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69366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课光传播有多快?教案设计附学习单教学目的形成以下的概念l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发展以下探究能力l 观测、比较的能力l 能设想一个筒单的比较方法并动手做l 讨论交流能力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l 认识到光传播得很快,超过任何人造交通工具。l 知道可以利用光传播很快的特点来为人们服务学习成果评价【科学概念】层次一:知道光传播得很快。层次二:知道激光测距、电脑上网等都是利用光传播很快的特点来为人们服务。【探究能力】层次一:能根据实验推断出光传播得很快。层次二:能根据各种现象总结出光传播是很快的。层次三:能根据问题提出试验设想并动手操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正实验方法

2、。教学材料手电筒、秒表、风扇、激光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集中话题】1谁知道,自然界中什么东西“跑”得最快?2出示一个手电筒并打开,问:光“跑”得快还是慢呢?(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与调查】1探索光传播得快还是慢: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l 光源发出的光“跑”得有多快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例如光和汽车比赛;光和风比赛;光和声音比赛,比比谁跑得快?(提供的辅助物品有电筒、秒表、风扇等)l 引导学生先讨论,设计实验方法,然后再抽部分小组交流,并进行点评。l 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法,然后进行实验。l 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点评。2大家讨论,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说明光传播得

3、很快。如:灯一开整个教室就亮(体验)太阳从云中一露脸大地就照亮 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电闪闪光,然后才听到雷声?(雷公公跑不过闪电奶奶)3讨论:古代长城上有烽火台,为什么能用烟火来传播信息?4观看影片:光的速度,让学生更直观、清晰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回顾与小结】师生共同对本节课实验和讨论进行回顾,让学生认识到:光传播的速度很快,可以说大于目前大家所知道的任何东西的速度,并且用普通的方法很难测量,实验中用秒表根本不能记录实验时光传播的时间。【拓展内容】讨论人们是如何利用光传播很快的特点来为自己服务?如:激光测距(月地距离);互联网上信息传输;海上光通讯等。附:学习单第二课 光传播有多快?第 小

4、组 记录人: 日期: 晚上,当你来到公路边(或安静的马路上)观察远处的卡车时,下面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在相应的回答上打“”) A. 你最先听到远处卡车的声音。( ) B. 你最先看到远处卡车的灯光。( ) C. 卡车最先来到你的身边。 ( )这说明: 。附送:2021-2022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冷和热的变化教案设计2套附反思(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可以说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他们在两年来,持续、亲身经历了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学习活动,良好的科学素养已得到逐步培养。学生们经历了对冷热现象的探究活动后,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张扬,学习能力也相应地得到增强。而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

5、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物体热胀冷缩的探究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二)教材分析:冷与热的变化是“冷和热”单元的第三部分。在本单元,我们将更加关注学生们的亲历探索科学活动,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一、教学目标:1、教养:从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形象感知各种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2、教育: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3、发展:在对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基础上,自行探讨其他的物体,如:空气、固体等有无热胀冷缩性质。二、教学重点:探究感知各种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从而获得“冷和热”的

6、有关知识。三、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酒精、食油、醋、饮料、暖瓶(内装热水)、实验报告。教 学 过 程:一、激趣引入:1、请大家比较两个同样大小、里面装着同样多自来水的水壶。它们现在有什么变化?2、直接引出课题,板书:冷和热的变化3、你想知道冷和热方面的哪些知识?二、实验探知:1、你能清楚看到水体积的变化吗?(1)请跟你的小伙伴商量好,设计一个观察的方案。(2)试试看,老师相信你能自己动手组装一个装置,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体积的变化!(3)动手制作,师指导。2、分组观察,相信你能完成实验报告1。(1)把装置放进热水槽里时,水的体积有什么变化?(2)把装置放进冷水槽里时,水的体积有什么变化?(3)你

