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69588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集锦九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学期学生知识质量分析上学期共有学生7人,在学年统考中,及格人数为73人,及格率为98.6%,总分是639分,每人平均9.7分,八十分以上有6人,优分率为95%。学生对于上学期所学知识掌握如下: 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也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极少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具体表现在:一、计算方法没掌握好;二、概念含混不清;三、最基本最常用的一些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记不牢,名数之间的化聚方法没掌握好;四、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差。 本学期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1、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及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初

3、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方法;会解简易方程。 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重视概念教学,打好扎实基础; 二、加强计算训练,熟练技能技巧;三、抓好应用题教学,突出思维训练;四、开展活动课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单元进度计划 授课 时间周次第1周至第6周审查 签字 人姓名 月日时间 单元或组别第一单元课时 课题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

4、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双基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积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能力培养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积与商的小数点定位。 关键:理解确定积、商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与道理。 教具 准备口算卡片授课 时间周次第7周至第周审查 签字 人姓名 月日时间单元或组别第二单元课时 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 1、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学生爱祖国、爱科学。3、使学生初步受到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双基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3、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行程应用题。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6、难点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以及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关键: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授课 时间周次第1周至第11周审查 签字 人姓名 月日时间单元或组别第三单元课时 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双基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走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能力

7、培养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3、引导学生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难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关键: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 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模型授课 时间周次第12周至第6周审查 签字 人姓名月日时间单元或组别第四单元课时 课题简易方程 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在教学简易方程时,介绍九章算术使用方程的情况等,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双基要求 、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8、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及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 能力培养1、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难点;列方程解应用题。 关键:突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弄清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的不同。教具 准备天平 授课 时间周次第17周至第19周审查 签字人姓名月日时间 单元或组别第五单元课时 课题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思想教育做好复习动员工作,教育学生努力

9、学习,认真复习,以优异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双基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按照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2、掌握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根据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

10、,选择合理的方法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教具 准备 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篇2 学习计划对于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准备了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3)、()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38人。大部分学生初中的基础较差,整体水平不高。从上课两周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爱问问题的学生比较多;但由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所以上课效率一般,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质量目标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

11、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有关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并正确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的能力。 (3)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心和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4)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理解数学中普遍存在着的

12、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情形,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会通过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制作图像、分析原因、推出结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 ()本学期是高一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不断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三年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在探究基本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

13、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2)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

14、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教材的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

15、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四、促进目标达成的重点工作及措施重点工作: 认真贯彻高中数学新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使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分层推进措施 1、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要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树立勇于克服困难与战胜困难的信心。 2、合理引入课题,由数学活动、故事、提问、师生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