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692870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AP :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心理问题在某外资企业担任客户管理工作的小张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吃不香、睡不好,工作效率 明显下降。公司员工帮助计划部聘请的心理医生立即找到他,为其制定了一系列心理放松计 划,其中包括带薪旅游七天。一个星期后,小张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有 关调查资料表明,几乎每个工作的人都会遇到像小张一样的经历,无论是老板,高级管理 人员,还是普通打工者。英国的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压力过大导致员工生病,每年会使英 国累计损失8000万个工作日,代价高达70亿英镑;北京的一家咨询服务中心对IT行业 2000多名员工所做的调查表明,有20%的员工压力过大,至少有5%的员工心理问题较

2、严 重,有75%的员工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帮助。那么,像小张所在的公司成立的“员工帮助 计划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它是如何帮助员工渡过难关的呢? EAP的由来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企业发现,员工的酗酒、吸毒和药物滥用问题影响到员 工和企业的绩效,于是,聘请心理专家帮助员工解决这些个人问题,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应运而生。到了 20世纪60年代,社会变动加 剧,失业、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法律纠纷等问题越来越影响到员工的情绪和工作表 现,EAP项目的内容也日渐增多。到了 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大量运用行为 疗法对员的不良

3、行为进行改善。EAP作为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 利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 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个人绩效和组织整体效能。发达国家多年实践证明, EAP是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优秀方案。目前,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都建立了完备的机 构来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包括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评估、职业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工作环境再设计与改善、员工和管理者培训及其心理咨询等内容。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针对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源进行处理,以减小或消除不必要的压力因素;二是处理压 力过大所致的反应,以缓解和疏导

4、不良情绪和行为,减轻因心理压力带来的生理反应;三 是改变个体自身不合理的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提供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 心理危机、灾难事件创伤、职业生涯设计、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等 方面的帮助,减轻员工的身心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EAP作用显著EAP在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对企业或组织而言,实施EAP可以节省员工招聘、 解聘费用和培训开支;降低管理人员的负担和员工的缺勤率;提高员工士气和生产效率;改 善组织气氛和公众形象;增加留职率;提高企业绩效等。对员工而言,实;AP可以改善 情绪,提高效率;增强工作信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困扰;克服 不良

5、行为习惯和嗜好;增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等。对全社会而言,可以优化社 会心理氛围,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心理疾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资源损失。据研究,一般 的企业主管在职业生涯中会有23次濒临心理崩溃,这一现象代价高昂。据美国职业压力 协会估计,在美国,压力及其所导致的健康问题,每年耗费300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企 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帮助员工就是帮助企业。通过改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能给企业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可以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16美元。在公 司内部从事EAP的通常为执业社会工作者,也有部分兼职者是专门从事临床心理咨询的专 家。EAP的

6、首要任务是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当经理发现员工的工作表现不能令 人满意,而且怀疑这种不良表现与个人心理问题有关时,就会向EAP人员咨询EAP人员 通过与经理的交谈了解所需情况后,初步判断该员工的业绩问题是否与心理状况有关,如 果无关,则将问题退回人力资源部,按人事管理制度处理;如果有关,EAP人员就要向 经理提出建议,并制订方案说服该员工与EAP人员接触。如果员工同意,EAP人员就可以 进一步评估该员工存在哪方面的心理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并向员工推荐心理治疗师。 EAP在我国还是新事物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同的危机,例如自杀事件、亲人故去、重大疾病、突发性或 创伤性的灾难事件、家庭暴

7、力、婚姻或情感破裂等,若不能及时调整情绪,将会导致当事人 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 企业及其员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遇到的挑战,更为复杂、集 中和巨大,因而更应重视和加强员工的压力和情绪管理,关心和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并 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落实。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EAP是一个全新的概 念。目前,只有一些跨国公司实施了 EAP项目。例如北京联想电脑公司客户服务部的员工 帮助计划,首先进行了对员工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和诊断,运用心理学专业问卷调查、 访谈、座谈等方法,考察员工的压力、心理健康、工作满意

