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664413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完全详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总复习考场作文指导考点透视新课标所提倡的作文理念,在各地的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的制定中已得到很好的体现。中考作文是对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检验,评分标准是作文评分的尺子。参考各地作文命题及评分标准,不难看出考场作文的要求:1.内容方面:文章要切题,就是审题要清,不能误解题意;中心明确,即文章的观点鲜明而准确;感情真挚,就是作者在情感表达、展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2.表达方面: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就是要求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

2、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得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语句流畅、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表达通畅,没有语病;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3.字数的要求:从考场作文实际看,600800字的作文居多,分数上也偏向这些文章。当然,各项标准之间又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阅卷时不会孤立地一项一项去看,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并参照各项的落实情况,评出等次,给出分数。其实,作文评分标准只是参考,最主要的是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学生做人的过程。写作指导【高清课堂:中考作文备战策略ppt5-11】全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作文形式;平时练习得很多。就目前命题作文的方式看,主

3、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命题:二是结合阅读材料命题;三是提示后再命题。第三种方式与话题作文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话题作文需要考生自己命题,而命题作文则是已定好题目。从目前来看,命题作文在中考作文题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能够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命题作文的设计、表达方面也是有规律的。第一,命题作文涉及的内容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宽题、大题多于窄题、小题;第三,从文体上讲,记叙文明显多于说明文、议论文。了解了这些规律,要想写好命题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其次,要从整体上构建文章,即搭好文章的大架子;第三,要迅速确定文体;第四要写出新意;第五,

4、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做到准确、流畅;第六,要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其中,准确审题很重要,一定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常用的审题方法:一、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二、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物、景物的,就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

5、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美在我身边”“一抹绿”“绿色”等。三、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偏正造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幸福的一件事”“幸福”是题眼;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只命题目的一半或一大半,要考生按照要求自己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跟话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有一定的限制;跟命题作文相比,半命题作文又有相对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这类作文题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近年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的发展命

6、题题型之一。半命题作文在写作上到底给考生什么样的“自由”呢?一、让考生有选材上的自由如文题“我眼中的_”“告别_”“沐浴在_”等。做这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辨析、斟酌,以“着眼点小、角度新”为原则,通过比较,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事、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来完成写作任务。二、让考生有立意上的自由如文题:“_启发了我”“_给我力量”等。做这类题目,要以“立意正确,角度新颖,立得住,站得稳”为原则,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三、让考生既有选材上的自由,又有立意上的自由如文题:“_习惯,让我_”。做这类题目,要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写好半命题作文的技巧,首要的是补充

7、好适合自己写作的文题。首先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这类作文题,一般都有提示性导语,或举例,或说明,或限制,对这些导语,要认真理解,反复推敲。有一类补题,属于仿词填空,如“根据你想写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如: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把作文题目填写完整”,可以选用列举的词语,也可以另用相仿的词语;有一类补题,属于选词填空,如“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组成一句话”,则只能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取,不可节外生枝。其次,对填充后的题目再一次细心检查,考查其语意是否简洁明确,语法是否搭配正确,语序是否通顺得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果补题不好,文章也就难以写好。所以,题目补充完

8、整之后,还要再与要求对照。真正做到既合乎要求,又方便自己写作。在此介绍几种补题技巧与方法,希望大家能补写出正确、鲜明、新颖的标题。1.反弹琵琶唱新调反弹琵琶是一种典型的求异思维,俗称“唱反调”。它突破常规思维,让思维朝相反方向发展,创立一种跟原意相反但又合情合理、新颖的立意。2.去俗取新辟蹊径作文贵在出新,关键是题材出新,考场作文,最主要的还是构思。在行文时,需要围绕文章的立意作全面的考虑。话题作文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准确审题话题作文所给的提示语,仅仅是对话题的注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话题。这样就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是淡化审题

9、不等于不要审题。写作时不注意扣题,写起来就有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因此,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审题要“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及要求,明确话题中心词的含义,准确领会和把握其范围及意图。二、准确选体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目的是给同学们选择体裁的自由,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从而张扬个性,显露才情。但这并不是说文章可以没有文体。一些同学误解这个“文体不限”,写出的话题作文,议论文不是议论文,记叙文不是记叙文,写成了“四不像”。下笔前,一定要先确定写哪一种文体,之后就要按该文体的基本行文要求写下去。三、准确选材文章主题确定后,需要有适当的

