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66401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班社会教案20篇幼儿园五大领域正文(1)大班英语教案tigerorcat含反思目标1、喜欢参与英语活动,在活动中愉悦、开心、敢于表现。2、学习运用疑问句:Isthisa?复习小动物的英语名称及短句:whatsthis?Whatsthat?3、培养幼儿理解倾听简单的英语小故事的能力与兴趣。4、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5、学习单词,正确认读和区分发音。准备:创设森林场景,小动物玩具若干,小帽子、老虎头饰若干。过程:1、创设环境,复习练习(1)在儿歌sunnyday中,进活动室,渗透故事当中的一些动词及短句如:Letsgo.walkandwalktouchandtouch.(2)在创设的森林场

2、景中,引导幼儿用疑问短句:whatsthis?Whatsthat?复习一些小动物的英语名称。(3)幼儿两人一组自由交流,练习日常用语:hello!Nicetomeetyou.Whatsthis?Itsa.Hereyouare!Thankyou.等。2、运用课件,展示材料(1)放光盘,在视听环境中展示故事。(讲述中特别注意故事结尾时赋有戏剧性变化的部分。)(2)让幼儿讲讲都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单词及短句补充完整。(3)看着光盘讲述故事第二遍,对话部分鼓励幼儿一起讲。重点对:daddy!Look.Whatsthat?thatsacat!whatsthis?Isthisacat?Itsati

3、ger!3、游戏活动、巩固操练游戏(1)Isthisacat,练习疑问句:Isthis.?(运用滑稽的眼镜面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游戏(2)Touchthe,熟悉本班幼儿及动物名称,在游戏中训练幼儿的倾听、辩音能力。4、模仿表演,大胆表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角色,Daddy.Tom.Tiger.模仿表演故事,自然结束活动。二、教学过程实录:(片段一)游戏Isthisacat-(我从小篮子里拿出了一个滑稽的眼镜面具,红红的大鼻子、黑黑的眼镜边,架在了耳朵上,并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定是老师滑稽的面孔太可笑了,孩子们开怀大笑此时的我可是个看不清东西的“假鼻子小丑”

4、了,我在身边的筐子里,摸来摸去,拿出一只毛绒绒的小猪来。)老师:“Isthisacat?”孩子们:“No.no!“(很明显的错误,孩子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老师:“Isthisabear?”(又上下左右地摸摸,点点头,似乎很明白了,于是做出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大声问)孩子们:“No,no.Itsapig!”(孩子们忍不住了,明明是只小猪,可“盲眼小丑“就是猜不出来,告诉她算了!)老师:“Now,whowanttotry?”(摘下了假鼻子,做出举手的样子)孩子们:“Teacherme.Letmetry!”(一半的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举起了小手,也想尝试一下戴假鼻子的感觉)老师:“Peter!Com

5、ehere.”(Peter笑眯眯地上来,坐在了前面的小椅子上,我帮他戴上了滑稽眼镜,的确有趣,peter的样子立刻变了,孩子们又开怀大笑起来。)peter:“Isthisatiger?”(学着我的样子,好像真的什么都看不清了,他从筐里拿出一只小狐狸来,假模假样地闭上眼睛,明知故问)孩子们:“No,no.”(头又开始摇了,而且声调也变了,似乎在说:当然不是,戴上眼镜怎么连狐狸都不认识了。)peter:“Isthisadog?”(也学着我的样子,摸摸耳朵,摸摸嘴巴,点点头,似乎这下明白了。)孩子们:“No,no,Itsafox!(实在忍无可忍,非说狐狸是小狗。于是在Peter回座位的时候,旁边的小

6、朋友都在悄悄问他:“可怕吗?好玩吗?啥感觉?“于是更多的小朋友举起了小手:Teacherme,Letmetry!)片段(二)游戏Touchthe-(六只毛绒绒的小动物摆在了前面的小架子上,两把塑料小锤子交给了坐在两边的幼儿。)老师:“MaryandTomgototouch(以前玩过类似的游戏,幼儿马上跟着一起说起来:touchthe(拿着小锤的两个孩子和坐在位子上的小朋友们都停下来等我说,看看我让他们敲哪只小动物的脑袋,这时我从身后拿出了老虎的图片。)幼儿:“touchthetiger!”(拿锤子的两位幼儿边敲边说:tiger!走回座位,敲敲下一位小朋友的脑袋:turntoyou!被敲到脑袋的

7、幼儿嘻嘻笑着,拿着锤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准备去敲小动物了)幼儿:peterandlilygototouch,touchthe(又停住了,又在看我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小朋友自己指挥,我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于是我叫爱跳舞的angel上来,比动作,让小朋友猜,我坐在了angel的位子上,我身边的两位小朋友又开心、又自豪,我和他们的小手握在了一起,这时,angel扭动着腰肢,小手翘起放在嘴边,做出了一个很优美的姿势,幼儿立刻明白是狐狸。)全体幼儿:touchthefox!(轮到我了,拿着小锤子的幼儿很得意地在我的脑袋上夸张地敲了一下,又是一阵开心的笑声,于是,我扛起锤子,和另外一位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

