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6music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68227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u6music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bu6music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bu6music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bu6music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bu6music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u6music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u6music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odule2MyfavouritethingsUnit6Music教学设计Period1张村乡中心学校侯丽芳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Music”,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听、说、读、写wonderful,whose,及violin,guitar,piano等有关乐器的重点单词,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能听懂关于是否会演奏某种乐器以及谁是乐器的主人的对话;能运用所学句型“Whose.isit?询问了解物品的所有人,并用Its.s.做出相应的回答;通过呈现经典童话故事花衣魔笛手,受到情感熏陶,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学情分析经过

2、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孩子们对英语具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但仍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但由于语境及大环境的欠缺,教学中仍需把已学过的词语或语法与新授内容不断结合起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四年级孩子往往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所以他们对课件里的动画和能动发声的教具感兴趣。孩子们对音乐话题很感兴趣,同时也乐于谈论并展示自己的喜好。这个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所以对语法的讲解,如所有格,只能通过词句的反复训练和感知来习得语法知识。三、设计理念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

3、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节课遵循以上原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采用模仿、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将活动贯穿于每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标。四、教学目标(一)语言知识目标:1、能听、说、读、写有关乐器的单词violin,guitar,piano,正确运用单词wonderful,whose。2、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句型“Whose.isit?询问了解物品的所有人,并能用人名后加S的方式做出回答。(二)、语言技能目标:1、能听懂关于是否会演奏某种乐器以及谁是乐器的主人的对

4、话。2、通过句型的学习,会用英语询问谁是物品的主人,并能转述相关信息。(三)、情感态度目标:在音乐中感知不同的乐器,培养学生大胆开口,敢于表现,热爱音乐的美好情感。五、教学重点1、词汇:wonderful,whose,violin,guitar,piano。2、句型“Whose.isit?Its.s.。教学难点:名词所有格S的用法。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Twinkle,twinkle,little,starThemusicman,感受音乐带来的轻松、愉悦,将孩子们自然而然带入英语的学习语境。Step1WarmingupFreetalk:T:Doyoulikemusic?Ilikemusic

5、verymuch.Themusiciswonderful!T:Today,wearegoingtotalkaboutthemusic.(板书:music)Whatmusicalinstrumentdoyouknow?Ss:学生列举知道的乐器。T:Wow,somanymusicalinstrument!Youarewonderful!Next,Letplayagame,listenandguess,whatcanyouhear?听一听,猜一猜,你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吗?Step2Presentation(1)Learnnewwords.课件展示不同音乐声,让学生来猜乐器,并出示新单词:guita

6、r,piano,violin.pianoT:(播放音乐)Listen,whatcanyouhear?DoyouknowhowtocallitinEnglish?Ss:piano,pi-a-no,piano(师板书)T:你们知道吗?演奏钢琴,用英语表达就是:playthepiano,乐器的单词前面要加定冠词the.Ss:Follow。T:Icanplaythepiano.Canyouplaythepiano?Ss:模仿跟读。“violin”T:(播放音乐)Listenagain,whatcanyouhear?Ss:violin,vio-lin,violin-playtheviolin-write

7、.Ss:模仿跟读,拼写。3 、Teaching“guitar,drum,triangle”bythesameway.4 、Haveachant.(打着节奏说唱)_Guitar,guitar,playtheguitar,canyouplaytheguitar?Piano,piano,playthepiano,Icanplaythepiano.Violin,violin,playtheviolin,whocanplaytheviolin?(2)Learnnewsentences.T:(出示吉他图片)Look,itsaguitar.Whoseguitarisit?(板书,并讲解:who:谁,whos

8、e:谁的,whoseguitar:谁的吉他?)lookatthename.oh,itsJoesguitar.(Joes:表示谁的物品时,人名后加S,如:Joes表示为Joe的,Kittys表示为Kitty的。)操练句型:课件出示练习师生实物问答练习(3)Learn“listenandsay”.1、情景导入T:KittyandJilllikemusictoo.Now,theyaretalkingaboutsomethingaboutmusic,becausetheywillhaveMusiclesson.Look,Wow,somanymusicalinstrument!Whatmusicalin

9、strumentcanyousee?S:Icansee.2、Look,listenandanswer.(带着问题仔细听录音,Kitty和Joe会演奏什么乐器?)1)Whatcankittyplay?2)WhatcanJill了play?3)Whoseguitarisit?3、小组交流、反馈Step3SummayComplete:KittyandJilllikemusic.Musiciswonderful.Kittycanplaythe.ButJillplaytheviolin.Shecanplaythe.Theyseea.ItisntJills.Itsguitar.Step4Practice1

10、 、分角色表演对话。2 、配音游戏。你能为图片配音吗?比比你的记忆力!3 、改编对话。小组合作,以身边的实物为话题,谈论喜欢的事物及它的主人。4、全班展示,评价。5 、singthesong,“Themusicman”.Step5BlackboardwritingUnit6musicguitarWhosepianoisit?violinItsJoes.Kittys.Step6:课后反思在本次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精心的做了准备。虽然不是专业的英语教师,没有专业的英语功底,虽然身边的同行也一样没有什么经验和专业指导。但我还是非常感谢我的同伴,能给我精神上的鼓励;我也感谢自己,在经过几次可能并不成熟

11、的试讲、打磨、再试讲,这样一次蜕变的过程,让我有了新的提升、成长和领悟。本次的讲课,我尽我所能的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成功之处:1、教学过程中,各环节设计紧紧围绕中心,围绕目标进行,让每个环节的进行都是有意义的,都是为目标服务的。2、注重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活动贯穿始终。如:课前循环播放英文儿歌,让孩子们尽情体验音乐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享受。导入环节,以孩子们感兴趣的音乐话题导入,谈论为什么喜欢音乐,以及知道的乐器,自然而然引入单词wonderful的练习及表示乐器的单词学习;单词操练中,为避免枯燥,设计了有节奏的拍打说唱练习,学生兴致盎然;句子操练中,通过实物演

12、示、配音游戏、改编对话等方式让孩子们时刻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去积极参与、展示。3、轻松快乐中,不知不觉学用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是生搬的教孩子们学习单词、句子,而是在游戏或创设一定的语境中,自然而然引出学习内容。如单词的学习,我以“听一听,猜一猜,你能辨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通过播放不同的乐器音乐,让孩子们在倾听中感知不同的乐器,进行单词学习,水到渠成。孩子们整节课也表现的积极、亢奋,乐于互动,展示。失败之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整体感觉还行,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学习改进:1、时间把握不够合理,最后一个改编对话的拓展训练,因时间关系,未进行完,草草收了场,因此也慌了心,在结束时没有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个概括、完结。2、这节课在前一天孩子们刚刚学习了,可以说是一节熟课了,所以在教学中没有多大的障碍和问题产生。也就有些“新课不新”的感觉。3、自己还是比较依赖于教材,不能够大胆的跳出文本,更深的去挖掘教材。4、课堂用语不够熟练、准确,自身专业素养仍需提高。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有些思想见解不见成熟,或出现偏差。烦请老师们能不吝赐教。我必将认真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