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69357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调查报告、述职报告对比报告1. 含义: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 级机关的询问2. 特点:(1) 陈述性。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 况,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是为了让上级了解情况。所以报告大都采 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一般不要求上级批示答复,因而具有明显 的陈述性。(2) 沟通性。对下级来说,报告是“下情上达”的主要手段, 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理解、支持、指导,减少和避免工作上的失误。 对上级来说,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解情况,得到合理建议,可以作 为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重要依据。(3) 单向性。报告向上级行文,不需要任何相对应的文件,即 具有单向性。

2、所以应避免使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之类的结尾 语言。调查报告2.特点:(1) 内容真实。真实性是调查报告的生命所在。必须以充分、 确凿的事实为依据,通过具体情况、数字、做法、经验、不足等说明 问题,揭示规律,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才能对制定政策与方针 具有指导意义。(2) 针对性强。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指向,调查取证都 针对和围绕某一问题展开。针对性越强,作用越大。(3) 材料典型。为使调查报告更具说服力,应选取典型的、有 代表性的材料,从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以 点带面,给全局工作提供借鉴。(4) 揭示规律。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 机械堆砌,应

3、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阐明规 律,指导实践。能否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是衡量调查报告好坏的基本 标准。2.特点:(1) 个人性。述职报告对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 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按照法规在一定时间(立法会议或者上级 开会期间和工作任期之后)进行,要从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 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 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2) 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 的归类、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4) 艺术性。述职,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报告,是呈现 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5) 真实性。述职报告是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晋升的重 要依据,述职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陈述,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述职者在所在岗位职责的情况。对成绩和不足,既不要夸 大,也不要缩小。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