋转球 等)图9乙轨甲轨11(2017西城一模)中国科技馆中有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图9是它的示意图。其中有甲、乙两条轨道,甲为直轨,乙为弯轨,两轨道的起点高度相同,终点高度也相同。若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甲、乙两轨道的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不计阻力,A和B两小球到达终点时动能相等B在起点处小球B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A的重力势能C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D全程中

9、重力对小球B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球A做的功甲图25乙BBAB12(2017通州一模)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演示流体阻力与物体形状关系的实验展台,如图25甲所示,其示意简图如图乙所示。图乙是两个材质、光滑程度、最大截面和质量都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A、B置于水槽中的情形,使用相同的钩码是为了保持对A、B两个物体的相同。同时释放钩码,两物体会随之向左运动,通过比较,可以比较水对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阻力的大小。(1)拉力(2)A、B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光13(2017丰台一模)在中国科技馆的“科技与生活”展区有一个涉与“光敏电阻”的展品。小强同学了解到光敏电阻可以用于自动控制,经查阅得知,光敏电阻的

10、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小强为了研究光敏电阻的性能,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R不变。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观R0AV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是SA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图9B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C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14(2017通州一模)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有一个展品名为“静电滚球”, 如图9所示。展品由一个中心电极、一些金属小球和一个接地的环形金属板三部分构成,当观众转动手柄时,金属小球会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的金属板之间循环往复运动。转动手柄时,使中心电极带正电,此时由于静电

11、感应,金属小球原本无序的电荷会重新排布,靠近电极一侧带负电荷,远离电极的一侧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些金属球开始运动时,与中心电极间的距离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有的变大有的变小图9图19中间位置最低端配重15(2017西城二模)在中国科技馆二层A厅 “运动之律”展厅有一个展品“独轮车走钢丝”,如图19所示。小阳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观察骑车机器人能否顺利 平稳的走过钢丝,从而来研究物体的稳定性。他将机器人扶正,把一片配重放在调节杆的中间位置,释放并观察,发现骑车机器人会发生倾斜,机器人不能正常行驶。他将机器人扶正,把这一片配重放在调节杆的最低端,释放并观察,发现骑车机器人能平稳的正常行驶。 请

12、根据上述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物体的稳定性与配重的位置高低是否有关图1616(2017石景山二模)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声聚焦”装置,它是一个像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如图16所示。当小明将耳朵靠近装置的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变大了,这是因为“声聚焦”使远处传来的声音在其表面发生了反射而会聚,结果改变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 D音调和响度17(2017房山二模)图6所示,是中国科技馆中的“空中自行车”,下面挂上重物的作用是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以下四个物品原理与“空中自行车”相同的是A两心壶 B密度计 C公道杯 D不倒翁图618(2017二模)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

13、不论从哪个方向发出的声音,用双耳聆听比用单耳聆听能更准确的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由于双耳效应的作用。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B厅“声音之韵”展区,有一个展品叫“耳听为实”,它是由一组音箱与操作台组成的,如图28甲所示,地面上设有脚印位置。在离地面2米高的墙壁上设置了等距的8个音箱(编号依次为18),中央设置了一个圆形操作台,操作台上有9个按钮,中间的按钮是开始按钮,其余8个按钮可以记录听者所听到的发声音箱的序号,如图28乙所示。请你写出用这个展品证明用双耳聆听比用单耳聆听能更准确判断声源方位的操作方法。甲乙图28听者站在脚印位置,堵住一只耳朵,按下开始按钮,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后按下所听到

14、对应音箱的序号;听者不堵耳朵,按下开始按钮,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后按下所听到对应音箱序号的按钮;通过比较发现用双耳聆听对发声音箱序号的判断比用单耳聆听对发声音箱序号的判断更准确。图519(2017丰台二模)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写着“电从哪里来”字样的展台,在展台的一侧有一台手摇发电机,在展台中心区域有一个水车模型(如图5所示),水车模型部的电动机与发电机相连接。小伟同学用力摇动手摇发电机,发现水车模型转动了起来。关于此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车模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手摇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C水车模型在转动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0(2017石景山一模)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 “电从哪里来”的展台,展台上有手摇发电机。若将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的并联起来,再与手摇交流发电机串联,如图17所示,摇动转轮,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