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69133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技巧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动,全国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导学案等几方面实施的教学技巧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关健词: 新课改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技巧方法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摸索的过程中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有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所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传统的教学

2、模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的接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倡导应用导学案,但完全交给学生,学生自己挖掘问题的水平不够。所以,我认为应该两种模式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水平。创设促动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水平。其次,积极展开合作探讨、交流得出许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能够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的余地,并即时给予提示和补充。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水平。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

3、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一根拉面在拉面师傅对折拉伸5次后,变成多少根,拉伸10次呢,100次呢。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根数超过10000,学生感到惊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并计算出数值,远远大于10000根。通过这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所以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动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只有老

4、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用讲授基础知识后,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讲,学生评,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实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水平;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

5、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三、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让学生展示点评时,教师应就学生存有的问题即时实行质疑、补充扩展。以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掌握数学规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如在讲解归纳与类比时,能够用最新的问题,禽流感h7n9的病毒研究时,可类比h1n1研究。这样既注重了时事又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从生活事例,发觉数学的奥妙美,体会数学思想。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总结规律,挖掘出学生的数学潜质。四、教学中加入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数学的整合,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

6、方法。多媒体能够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化。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实行三视图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几何体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而能够更好地协助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习效果。五、利用启发性思维引导学生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要

7、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实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水平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如已知满足方程。求的最值。这道题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

8、式去解决的话,很难思考出来,这时数形结合思想就体现出来了,数学式子的几何意义给我们提供了解题的简便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了有效的教学技巧方法,就能激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技巧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智慧性,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减轻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顾虑,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值得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创新。参考文献:1 徐西林. 提升成人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教学策略J. 成人高教学刊 , 2005,(03)2 刘萍.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3)3 马延宏. 高等职业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 2003,(04)4 许成芝.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