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69220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填空题。1科学是人类在研究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系统2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可将科学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分支。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4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能力,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充分发挥科学课程育人功能,为全体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与发展机会,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6遵循“少而精”原则,聚焦

2、学科核心概念,精选与每个核心概念相关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系列学习活动。7.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科学安排学习进阶。8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9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10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改进结果评价,重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1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学段特征,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总目标和学段目标。12科学核心素养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

3、践、态度责任等方面。13.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14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15探究实践主要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6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7. 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8. 通过对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

4、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19科学课程设置13个学科核心概念,是所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20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建构模型、分类以及融入科技史素材等方法进行学习21.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2.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2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4.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科学防灾减灾,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5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26. 学业质

5、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27. 科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宗旨,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精心设计教学活动。28. 系统设计学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29.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习进阶设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思维、合作的教学活动30探究和实践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要加强对探究和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指导,整合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和项目式等各种教与学方式的基本要31.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有

6、效互动。32以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构建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教学改进功能。33. 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34. 评价主体多元和方法多样。35教学活动的环节很多,要发挥过程评价的效益,应重点关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以及单元与期末评价。36科学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教材起到支撑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37.教材编写分为“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种版本38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助于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合理使用这些资

7、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39校本教研的问题来源于教学实际,校本教研的结果应用于改进教学,建立“课程实施一教学问题一实证研究一反思改进”的校本教研范式。、简答题1. 科学的课程理念有哪些?(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2)聚焦核心概念,精选课程内容(3)科学安排进阶,形成有序结构(4)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5)重视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2. 简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1)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2)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3

8、. 简述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4. 简述科学观念的定义?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观念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如对物质、能量、结构、功能、变化的认识;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如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暂时性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包括科学观念在解释自然现

9、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简述科学思维的概念?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三、课程目标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6. 科学教学建议包括哪些?(1)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2)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

10、学内容(3)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4)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7. 科学教材编写原则包括哪些?(1)把握方向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符合科学性。总体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落实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基本要求。教材内容准确,编排合理,反映科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体现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3)体现适切性。不同学段课时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在保持教材风格总体一致的前提下,教材的容量、结构、版面、活动等要体现各学段的特征,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注重联系学生学

11、习和生活实际,满足不同区域学生的需求。要重视幼小衔接,人学适应期以综合性活动为主,突出活动的游戏性和生活化。8.教材内容编排和呈现有哪些原则?(1)内容编排应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内容编排要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符合逻辑。注重单元之间、册次之间、学段之间的衔接,体现核心概念及其进阶,促进学生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完整认识。(2)活动设计要体现实践性,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材编写要重视思维型探究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3)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符合相应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实现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统一,并体现活动性和开放性。从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以自主学习活动的方式进行表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使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识。不同学段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区别,以体现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层次。(4)栏目设计合理、精当,形式活泼。教材风格要统一,呈现形式要多样。力求图文并茂,尤其是要精选生动反映自然现象和准确反映科学原理的图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融入数字化资源,使教材更加生动活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