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66639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某钢铁公司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限责任公司一期一步B焦炉电气安装施工方案目录一、 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二、 质量目标三、 工程进度计划四、 电气施工管理网络图及劳动力安排和机械使用表五、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六、 质量保证措施七、 工程安全保证措施八、 环保管理及文明施工措施一、 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公司B座7.63M焦炉本体电气照明,电气传动安装工程。主要工作包括本体内照明、焦炉公辅设备传动配电和控制 、装煤车和熄焦车的钢性滑触线安装、拦焦车电缆托架制安。2、工程特点(1)、工艺复杂本工程含动力、照明、机械,等项目,需内外线电工、焊工等各工种齐全,而且本工程多为防爆场所,主要设备均通过工业计算

2、机PLC程序联锁控制,远程多点控制较多,具有工艺复杂,质量要求较高的特点。(2)、工期紧(安装工期只有3个月),多属于穿叉配合作业。(3)、管理难度大鉴于以上工程特点,给工程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要求在施工中组织精兵强将,多工种穿插作业,与各专业配合协调作业。所以在本工程施工中,为确保进度和设备人员的安全,我们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必须再上一个台阶,要制订严格的各类管理制度,精心组织施工。3、编制依据(1)、现有*公司焦化施工图纸(2)、招投标书有关文件(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

3、168-2006)(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1-2007)(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9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9)、设备安装说明书(10)、我单位在宝钢、太钢、莱钢、链钢、济钢等重点工程炼焦系统电气仪表安装调试施工的实际经验和技术总结二、 质量目标:(该方案只是一个分部,其他不用描述)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三、 电气施工管理网络图及劳动力安排和机械使用表1 施工管理网络

4、图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工长: *技术负责:*质量: *安全: *材料: *各施工班组2电气仪表安装劳动力安排:工种安装电工电调工计量工起重工钳工电焊工架工普工数量12212242103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用途备注1交流电焊机台42氧乙炔瓶套83电动套丝机台14轻型绞板套25台钻台16电钻13mm把27磁座钻台18手枪钻8mm把29角向磨光机台410电锤把311切割机台112电气设备调试设备台113接地电阻测试仪台114兆欧表个115万用表个216对讲机部417砂轮机台118水准仪台119开孔器套120液压接线钳台1四、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电气安装

5、1.1、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1.2、主要施工方法 1.2.1、配管、穿线及桥架安装 1.2.1.1、明配电气钢管以等边角钢作支架,用“U”型管卡或“”型管卡固定,管支架在钢构上可焊接,在混凝土上用钢膨胀螺栓固定或与土建配合直接埋于混凝土内,埋入部分制成燕尾状。支架的间距见表2-4-1钢管名称管径15202530405065100厚钢管1500200025003500薄钢管100015002000表2-4-1 支架的间距1.2.1.2、明配管要求横平竖直,并刷油保护,面漆色标与支架一致,暗配管作防腐处理,埋于混凝土内的部分,管外壁不防腐。 1. 2.1.3、电气管道与设备、灯具等直接连接有困难时

6、,用金属软管(包塑)通过专用的管(箱)接头连接。 1. 2.1.4、钢管通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时,依据规范要求做成软连接或可伸缩式连接。见图2-4-2 接线盒伸缩缝开调孔图2-4-2 电气埋管穿越伸缩缝 1.2.1.5、钢管露出地面时管口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00mm。 1.2.1.6、室外钢管进设备时注意制作防水弯,防止雨水顺管子进入设备。 1.2.1.7、暗配管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可能的减少弯曲。埋于墙或混凝土的管子距表面净距不小于15mm。 1.2.1.8、钢管埋地敷设时,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再加保护管。 1.2.1.9、钢管暗装时,室外埋深不小于700mm室内不小于300mm

7、,过道路时埋深不少于1000mm. 1.2.1.10、钢管的的煨弯用冷煨的方法,一般大管径的钢管可用电动煨管器煨弯。而小管径的管子可用手动煨器煨弯。 1.2.1.11、钢管的弯曲半径在明配时不小于4D,暗装时不小于6D。 1.2.1.12、钢管的连接在明装时采用丝接连接,暗装时可用套管套接,当管路超过一定长度或弯头过多时,设置拉线盒。 1.2.1.13、当配管线路过长或弯头较多时,增设中间拉线盒。 1.2.1.14、钢管全长用6的圆钢在接头,接线盒等处全部接通连成一个电气通路。镀锌钢管用专用接地管卡连接或各管接丝扣、接线盒丝扣均涂抹导电膏后连接。 1.2.1.15、穿线前一般先在钢管内穿入1.

