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969225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九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1、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学时间,保证课时总量,纳入课表统一管理。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倡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4、定期组织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予以调整和完善。5、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为教师的

2、教学和研究提供平台。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申报课程开发项目。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的管理,重点放在对课程质量的管理、对上课常规的管理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等方面。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学校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评价制度,每年审定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评价基本策略: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由综合实践活动领

3、导小组负责进行。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3、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4、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确立评价准则和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5、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6、学校要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评价内容要侧重态度与能

4、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质、优势、学习成效和实现程度,在学生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反思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二)1、每学期开学所有指导老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每个年级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活动计划,2、分管领导加强指导检查,_课堂中教师的_能力,_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3、指导教师应主动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归入学生成长档案,学期结束每位指导老师整理一份经典案例,两份有特色的资料包,一篇相关论文(教育故事、反思或活动心得)。4、学期结束由学校_全体指导老师评选出优秀资料包和优

5、秀指导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三)1、每学期开学所有指导老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每个年级组制订出本学期的活动计划,2、分管领导加强指导检查,关注课堂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3、指导教师应主动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归入学生成长档案,学期结束每位指导老师整理一份经典案例,两份有特色的资料包,一篇相关论文(教育故事、反思或活动心得)。4、学期结束由学校组织全体指导老师评选出优秀资料包和优秀指导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四)一、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遵循“个体自主开发与团体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

6、固定。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指派一名教师为该班指导者,_学生开展活动。3、学生全班外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师协同_管理。4、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以及高中课程标准各年级每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弹性课时制。负责活动的每一位指导教师按学校现行规定上课,每周两课时。5、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德育处负责。实行项目组组长负责制。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制度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_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的课题。项目研究组双周召开一次指导教师会议。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

7、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2、实行每月研究制度。每个月由_个项目研究组承担一次主题研究活动,推选_位教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并进行评课和阶段汇报。3、定期举行沙龙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由教科室负责,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4、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题研究,研究中不仅要提供详实可行的案例,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以及后续研究方向。三、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制度1、开学初,各组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德育处要_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意向活动,成立项目研究组,各组研究计划经审核后开展活动。建议每个学期每

8、位学生只开展_个主题研究活动。2、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研究情况。各项目组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研究再设计和反思,学生资料包建设情况等等。3、建立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要_相关人员随时听推门课,了解各组的研究动态,相关情况要予以公布。4、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研究活动,完成一定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反思。5、加强教师中的学习、交流。德育处定期_教师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进行交流。德育处将_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6、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研究过程中德育处还将_教师参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资料包、优秀案例、优秀

9、项目研究组等评选。在适当的时机,将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1、课内课外教师开展活动的工作量较大,对于积极参与研究活动教师,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教师呈现的方案要体现课后的调整,要突出

10、后续的研究方向。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资料包的完成有特色。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4、学期结束在家长、学生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_%。六、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2、实行外出申报制度。指导教师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德育处提出书面申请,由德育处负责上呈校行政,由校行政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3、外出活动精心规划(1)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

11、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4、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范文(五)一、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遵循“个体自主开发与团体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固定。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指派一名教师为该班指导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3、学生全班外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师协同组织管理。4、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以及高中课程标准各年级每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弹性课时制。负责活动的每一位指导教师按学校现行规定上课,每周

12、两课时。5、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德育处负责。实行项目组组长负责制。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制度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的课题。项目研究组双周召开一次指导教师会议。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2、实行每月研究制度。每个月由_个项目研究组承担一次主题研究活动,推选_位教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并进行评课和阶段汇报。3、定期举行沙龙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由教科室负责,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

13、作用。4、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题研究,研究中不仅要提供详实可行的案例,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以及后续研究方向。三、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制度1、开学初,各组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德育处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意向活动,成立项目研究组,各组研究计划经审核后开展活动。建议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_个主题研究活动。2、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研究情况。各项目组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研究再设计和反思,学生资料包建设情况等等。3、建立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听推门课,了解各组的研究动态,相关情况要予以公布。4、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研究活动,完

14、成一定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反思。5、加强教师中的学习、交流。德育处定期组织教师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进行交流。德育处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6、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研究过程中德育处还将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资料包、优秀案例、优秀项目研究组等评选。在适当的时机,将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1、课内课外教师开展活动的工作量较大,对于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

15、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要体现课后的调整,要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资料包的完成有特色。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4、学期结束在家长、学生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_%。六、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2、实行外出申报制度。指导教师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德育处提出书面申请,由德育处负责上呈校行政,由校行政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3、外出活动精心规划(1)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