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理课程标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69569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地理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地理课程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专业负责人:系部主任:-目录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一)课程性质与作用1(二)课程基本理念1(三)课程设计思路2二、课程目标2(一)专业知识目标2(二)职业能力目标2(三)职业素质目标2(四)方法能力目标2(五)社会能力目标3三、课程内容与要求3(一)学习领域的描述3(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4四、课程实施6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7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7(一)硬件条件7(二)师资条件8(三)教材编写8(四)信息化教学资源9七、参考文献9八、其他说明9I物流地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 物流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修课方

2、式:必修教学学时: 90 学时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 课程是物流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物流地理的分布,能够合理的结合在运输当中,一方面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保证工作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打下扎实基础。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的理解和运用。 这些都是物流专业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物流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物流地理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基础性)和实践性(技术性),通过本课

3、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个合理安全的把物流地理运用到物流运输当中,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 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等。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1位、教

4、学贴近生产等。(三)课程设计思路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开发与学习型的工作环境结合,需要企业参与制定,一般经历准备、实施和反馈3 个阶段。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内容包括:学习型工作的问题引导,可能的信息线索,个体或团队工作的要求,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名录,用于评估和演示的标准等等。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是对行动、思维及决策进行整合的过程。本课程的学习环境是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等场所,根据学习型工作任务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学习场所,配备各种必要的工具加工设备和生产线,营造实际工作的情境,提高教学的效果。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物流当中一些地理分布路线,学会运用这些设物流地理当中

5、的基础知识,合理的掌握物流运输日常的物流地理、在物流中物流地理的常见运用。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一)专业知识目标1、正确阐述物流地理知识和常用物流地理的使用知识2、基本能概括说出物流地理的基本理论3、正确阐述物流地理的基本方法(二)职业能力目标1.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2. 具有物流地理的运用能力3. 熟悉我国有关物流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以及了解国际贸易的惯例和规则;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三)职业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2、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3、具备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4 、具有较强

6、的责任心25、具有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5 、具有敬业、奉献的团队精神(四)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五)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学习领域的描述为使学生掌握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课程的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变压器的使用与维护等十个任务为

7、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领域及项目名称见表 1。表 1 领域及项目名称表总 领 域子 领 域单元名称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中国地理环境结构中国地理与经中国地理基本特点及物流节点布局济其环境结构交通物流地理农业物流地理工业物流地理物流地理地区的分布商业物流的布局商业物流地理港澳台物流地理的区分布局海洋运输3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及其国际多式连运本门课程根据大纲要求共设120 个课时。(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单元序号单元名称项目和任务目标课时单元 1中国的地理与经济项目一 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任务 1 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条件任务 2 区域经济发展运行

8、的特点任务 3 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规律与前景项目二 经济区与经济区的区分任务 1 对劳动地域的分工任务 2 对地域经济划分的掌握项目三 三大经济地带任务 1 东部沿海地段任务 2 中部内陆地段任务 3 西部边远地带项目一 地形结构任务 1 了解中国地形任务 2 地形西高东低 , 呈三级阶梯状分部1 、能叙述中 国各区域 10 个经济课时2 、区域经(8济发展运行个理的条件论课3 、基本能时2叙述直流电个 实动机的调速践 课4 、基本能时)叙述直流电动机的制动5 、基本能叙述直流电动机的反转掌握中国地形结构的20个分部,了解气课时候的基本特(12中国地理项目二 气候结构单元 2任务 1环境结构中

9、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任务 2气候的结构特点项目三 水文结构任务 1中国水文结构的分部任务 2水文结构分部的特点物流节点项目一 节点概述单元 3项目二 物流节点的功能及作用布局征及其结构个理特点,了解水论课文结构的分时8部及其特点个 实践 课时)会分析各种4交通物流单元 4地理农业物流单元 5地理工业物流单元六地理任务 1 物流节点的功能任务 2 物流节点的作用项目三 物流节点的分类项目四 物流节点类型的分析项目一 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特点项目二 陆路交通运输网络项目三 水路运输网络项目四 地下与空中运输网络项目 1 农业生产布局项目 2 种植业生产布局项目 3 林业生产布局项目 4 畜牧业生产布局项目

10、 5 水产业生产布局项目 6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项目 7 农产品物流项目 1 工业物流地理概述项目 2 能源工业结构项目 3 冶金法学工业结构项目 4 机电、建材工业结构项目 5 轻工业结构项目 6 工业与物流的关系物流节点的10个功能、作用以课 时及各个节点(4的分类,并掌个 理论 课握节点的布时6局。个 实践 课时)1、掌握各个交(通运输业的发10 个课 时展及其特点。(42、掌握陆路,个 理水路交通运输论 课网络的运输方时6式及其优缺点个 实3、掌握地上与践 课空中运输的优时)势及其特点(1 、能够合理10个的知道和运课时用农业、种植(4业、林业、和个理水产品业生论课产布局时62 、基本能叙个 实述各个产业践 课的布局结构。时)3 、结合物流地理的运用优势打开各个农产品的物流渠道掌握工业结20 个构的分部, 各课 时12 个个工业分部理论的特点,明确 课 时工业与物流 8 个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