8、21.6mm的铁线作为引线。如管路过长时,可在敷设钢管的同时将引线铁丝穿好。 1.2.1.16、引线穿通后,引线一端与所穿的导线结牢,如所穿导线根数较多且较粗时,可分段结孔。 1.2.1.17、在正式穿线时,在钢管的管口上穿上管螺母,以免穿线时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如线路较长,可用滑石粉作润滑剂。 1.2.1.18、在垂直钢管内敷设导线时,为减少管内导线的本身重量所产生的下垂力,保证导线不因自重而折断,导线在接线盒内固定。 1.2.1.19、管内穿线时注意使用不同颜色的导线(黄、绿、红、淡兰、黄绿)将火线、零线及接地线分开。 1.2.1.20、导线的连接分支一般不采用绞接搪锡连接,而用专用的阻燃型

9、压线帽压接,压线帽的大小由线芯大小及多少确定。 1. 2.1.21、电缆桥架附件齐全,现场堆放平整防止变形。 1.2.1.22、桥架的立柱安装先安装直线段上的两头的立柱,然后用钢丝拉一条直线,再依直线安装中间的各个立柱。保证各个立柱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立柱不能直接焊于预埋件上,须用带有螺栓的过渡板焊在预埋件上。 1. 2.1.23、电缆桥架的立柱间距,一般只与结构型式、安装方式及每一层上负载有关,如下表2-4-2 间距 负荷(kg) 安装方式立柱间距(mm)0.81.01.21.52.0沿 墙薄钢板异型立柱型钢立柱756050403018015012010075沿顶棚吊挂型钢立柱10075605

10、030 1.2.1.24、桥架横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与立柱垂直,每条直线段的高低偏差不得大于5mm。 1.2.1.25、桥架可靠的紧固在横撑上,并横平竖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或向一边倾斜。 1.2.1.26、桥架的连接,用专用的内外连接板通过圆头镀锌螺栓由桥架内向外穿连接。1.2.1.27、在建筑物沉降缝处,建筑物两沉降缝之间超过50m时,焦炉本体内桥架每隔15m处,均断开桥架做伸缩缝,断缝在1520mm。.普通伸缩逢作法 特殊伸缩逢作法图2-1-27 1.2.1.28当建筑物、构筑物有坡度变化时,桥架与建筑物、构筑物具有相同的坡度。图2-1-28桥架安装示意图 1.2.1.29、同一层桥架内安

11、装的隔板,每隔300400mm与桥架固定一次,安装后隔板与桥架边框平行,不扭曲。 1.2.1.30、当需从桥架上引下电缆时,宜在梯架横撑上装设一个弧形导弧。 1. 2.1.31、当桥架要分支或转弯时,使用专用的弯头三通及四通等连接,严禁利用直通桥架改装而成。 1.2.1.32、桥架的盖板除伸缩缝外盖设严密,接头处间隙不得大于2mm,转弯处不得大于5mm。 1.2.1.33、桥架的接地如设计无规定时,可利用镀锌桥架本身做接地线,但连接处用跨接线接通,桥架两端与接地干线接通。如设计要求接地时则用接地线沿桥架通长敷设,并每隔一定距离与桥架连接一次。 1.2.1.34、桥架接地线在过伸缩缝时留有余量做

12、成“”形。 1.2.2、电缆线路 1.2.2.1、电缆盘由吊车吊运,严禁将电缆盘从车上滚下,或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滚动前进,以免损伤电缆。 1.2.2.2、敷设电缆前土建与电缆有关的部分如电气室、电缆沟、电缆隧道、竖井、人井、门窗等施工完成。 1.2.2.3、电缆敷设前对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及附件外观及合格证进行检查。如不符合要求,则不能进行安装。 1.2.2.4、电缆敷设尽量不出现中间接头的情况,只有在单根电缆过长,不能生产的情况下,可由两根电缆对接。 1.2.2.5、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能采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心线。 1.2.2.6、电缆在全长敷设过程中不能过紧,而自然松驰,在设备处 留有备用长度。 1.2.2.7、电缆放线架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长度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匹配。并从电缆盘的上部引出电缆,禁止电缆从电缆盘下部引出而造成与地面磨擦而损伤电缆。 1.2.2.8、利用机械方法敷设电缆时,注意牵引力不大于电缆本身的额定最大牵引强度,并有牵引头与牵引钢缆之间设置防捻器,防止牵引过程中电缆出现铰拧现象。 1.2.2.9、在敷设电缆的路径上设置托轮及导向轮,防止与地面或支架磨擦而损伤。 1.2.2.10、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分层配置。一般情况下,强弱电缆宜由上而下配置。 1.2.2.11、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