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669318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口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效应分析王咸宁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有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互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沿海地区面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是经济发展最活跃、海洋运送最繁忙、世界经济核心都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为我国沿海地区运用本区域的港口优势,发挥港口具有的辐射带动作用,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运用国际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发明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国内沿海地区的迅速繁华与港口经济的增进作用密不可分。 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展经济学觉得,在

2、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种时期,经济的增长往往集中在一种或几种主导产业或地区,这些产业或地区就是经济增长极。近几年,国内沿海地区港口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以青岛为例,青岛港完毕港口吞吐量1.63亿吨,进入全国三甲行列。与此有关,物流、临港服务、修造船等关联行业发展迅速,港口经济集聚效应明显,马士基、伊藤忠、韩国韩进海运等世界00强和众多国际出名公司相继到青岛投资发展,大量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某些重大项目向青岛及周边区域集中,形成了大量外部投入,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港口经济成为配备资源,调节本区域产业构造的重要力

3、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多种资源,而资源空间分布存在着不均衡性,这就需要靠运送来进行调节。港口都市作为海上货品运送和陆上货品运送的结合点,拥有更为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运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同步,现代化港口也为本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发挥着市场配备资源的基本性作用,使多种资源运送成本减少,同步还可减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本区域的竞争优势。因而,港口使多种资源向港口及港口周边地区集中。这就促使更多的有关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有关产业链条,增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 港口经济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一方面,港口经济的发展

4、将直接推动本区域的基本设施建设。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一种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本设施的影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本设施之间存在一种正的有关关系。港口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对道路、港口等公共设施需求的增长,可以吸引大量外来投资,推动有关基本设施及有关配套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增进都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港口经济可以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送、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有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以天津港为例,港口每万吨吞吐量发明GDP的奉献约为10万元,对地区就业的奉献为6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她有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经济

5、奉献为1 5,提供就业比值为19。港口已经成为沿海都市贸易发展、制造业繁华的重要支撑点。目前,沿海地区成为国内现代制造业最发达、服务业最繁华的区域,直接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提高了国内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港口经济对国内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的效应。沿海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基本设施的改善,货品运送能力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海、深圳、青岛等港口都市已经成为国际港口集装箱运送的重要枢纽;港口经济的发展与国内都市的发展正在结合为一种整体,不仅加强着都市的交通枢纽功能,并且日益成为都市最为开放和创新功能最强的元素,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6、特别重要的是,国内港口功能的增强和港口经济的壮大,有效地带动了腹地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决定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地带性格局。 同步,也必须看到沿海地区发展“港口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综合服务功能还比较单薄,国际中转枢纽地位尚未稳固,特别是在日韩等境外港口的剧烈竞争下,近年来国内远洋货源境外中转现象逐年加剧。大量国际集装箱通过釜山、神户等港口中转,严重制约了国内港口的航线开发和枢纽港的建设,在直接促成釜山等国外港口飞速发展的同步,使国内部分重要港口成为它们的喂给港,导致国内沿海港口在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竞争中处在十分不利的地位。第二、缺少宽松自

7、由的政策环境。香港、新加坡之因此从一种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国际航运中心,除去它们位居天然航运要冲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港口实行的自由港政策,自由港政策为港口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过境转运船舶和集装箱货源。如果缺少自由港政策,而只依托内地货源来同韩国和日本的港口竞争,将来国内港口将很难在东北亚地区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角逐中胜出。 基于上述,应采用如下发展“港口经济”的战略措施。1、加快港口基本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作效率。为适应目前世界航运界船舶大型化、经营联盟化和干线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各个重要港口都市应加强集装箱码头、深水航道等建设。同步积极构筑完善畅通的集疏运网络系统,通过大力发展多

8、式联运和沿海支线运送来拓展港口对内、对外腹地范畴,运用多种运送方式为港口发展吸引更多的货源。、高起点制定专门发展规划,对国内沿海各个港口进行功能定位,拟定航运中心、支线港和喂给港的不同功能,建立各类港口的合伙关系,避免恶性竞争和反复建设,形成整体合力,提高竞争能力。同步,加快建立统一的全国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促使国内沿海重要港口成为具有国际中转、物流分拨、仓储加工、商品展示、临港服务等全方位增殖功能的现代港口。3、加快实行港区一体化进程。运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对保税区规范和转型的时机,抓紧对具有客观条件的港口进行港区一体化工作试点,制定自由贸易区政策,做好国内自由贸易区的规划,争取像新加坡、鹿特丹等都市同样实现港口与国际贸易高度开放,以自由贸易区政策增进港口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作者系武汉大学博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