10、材料来说明它,佐证它。主题是骨,材料就是肉,二者完善的结合,才是一篇立意明确,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中学生作文的选材,要学会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写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小场景,曲径通幽,借此达到反映时代变化的目的。四、准确立意所谓准确立意,即立意既要切合话题,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另外,立意还要注意创新,面对同一种事物,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五、准确表意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要做到明白晓畅、生动形象,同学们平时就要多读一些好的文章,积累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仅要用准、用

11、好词语,还要用出新意。材料作文写好材料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明晰材料含义主旨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命题的载体,读懂材料,就是要明白材料的含义,从而为确立中心服务。如果材料未读懂或理解有误,就会使审题失误,导致写作的失败。二、明确写作要求村料作文的要求有时在材料之前,有时在材料之后,是写作的限制条件。这些要求,大致是文体要求、拟题要求、篇幅要求等。只有明确了这些要求,写作时方向性才会更强。三、角度新颖,细处着笔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对材料的把握程度,从小处入手,进行写作;注意求异创新,审题时要多想几个角度,然后选择一个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去写,容易出新。四、拓宽思路,联系实际材料作文要恰当地联系实际

12、,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联系社会实际。总之,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五、努力创新,与众不同材料作文的写作力争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角度的选择、文章的立意、表达方式的运用、篇章的布局上要勇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六、语言活泼,风格奇新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中考典例全命题作文一、(2011 江苏苏州)请以“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2.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3.不要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5

1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思路点拨这个题目中有诗情画意,有人生的哲理,还洋溢着少男少女们喜欢的青春和浪漫气息。 1.圈定风景范围。“也有”表明陌生的地方、受到大家关注期待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固然有“风景”,但你的身边,平常、普通的地方也有“风景”,只是你可能匆忙,可能不留心,经常忽略。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关注眼前,留意脚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风景”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 2.突出风景变化。写作中要注意突出从“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14、”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的发现过程,要写出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比如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是因为太熟悉而麻木了,还是因为太匆忙所以没留心,还是因为对熟悉的地方缺少观察、缺少好奇心、缺少发现。 3.多重风景立意。如熟悉的爱中也有风景:懂得了父母的难,体会到老师的关怀等,关注情感体验,促使自己正视人际关系;熟悉的校园中也有风景:初中三年,校园中的好多景色我们都熟视无睹,可是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对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关注精神世界,引领青春的正确记忆;熟悉的自然景物中也有风景:我们不仅能从自然万物中获得生存所需,还能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哲理,关注心灵感悟,投身大自然的怀抱;熟悉的事情中也有风景:从

15、司空见惯的身边事情和国际国内大事中,都可以发现规律的风景,可写成议论文,关注思维能力,引导开拓视野。 4.增添风景底蕴。为了提高作文的文化内涵,还可以适当引用和化用古诗词名句。如:你看陶渊明写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风景当然美。可是,对农村人来说,菊花,谁没见过?篱笆,谁不熟悉?你的家乡没有南山,应该有东山,或西山,飞鸟更是常见的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总是抱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呢?东晋诗人陶渊明因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从熟悉的地方发现了美,才给我们留下了极美的诗歌。 同学们,能发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从平凡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佳作展示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有人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豪迈壮阔的边塞才是风景。而你微微低头,看见的野花朵朵,嗅到的芬芳阵阵不也是风景吗?有人说,千山横断,万川并流,震撼激昂的山水才是风景,其实蓦然回首,身边的小桥流水不也很美吗? 世界上并不缺少风景,熟悉的地方也处处充满风景,所缺的只是一双灵动的双眸,一双善于捕捉每一缕惊鸿之美的眼睛。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让一代金主遂起马踏中原,游目江南之志的柳永可谓是没落失意,空有一不留神便溢得满纸词句灵动生辉的才华,却只落个柳屯田的“大”名。当他无意功名、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