7、能根据水在细管里的上升、下降,判断出一盆水的冷热吗?3、你知道了吗?(1)烧瓶中的水在什么条件下体积膨胀?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收缩?(2)概括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请你做“小判官” !(1)其他液体能热胀冷缩吗?(2)完成实验报告。(3)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三、学海遨游:1、找小伙伴说说你所知道的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看谁是“IQ小博士” !2、讨论:其他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四、齐做“小小科学家”:1、我们还知道气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我们一齐去验证验证!2、你能通过实验得知5种以上物体(气体或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你就是“小小科学家” !附:板 书 设 计冷和热 液体受热时体积

8、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的 水、酒精、豆奶变 食油、醋 化 还有其他物体吗? 实 验 报 告水受热时体积_,受冷时体积_,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 你能 出下列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物体吗?物体水酒精铅笔烧杯醋橡皮食油豆奶果汁空气铁球气球有无“冷和热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资源包科学二年级下册二、设计思路:小学科学课程在于细心地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课在于培养学生能通过感性的认识:热水和冷水的变化过程从而知道冷水和热水的变化规律。另外,从众多的方

9、法中,选择适宜于日常生活的方法。在实验中,人人有任务,人人可参与,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目标:启发学生从生活的现象发现问题,尝试用实验的方法寻找冷热变化的规律。2. 科学探究目标:尝试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现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探究科学的能力。四、教学重点:用实验的方法寻找冷热变化的规律。五、教学难点: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的现象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课前准备:热水、冷水、冰

10、、筷子、水槽、空烧杯、碟子、扇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课件。八、教学过程:1、情境创设:女孩手握冒着白烟的开水,送到嘴边不敢马上喝。问题引入:师:同学们看完这个片段,你最想说点什么?生:水太烫了,这位同学不能马上喝开水。师:你们有办法帮帮这位同学吗?让热水快点变凉。目的:产生研究冷热变化的任务。【探究活动一】将热水变凉材料:每组一杯热水、装有冷水的水槽、碟子、扇子、冰、空烧杯、筷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师:用什么方法能使这杯热水变凉呢?生:(放入冷水中,加冰、用扇子扇、两个杯子互相倒)师:那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热水真的变凉了呢?生:(用温度计。如果温度计的红线上升了,就说明水温没降,还升;如果温度计

11、的红线下降了,就说明水真的变凉了。)师:真是一个尊重事实的孩子。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那你们就用温度计来判断水是不是变凉了吧。师:出示注意事项。(玻璃仪器的安全使用,温度计的读取等)实验步骤:(1)小组讨论方案并进行实验。(2)用图画或文字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3)老师巡视。(4)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自己的实验,选择最佳的方法解决热水最快变凉的实际生活问题。【探究活动二】将冷水变热材料:每组一杯冷水(三角瓶装)、一杯热水(烧杯装)、加热装置一套、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实验记录表。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把热水变凉了,有没有办法把冷水变热呢?生:可以。师:用什么办法呢?生:(加热、太阳

12、晒、加热水、放在热水中、火烧、用热水器等)师:用什么方法证明冷水变热了呢?生:用温度计。实验步骤:(1)小组讨论方案并进行实验。(2)用图画或文字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3)老师巡视。(4)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师:生活中有哪些情况需要使冷水变热?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透过学生对冷热的相互转化的生活现象,知道物体的冷热是可以改变的。【拓展活动】冰块的融化材料:冰块、筷子、盐、一杯冷水、碟子、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实验记录表任务1: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冰块分别放在两个装有自来水的杯子,一块浮在水面上,一块用筷子压在水底,哪种情况的冰块融化的快?形式: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任务2: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冰块分别放在两个碟子上,一块洒上盐,一块不放盐,哪种情况的冰块融化的快?形式:教师演示并让同学回家亲自实验。目的:用有悬念的实验使学生对冷热现象产生继续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发现问题,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为本单元的学习做了有效的延伸。【资料拓展】课件展示:用盐可以加速雪的融化的图片,在北方用溶雪剂加速雪的融化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有关溶雪剂的图片和说明。板书设计:冷和热的变化热冷降温升温加冰加冷水两杯互倒风吹火烧水中加热加热水晒(审定:游月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