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68912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复习重点(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本章几点说明: 基础心理学是最基础的学科,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 在基础心理学基础上复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 本章节出题较为灵活,要以看书为主,习题集为辅。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情绪情感基本情绪情绪状态情感意志意志行动阶段动机冲突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发展阶段: 1.无脊椎动物:感觉; 2.脊椎动物:知觉; 3.灵长类:

2、思维萌芽; 4.人类:思维和意识。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今年是130周年) 学派纷争: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华生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S-R),完全无视遗传的作用。机能主义/功能主义詹姆士(又译詹姆斯)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3反对3主张)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参见4、6章内容(未填) 当代心理

3、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罗杰斯、马斯洛心理学家应该关系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l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l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l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l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l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二级掌握)l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l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三部分,它是脑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呼吸、心跳,血压)

4、的主要机构。l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使睡眠和觉醒的神经机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l 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构成。其中,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l 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l 大脑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l 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

5、是躯体运动中枢。l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如吃食物流口水。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重点掌握)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

6、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种类(内部和外部):痛觉内外都有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

7、激。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定义和例子)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对光适应非常快,一两分钟即能完成。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联 觉:我们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一、视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

8、色。 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二、听觉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 人类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20岁以前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提高;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的特点: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

9、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八、痛觉 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痛觉最难于适应。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

10、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知觉基本特性(内涵和例子):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分别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来估计时间,听觉估计的准确度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 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消化系统的周期变化调节着人的进食行为;体力和精力的充沛与疲乏调节着人的起居和活动,机体

11、生理活动节律性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着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四、错觉 错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无法克服的。第四节 记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进程 记忆: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种类(5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过程(3环节):1.识记 2.保持 3.回忆(再现)和再认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记忆材料为无意义音节;

12、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曲线又叫保持曲线。第二单元 表象 表象:我们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面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 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三个系统的差别:容量时间编码是否能被意识到瞬时记忆920比特4s感觉后象:图象、声象否短时记忆72 组块可扩大容量1分钟听觉编码、形象的记忆、语义记忆是长时记忆无限(相对)1分钟形象编码、语义编码否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

13、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第五节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形态我们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 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2.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3. 抽象思维是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又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

14、别。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可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1.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或叫求同思维;2.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更具创造性的思维。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 、概念的掌握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为了方便研究。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3.定势的作用。 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2.启发法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区别: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