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66582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言语理解答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资深讲师朱瑞丽在本文里将重点给考生介绍解答言 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几项重要技巧。一、选词填空选词填空主要是对实词与成语的考查, 其中对成语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形 式上看,一空、两空、三空都有,两空为主要考查形式,而它又以实词+实词、实词+ 成语的组合形式为主。从考查难度看,两空题的难度相对较大, 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中公教育 事业单位资深讲师朱瑞丽就如何掌握词语的语义介绍几种有效技巧。1词语的适用对象例1.准备离开时,温总理忽然

2、转过身,挥起右手和这座成为废墟的县城告别。随后,他默默地环视县城,神情 。A.庄重B.沉重C.稳重D.凝重技巧解说:庄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沉重:分量大,程度深。稳重:言语、 举动沉着而有分寸。凝重:沉重 ;沉稳庄重。神情用表示言语、举止的词汇修饰不合适,故 排除A、C两项。沉重和凝重都有沉重的意思, 但是沉重主要修饰心情, 凝重可以修饰气氛、 神情等,温总理在离开地震废墟时,心情、气氛等方面都很沉重,用凝重修饰更为合理。故 答案为D。2. 词语的搭配习惯例2.在当代,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 谁人口素质高、人力资本 ,谁就占据先机,谁就会走在发展的 ;谁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本

3、 不够,谁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丰富前沿累积B.充足前锋积累C.强大前端聚集D.雄厚前列积聚技巧解说: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凭借语感,“强大”与“人力资本”显然搭配不恰当,排除C项;一般不会将“发展”与“前端”、“前锋”相搭配,由此也可以排除B项;“丰富”侧重于描述多样性,而“雄厚”侧重于描述充足、数量多,后者填入第一个横线处 意思表示跟恰当;“积累”含累积的意思,“积聚”则包含积累、发展之意,用“积聚”显 得更符合语境。故答案为 Do3. 词义的侧重点例3.钧瓷以其古朴的 ,精湛的 ,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

4、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造型技术B.外形工艺C.外形技术D.造型工艺技巧解说:这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近义词构词上的不同语素,即侧重点。首先根据词义来判断“造型”和“外形”两个词,其中“外形”强调“外”,即物体外部的形状,而“造型”强调“造”,即创造制作出来的物体形象。根据原文可知“造型”更符合文意。再根据后一个空进行判断,“工艺”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而“技术”指的是积累的经验、知识和其他操作方面的 技巧。可知“工艺”要比“技术”更为恰当。故答案为D。4词

5、语的感情色彩例4.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 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附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的种子。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善良愚昧B.天真好胜C.聪明狡猾D.平凡堕落技巧解说:这道题目可以根据感情色彩作答。文中空白处之后出现了表示递进关系的“而且”一词,弓I导了 “不好的东西”一句,表达了一种否定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判断空白处的词语不可能是表达积极肯定的倾向性,而A、B C三项中“善良”、“天真”、“聪明”几个词都是表达积极感情色彩的词语,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因此予以排除。只有D项“平凡”表达了中性色彩,能够与之后的递进句“

6、而且”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故答案为Do5.词语的语体色彩例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岫岩故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o 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oA. 回溯步子但是场所B. 上溯步伐但是场合C. 回溯步子因为场所D上溯步伐因为场合技巧解说:“回溯”回顾,回忆;“上溯”指从当前向以往推。句选“上溯”。“步伐”行走的步子,多用来比

7、喻事物进行的速度,常用于书面语,科技语体,例如:要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步子”,脚步,多用作口头语。“但是”表转折,“因为”表因果。根据 前后文可判断句表转折,故选“但是”。“场所”,活动的处所,一般单用做名词;“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前面一般加修饰语。故答案为B。二、片段阅读片段阅读的考试难度主要体现在原文阅读量大,选项迷惑性大,简单易出错这三方面。针对片段阅读这三方面的问题,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资深讲师朱瑞丽接下来将介绍几种有关片 段阅读的解题技巧:(一)选项排除法排除法关键在于分析选项,由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确定正确答案。此方法可以在分析题干后仍得不出相应结论的情况下适用。1. 利用常

