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969139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翻开纪元史上第三部千年史册,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降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严峻挑战,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尽快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信息时代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加上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一、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2、1967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1966年成立的一个政策咨询组织)在类似“工业化”的概念上首先使用了“信息化”一词。他们认为,1964年最先在日本媒体上出现并随后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信息社会概念是在某种静态的意义上描述一个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而信息化则可用于描述向社会信息化阶段进行社会变动的过程。“工业社会是有形产品创造新价值的社会,类似的,值息社会可以被定义为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社会。一个社会的信息化就可以定义为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社会阶段转变的过程。可见,信息化是向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的社会一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按

3、照日本学者成泽广行的观点,信息化是指“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月、利用上作为一种资回的质和量,比其他资源(植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作用相对增大,表现为经济生活的形态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我国学者钟义信提出,信息化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在每个经济领域和绝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即信息网络或智能工具),从而全面地、极大地扩展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教育和创新的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的一个历史过程。”一般可以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二、信息化的发展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

4、速发展和社会竟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使信息管理活动日渐活跃各种各样基于行业信息应用的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当代的信息系统是由于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人类自进人文明社会以来一直在从事信息处理工作,但计算机的诞生改变了人们几千年的信息处理方式,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信息处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利用,以及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性。从信息化发展进程、信息化应用层面、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上可将信息化演变按如下方法进行分类:(一)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上划分第一阶段为;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第二阶段为:经济信息化;第三阶段为:社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信。息产业化是指由

5、分散的信息活动演变成整体的信息产业的过程,是社会信息活动逐步走向产业化道路的必经阶段。信息产业化要求按照信息活动的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过去分散在传统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部门中与信息生产、分配、流通、交换等直接相关的单位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便把各种类型的信息活动按产业发展需要重新进行组织,从而在微观上形成专门从事信息活动的经济实体,在宏观上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产业后信息产业。这种变动实际上只涉及到信息工作领域是社会信息活动模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机构企业化、信息服务产业化;产业信息化是指在由同类企业(非信息企业)所组成的各个产业部门内,通过大量采用信息技术

6、和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和过程。信息产业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已有的经济结构,而且还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并在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促使其向扩大信息消费的更高阶段发展。所以,在信息产业化的同时必然出成产业信息化的现象。产业信息化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使传统产业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而且反过来又使社会信息需求得以极大地扩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如果将教育作为个产业的话,教育信息化主要表现为教学管理过程自动化、日常教学智能化、远经济信息化是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指通过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实

7、施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在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活动中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从发展层次上看,经济信息化是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互补共进过程,其结果是传统产业因信息产业的不断渗透而得到改造并向深度发展,信息产业则由于传统产业的支持继续向广度发展,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最终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经济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信息经济所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主导地位。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它是指在人类工作、消费教育、医疗、家庭生活、文化娱乐等一切社会活动领域里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以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为基础、以经济信息化为核心向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逐

8、步扩展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主要表现为:信息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人员成为领导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二)从信息化的信息应用层面上划分第一阶段为:EDPS应用第二阶段为:MIS应用第三阶段为(DSS应用第四阶段为;SIS应用众所周知,19年由于战争和军事上的简要,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最初的行业信息化应用只限于军事科学、工程计算、数值统计、工业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50年代著名的IBM公司向社会推出了商品化的小型计算机系统,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跳出了军事与神秘的因子,逐步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同时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

9、的突破,把计算机的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大到数据处理的广泛领域为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莫定了基础。于是各种各样信息处理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EDPS),如数据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如美国航空公司的预约定票系统)、数据查询检索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状态报告系统(如IBM公司的CMls)等纷纷出现。可以说在20世纪5060年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极高的处理速度,极大的储存能力和极广阔的应用领域向人们展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D一时间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工具的信息化应用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备公司分别出巨资购买计算机,并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建

10、立情息处理系统,以期待它取代日常的人工信息系统并解决人工所想做而又没有能力做的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甚至管理决策工作以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5060年代企业计算机应用的热潮导致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并带来信息系统的首次繁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逐渐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先天不足。EDPE只能完成单纯的数据处理工作,缺乏分析预测功能,不能满足组织经营管理需要,例如,如在美国航空公司的订票(SABRE)系统中,系统只能完成数据更新、统计、查询等功能,而没有任何预测和控制,如以历史同期机票预订速度的规律和现有的订票速度来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等等。又如,在IBM的CMIS系统中

11、出H能提供实际生产的原始信息,而没有更深一步去利用这些信息研究各种生产经公的发展趋势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和调节、最佳的资源分配办法和经营生产的组织方法、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等等a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人们对EDPE的成败进行了总结,进而从各个不同的应用角度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MIS)。按照美国MIS专家戴维斯(G.BoDAVIS)的定义,MIS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和组织的运行、管理与决策的功能。MIS是在传统EDPE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它避免了EDPS在管理领域中应用的一些弊病在处理的方法

12、、手段、技术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较之传统的EDPS,MIS有如下特点:更加强调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定量化管理模型的运用,强调优化的作用;强调系统对生产经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作用;强调对数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利用信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强调高效率低成本的系统结构和数据处理模式等。DSS的产生,自从60年代提出MIS的设想到70年代初,MIS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早期的MIS缺乏对企业组织机构和不同阶层管理人员决策行为的深入研究;忽视了人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内部信息而没有外部信息、只有业务信息而没有决策信

13、息a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辅助企业高层的管理决策工作中,MIS常常软弱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7O年代初哈佛大学的伯特归纳了MIS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MIS的七个致命伤,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MIS为何会失败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瑞斯科特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把信息系统的研究又推到了一个更新的阶段。经过20年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DSS。较之早期的MIS,当时的DSS好的概念主要是强调了如下几方面的不同:强调DSS是面向决策者的;它是一个以解决车结构化的管理决策问题为主的系统;强调决策过程中人的主导作用,信息系统只是对人(决策者)在决

14、策过程中的工作起支持作用。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resurcesmanagement-IRM)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小霍顿(F.W.Horton,Jr)和戴波德(J.Diebold)等人于1979年提出来的,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IRM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关于IRM有代表性的提法有以下几种:美国的小霍顿认为,IRM是对一个组织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信息设备、人员、资金等)的管理。他把资源管理的概念扩展应用到信息管理方面,强调IRM属于理,是一种新的管理角度。英国的怀特(M.S.White)提出,IRM是充分、高效地确定、获取、综合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信息需求的过程

15、。他把IRM理解为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强调IRM是一种新的管理手段。伍德(Wood.C)认为IRM是信息管理中几种有效方法的综合,它将一般管理、资源控制、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馆管理以及各种政策制定和规划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他指出,尽管IRM井不是一种万能的药方也没有发展到完善的地步,但它是信息管理的新阶段。美国政府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在1985年发布的通告联邦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指出,IRM是与政府有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的过程,这一术语既包括信息本身,又涉及到其他相关资源,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IRM的产生与发展开拓了组织信息管理的思路使组织形成了面向竞争的新的

16、信息管理战略。在这种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指引下,体现m见思想的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SIS)就在EDPS,MIS、DSS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了。按照SIS的研究先驱、美国学者惠兹曼(CharlesWiseman)的观点,一个成功的SIS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这种进攻一反攻形式表现在各种竞争力量的较量之中(如企业与供应方、配销渠道、顾客或直接对手之间为不同目的而展开的竞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影响竟争的平衡。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对信息技术战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指出了SIS算是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这一目的服务的信息系统。换言之,SIS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出发,通过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信息系统,是企业战略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整体配合和有机协调。SIS与传统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