8、上场了。)全体幼儿:MarkandCher(cher是我的英文名字)gototouch,touchtouchthe反思:今天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如何,决定着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式的趣味性与变换性尤为重要。活动开始,先为幼儿创设了一种交际与运用的环境,模拟的“森林“情景里,一些玩具小动物藏在树后及草丛里,幼儿四散寻找,找到之后两人一组相互问好,练习一些日常问候语,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过的英语短句进行会话交流。欣赏故事之后,我设计了两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练习故事中的主

9、要短句和对话,这两个游戏,我都和孩子们一起玩,这时老师的身份不是游戏的设计者、指导者,而是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幼儿学习活动,教师更应关注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兴趣需要,想方设法在适宜的时候,支持孩子的学习,当教师兴趣盎然地融入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时,幼儿就会显得特别活跃和开心,于是整个活动显得生动、自然而充满乐趣。(2)大班教案鸡毛信活动目标:1、了解鸡毛信的由来,能发挥想象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藏纸条。2、在“鸡毛信”的游戏中体验活动成功的乐趣。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活动准备:黑板,记分牌2张、桌子、勾线笔、哨子活动过程:一、活

10、动导入。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2、听故事:鸡毛信3、讨论:鸡毛信重要吗?(很重要,藏的地方是个秘密,千万不能被人发现)4、如果你是小海娃,你有一封鸡毛信,而且信只能藏在自己身上,你会把信藏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二、自由玩“鸡毛信”1、现在我们就来玩鸡毛信的游戏,请你们找个好朋友,个人为一组,同时将小纸条藏起来,然后互相找,一个小朋友在大屏风后藏,一个小朋友在屏风前面藏。2、幼儿分组自由玩3、请你说说你刚才把纸条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了?三、集体游戏:送鸡毛信1、师:先请你们7个人一组,分2组,站在线上。现在你们这2组就要来一次比赛,先给你们的小队起个名字吧!在推选一名组长,我这里有2张记分

11、牌,是记录你们的得分的。2、介绍游戏规则:2组同时藏,藏好后站回线上,听到哨子响开始艘,相互搜,在听到哨子响停止搜,看看搜出几张鸡毛信得几分,最后哪组分数最高就胜利。3、游戏再次进行4、统计得分(3)大班教案大米从哪里来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大米的产生过程,知道它的来之不易。2、通过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教育幼儿要珍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PPT(内容为秋天来临后大自然的变化,主要突出收获季节的成熟果实)、大米成熟的全过程课件。2、水稻播种至收割的全部过程的图片

12、。3、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带领幼儿观看PPT,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之后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讨论:秋天都有哪些东西丰收了?引出课题。二、看看、说说米及米制品:1、师:小朋友们说的可真好!之后出示米饭,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2、组织幼儿看课件大米的产生。师提问: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3、与同伴交流、分享认知。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酿甜酒。当然,大米还有很多的用处。除了直接做这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吃的食品。(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逐一出示)三、再次播放大米的产生的课件,让幼儿知道大米是如何磨成粉并制成这些食物的。师

13、幼讨论并由教师做小结,总结出大米的多种用途。四、操作活动:小小厨师。鼓励幼儿亲自动手,做些好吃又好看的食品。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厨师,好吗?2、教师示范做做米粉制品,并带幼儿品尝,体验成功的乐趣。(观察老师用水和米粉,变米团)3、鼓励幼儿造型好吃的米团,让幼儿当小厨师亲自动手制作。师:你们想把米团变成什么?五、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我们吃的饭是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师:你看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村的田地里去看一看农民伯伯种地的情景。展示图片:2、教师讲解:从春种到秋收,农民伯伯进行了许多的工作,他们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禾苗施肥、浇水、灭虫、拔草,每天辛勤的

14、劳动。那么这样辛苦的劳动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就是:种下一粒种子会收获很多粮食,农民伯伯把全国的土地和水田都种上种子、插上秧苗,没有一处地闲着,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粮食。3、复习诗歌:悯农,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组织幼儿谈话:我们应该怎么爱惜粮食?幼儿一:吃饭时不挑食;幼儿二:不掉饭不剩饭;提问幼儿:你能做到吗?4、尝试理解悯农这首诗的含义,主要是要孩子同情劳动人民,知道农民的辛苦,珍惜粮食。适时结束课时。5、配插图(略)。活动反思: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4)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活动

15、目标:1.认识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币值的正确方法。2.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大小。3.在购物游戏中,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篮子等。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1、直接引入: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大屏幕。”2.猜测(课件):a、“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钱。”B、“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钱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数字、颜色、图案、纸张大小不一样)“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C、小结:人民币又分纸币与硬币。3、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