8、识排除2. 排除表述太绝对或以偏概全选项3. 排除无中生有的选项4. 排除混淆概念的选项在细节判断题中,选项会常出现混淆时间、 混淆数量,混淆范围、混淆逻辑关系等表述。5. 慎重选择推论过度选项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选项都是从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人们应该”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 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选项中凡是推论都要慎重分析。6. 根据感情色彩来排除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态度。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事物的褒扬、喜爱、

9、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鄙视、贬斥、憎恶等感情用贬义词,客观表述的要用中性词。7. 注意答案的高度和深深度一般情况下,正确答案不是对某种现象或现状的简单描述,而是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态度或措施。例6.规矩是人定的,但潜规则是谁定的,恐怕没有人知道。如果不按潜规则来,办点事就是难上加难,屡屡碰壁之后,人们才会变得“懂事”。潜规则就像一个漩涡,一旦陷入其中,往往身不由己。但如果人们没有一点“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都不愿率先打破潜规则,而甘愿被它所左右, 那社会的进步将是艰难而缓慢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打破潜规则的共识,让正常的规则真正起到作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段文字的主要观

10、点是()。A. 只有打破潜规则,正常的规则才能起作用B. 潜规则主宰着我们的生活C. 潜规则危害大D. 正常的规则在社会无法运行技巧解说:做主旨推断题时要区别于文段概括题,注意选项陈述的高度,B、C D三个选项都是对现状的某种描述,只有A提出了针对这种现状应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A。(二)补充句子法这种方法常见于片段阅读中, 提问句一般是不完整的, 而选项与提问句正好构成一个完 整的句子。从题干中找到语义相关的句子,如果选项与提问句组成的句子与该句同义,那么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例7.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植根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

11、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A.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 B.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C.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 D.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技巧解说:找同义句。提问句是不完整的,要根据题干中的句子把题干补充完整。题干中的阴影部分就是下面句子的同义句。故答案为D(三)关键词法关键词是指句子或文段中存在的能够对理解其内容有重要作用,并对找出题目答案有帮助的字或词。1. 抓高频实词要抓住在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也包括与它内涵相同的词,这样的词可能告诉我们该文段谈论的对象是什么所以大家在做片段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出现频率高的实词格 外注意。2.

12、 看副词找通常在句子或文段中起强调、突出或转折作用的副词。遇到含有副词的句子或文段,考生一定要重点关注。3. 锁定关联词语关联词是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有关联词的地方往往是文意的重点所在。表示选择的其中包括:表示转折的关联词、 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表示因果的关联词、 关联词、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等。转折后为重点:虽然”但是”递进后为重点:不仅”而且”因果后为重点:因为”所以”选择后为重点:与其”不如”假设前为重点:如果”就,,例8.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的问题,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美国用这种方法来投资, 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 但造成了世界范

13、围内的流动性泛滥。美元发行过度导致美元贬值,贬值的损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然后再来做强美元, 损失就实现了转嫁。美国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世界。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美联储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而大量发行美元B. 美联储大量发行美元的措施将会导致美元贬值C. 美元的过量发行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影响世界经济D. 美国加大发行量来维护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技巧解说: “不仅”还”表示递进,强调后者。由此可知,本段材料主要讲的是美联储过量发行美元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故答案为C。(四)关键句法关键句是指文段中存在的、能够概括其内容或者对理解文

14、段有重大作用的句子。该句子可以是文段的首、尾句,也可以在文段中间。1. 观察首、尾句如果题干材料为总-分形式或题干主旨句在首句,考生可以运用首句分析法来应对。尾 句一般有提示下文或总结全段意思的作用,一下几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尾句分析法来作答。2. 段中句一般适用于意图推断题,关键句在段中。在这种情况下,句子中有“但”、“然而”等转折词或者“关键是”、“实际上”等提示词的句子往往是考生要关注的重点句。(五)正确备考1.高重视,题量大。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相当大,有40道题,是行测五大模块中题量最多的一部分,分值 比重大,考生要特别重视。2. 勤练习,熟悉题型。言语类的题目,语感很重要。在复习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时,考生要勤加练习。3. 多总结,归纳技巧。本章总结了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几种基本解题技巧,分别是重点针对选词填空以及片段阅读两大题型进行分析总结。熟练掌握此类试题解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快速寻找试题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