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69467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树的所有小诗【“小老树”是怎样做成的】 “小老树”又称“小老头树”,是我们济南盆景界同仁用近3年的时间摸索出来的一种树木形态,以小巧老辣见长,被广泛应用于微型盆景和山水盆景,颇受全国盆景界追捧。现将“小老树”的培养及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读者朋友们探讨。 一、向大自然学习扦插苗培养“小老树” 985年,在梁玉庆大师的倡导下,我开始走上小苗扦插培养“小老树”之路。在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山水盆景的配树问题,选用了小叶冬青、六月雪、爬地蜈蚣等,随后又引进了米叶冬青、对节白蜡、火棘、真柏等叶片比较小的植物材料。 当时以梁玉庆、刘洪僧、李登福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对盆景认识有了一定的见解,提出到名山大川去学

2、习,到泰山去观摩。他们带领协会的年轻人登上泰山之巅,观赏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丽景色,领略作为五岳之尊的泰山的雄伟气象。五大夫松,枝、干呈36。回旋、急转直下,悬崖峭壁上的古松咬定青山不放松和远山之郁郁苍苍的松林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大家大饱眼福;岱庙围墙上的古柏根干裸露、神枝冲天,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巨大的银杏树虽历千年而挺拔雄伟;古槐、汉柏老态龙钟、舍利飞扬,彰显着齐鲁大地的文化底蕴和风韵(如图1)。 近30年来,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探讨、分析和摸索,我们最终下决心利用岭南截干蓄枝法下功夫培养“小老树”。把握好在修剪造型上枝条丰满、节间紧凑的要求,主要面向微型盆景、山水盆景用

3、树,培养制作直干小树和多干丛林式小树。 二、对大自然树木造就法的感悟 “小老树”从小苗抓起,先从基础培养,初期一年修剪一次。随着日积月累,小树剪口愈合,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用途,经过不断地修剪来逐渐完善树的形态。初期的小树没有老化程度。由于树种的差异,如对节白蜡,它的生理特征是皮层光滑呈灰白色,培养几年后也不会出现变化,看上去总是有些嫩气,这就是品种的特性。怎样对它进行改造呢。只好去观察大自然当中的古树自然形成的过程,并加以分析。 (一)自然界的树木靠天生存,雨水多的年头它生长旺盛,遇到干旱天气它就要死亡。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树木最为多见(如图2)。尤其在一棵树上反映出来的,有死的一部分,也有活

4、着的,生死团抱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中生命的顽强和一种天然的神韵。 (二)樵夫上山劈柴对树木的损伤,比如。用斧头劈,用力对枝条扭劈或扒皮等,还有自然灾害、病虫害造成树枝死亡、伤残,经过愈合伤口、多年的风雨雷电破坏等,使生存下来的古老树木历尽沧桑,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之处。 以上分析,不论“天然造就法”与“人为劈柴法”还是广东的“锤击法”等,总是要想方设法完善它的树型、树姿和树的老化程度。经过很长时间的“造就”,培养出“小老头”树,让人们去观赏和品鉴。只有不断向大自然讨教学习,借鉴和再现大自然对树木的“天然造就法”,进而转变为盆景创作的技法,才能将盆景制作好。 三、定向培养与技法上的运用 在

5、“小老树”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定向培养。比如。微型盆景用树,一般从根部到分枝点不超过5cm-7c,树木变化万千,但无论怎样变化,还是怎样的树型,总之整体的平均高度在13cm-1cm,粗度在cm-3c,这种比例有一定的表现力,能去掉微型盆景的“苗气”和“嫩气”。 直干树的培养可以走捷径。在扦插苗时选用直的,生根后直接上盆。培养一本多干式,扦插苗成活后上盆,将基部的芽点上端剪去,也可以将枝条横向栽植,把枝条直接埋在土面上,一年后接地的枝条出现生根、连根,也很有趣味。用扦插苗培养微型、小型盆景,它的变化万千,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形态(如图3)。 怎样解决小树不老的问题。像对节白蜡、小叶冬青、米叶冬青

6、、榔榆、爬地蜈蚣、火棘等,利用它们生长速度快的特点,长到一定的粗度,在冬季修剪完后,运用“大自然造就法”,借鉴古树、老树的苍老之态,合理化、艺术化地运用技法,加快制作培养过程,才能把微、小型盆景升华到“小老头”树的老辣之姿(如图4)。 运用技法: (一)树干加工,仿受病虫害而出现的孔洞。可以用雕刻机在比较呆板的基干接点部雕刻出下大上小的不规则三角形,深度为干的1/3至/2即可,切忌选在正面。同时,在干和根部四周选比较突出的部分进行多点蹭皮。随着蹭一下皮层,这样干和根部愈合后是连在一起的(如图)。 (二)对底部的枝条,撕裂出的部位所出现的疤痕,它的形状是上大下小,一般有逗号的形状。用雕刻机从上向

7、下雕,一定要根据树干的比例来掌握,过大失去比例,过小经过愈合后会出现合并。这种做法主要是向下部撕裂的效果。随着木质的腐朽,皮层的愈合会产生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图6)。 (三)表现自然古树干的扭曲法。根据树干与枝的走向,有方向性地扭曲姿态,但树干又表现不出来,这就要依据整体的变化方向,对树干从底部到枝干部进行皮层划痕,要有深有浅,轻重一定要掌握好,且不要急于求成。 (四)比较呆板的枝干,空白比较大的地方,可以用直刀剥皮法。自然界出现的物体撞击的疤痕,形态不一,多数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处理这种疤痕时只需将木质露出来即可(如图)。 (五)刷皮变色法。要轻,但也不是一次完成,且根、干、枝都要处理。