8、度、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等方面 的状况,对员工心理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帮助企业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 的组织管理建议。随后,EAP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活动,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卡片和海 报,赠送给员工或张贴于工作场所,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意识,深 受员工的欢迎。同时,EAP开展了对管理者的培训,教会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看待和 处理管理中的问题,改变管理风格,使管理从“命令V “惩戒”式,转向支持和帮助员工 解决问题。总之,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与做法,我们是可以结合实际加以学习借鉴,为我所用的, 这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体现。柔性应对职场压力当人

9、们遇上压力时,最初的反应便是“迎击”或者“逃避”。事实上,在与压力做针 锋相对的刚性斗争中,人的身心往往也会受到伤害,即使战胜了所谓的压力、困难,也是“杀 敌一千,自损五百”,身心疲惫。职场人士有必要掌握一些柔性的心理策略和科学方法,实 施积极的职场压力管理,以缓解和释放压力:首先,要明确自我价值观和人生定位,要知 道自己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准备达成哪些人生目标。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 实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很多压力都可归结到这些方面。正如卡耐基所说:“我非常相信, 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积极调整心态,尝试以乐观的态度拥抱压力。雨果曾说:“思想可以使

10、天堂变 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克制自己,有助于在舒缓紧张压 力的同时更有把握地、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当你烦躁不安时,可以尝试进行适当的心 理暗示:既然昨天和以前的日子都过得去,那么今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安然度过。要积极看 待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学会自我赞美,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分拘泥于以往的成功, 患得患失,要知道“有意义、有经验的失败”比“简单的成功”使人获益更大;要从全 局着眼,不拘泥于琐碎的小事;要勇于决断,错误的决断要比不决断、犹豫不决更好些,决 断错误可以修正,不决断、犹豫不决,反而导致压力增大。第三,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和压力,一

11、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 不足,因此,整个问题的处理过程可以成为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机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 外界因素造成,则可通过理性沟通解决。研究表明,一个常保持乐观心态的人处理问题时, 会比一般人多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 绪,也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第四,学会有目的、高效地管理时间。职场压力的产生往往与时间的紧张感相伴,让 人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十分紧迫,时间不够用。解决这种紧迫感的有效方法就是时间管理。在 进行时间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按照“紧急重要一紧急不重要一重要不紧 急一不重要不紧急”的顺序处理问题,这会使我们的工作远离被动局面。第

12、五,务必为自己留出休整的空间,不要把工作压力带回家。交谈、阅读、冥想、听音乐、参与体力劳动等,都是缓解压力、获得内心安宁的好方法。 另外,学会控制一些生理活动也可获得放松,如放松肌肉、深呼吸、加强锻炼、保证充足 的睡眠等。第六,加强沟通。不要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要设法学会同他人合作、分担责任;积 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压力过大时可寻求协助,不要试图一个 人承担所有压力;还可寻求心理援助来积极应对,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必要时向心理 医生咨询等。第七,学会适当让步。对他人不要挑剔和期望过高,应看到别人的优点;对自己也应适 当留有余地,不要企图事事追求完美。做些让步并不会

13、降低身份,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何况一些事也许冷处理会更恰当。最后,提升能力。压力的来源往往是对事物不熟悉、不确定,或是对目标的达成感到力不从心。那么,疏解压力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情况、 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学、培训等途径,一旦“会了”、“熟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 乃至消除。要认识到逃避并不能疏解压力,自身的能力没有提升,压力就会依旧存在,强 度也无法减弱。压力本质上是一个信号灯,说明我们需要面对和调整一些东西。不能很好地 管理压力,将会导致我们生理功能或情绪紊乱,而适度的压力则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只要科 学有效地管理压力,积极面对而非逃避压力,就可以实现变压力为动力。力颜仕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