8、(六)岭南的锤击法。要根据树的综合情况,有针对性地处理。这种办法一定要在根干接合部锤击,但根部裸露不好的尽量不用。 以上加工方法,要灵活运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四、为山水盆景培养专用“小老树”的技巧 (一)扦插苗上盆时,一定要用手把根部捏紧,培土后将根部轻微地扭转一下,为今后放养促成它的根部抱团:否则将会出现“高梁茬”根的形态,这种根部剪小后没有毛细根,成活率低,很难用到山石上(如图8)。 (二)山水盆景的峭壁用树,一般要定向培养。也有紧贴石壁生长的直干树,它在峭壁里生长出来就会自然向上挺拔,看上去很有力量。像这种造型的树一定要重点培养。一般培养这种树并不难,但是要用心去专门培养(如图)。

9、在瓦盆边开一个口,这样培养的好处就是瓦盆切口切面的厚度与山石挖空的厚度基本相同,便于“上山”使用时不用作大的调整。 (三)两山之间或山峰的后侧用树,在视觉上是表现山峰顶上的单棵或丛林效果,有隐蔽性。但石头的切口位置所在的地势不一样,有的在山峰的上边,洞口朝上可以栽种直干小树:有的山峰出现峭壁,洞口朝向一侧,这就得用直角小树(如图1)。 (四)其它。尤其在山凹里出现的高干树,有的出现在一侧或从背后扭转到前面的专用树等等,都要注意它的树干部分比栽到盆子里面的树要长,而它的着土面,也就是根部进洞穴的位置,要有一个直角。以上特定的树品种要多,才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如图11)。 杂木类的修剪方法:

10、(一)培养阶段 1扦插上盆 春季-3月份剪取母本枝条(一年生或当年生嫩枝条),长度5cm,插入洗干净的黄沙中,深度2,cm,株行距3,置半荫半阳且通风良好之处,每天喷水2次。发芽成活后置于通风向阳处,成活率可达90%以上。6-月份取出小苗(要保持根系完整),用4寸小瓦盆栽植。这时上盆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它关系到成型后上微型盆的成活率及成功率。栽入盆中时先放一半土再将小苗放入,根系要舒展,再放一些土,用手指按住基部,另一只手拿住苗木基部旋转,不可超过80,再加土压实后浇水。此法可避免乱根及根系分布不均匀。 2换盆定植 来年春季2-月份,根据造型的需要,在原桩基的形态上,要因材取势。如果要作悬崖桩

11、景,则在第一年栽苗时就应将苗根倾斜于盆的侧,主干则反方向倾斜于另一侧,注意做好标记。来年换大盆,将盆的边缘做一缺口,不可太大,要根据树干的粗度决定。栽时将土球倾斜树干卧在缺口上,将一主枝悬垂于盆口之下。在换盆时盆土下部耍适量施一些基肥以利生长,年内干基直径可生长到1.c左右。 3培养定型 第三年修剪枝条时要注意原定位的各种造型的形式和枝条的位置。有的枝条角度不好,可用金属丝蟠扎校正。剪除多余枝条,注意枝条的分布及采光面。修剪后发芽点很多,4-月份一定要摘掉又生发的无用芽,如此摘多次。不然,有些旺条长到一定的粗度,剪掉后就会留下一个大伤口,还会影响其余枝条的正常生长。 4枝条过渡 第四个春天,小

12、桩的干基直径已达2cm5cm,树型的骨架已基本成型,为了更加完善树的结构,在修剪和管理方面要更加精心。尤其在摘取多余小芽时,要更加细致。若用手指不方便,可用竹签拨掉。 5回缩成型 第五年换微型盆景盆。春天发芽之前将小桩从盆中取出,清理根土,把根部和枝条粗剪一遍,细心观察后定枝和根的长短。再细心修剪(如图2),这样,一棵较完整或理想的微型树桩就呈现在了你的面前。再将之栽入适宜的微型盆中。 上盆之后,将其置于半荫的沙盘中,每天喷-3次水,等上部枝条发芽,下部盆底孔发出根后,到7月份把小桩从盆景中提出。这时根系已形成团状结构,再栽入瓦盆中细养小枝,并且找出有缺点的枝条重点培养,同时控制其余部分生长。

13、等到形态及比例完美之后再上微型盆景盆(如图13)。 (二)特点 快速成型,比例协调,自基部到小枝之间的过渡合理,根基粗壮有力。 2形态多样,按构思意图,因材施艺,自然清新。 3在微型组合盆景中效果很佳,单盆欣赏又具大树形态。 (三)微型盆景的日常管理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最好建一个8c高的平台,上面预制一个5cm厚的边框,做透水的底孔。然后填上细沙,把微型盆景置于沙面上。春季一天要喷三次水,一个月后盆底孔生根于沙内。因微型盆面积太小不宜施肥,此时可将肥料施于沙内,供根系吸收,要少施勤施。在夏日管理中,因气温高,一定要保持沙面的湿度。微型树桩盆景可根据生长情况1-年换一次盆土。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