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643272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文字》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4 大自然的文字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解析: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不但告诉了我们相关大自然文字的很多知识,而且重点表达了辩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这篇文章语言亲切、生动,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既准确地介绍了自然界的现象,又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从中也能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熊、耸、兆”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指导学生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知道怎样才能学会理解大自然的文字。4、体会文中用事例说明的方法及问题激趣,拟人手法把科学知识介绍得通俗易

2、懂的方法,并仿写一段内容。5、激发学生观察、理解、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理解理解大自然的文字的主要途径。资料链接: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小熊星座:距北天极最近的一个北天星座,托勒密星座和现代八十八星座中均包括小熊座。小熊座标示着北天极的所在,星座中最亮星座即是当前的北极星,能够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砧状云:在发生雷阵雨时多见。在高空风的吹拂下,向水平方向展开成砧状,称为砧状云。它的伸展方向,可作为判定积雨云的移动方向。砧状云是积雨云发展最强盛时期,降水强度也最大。当飞行员看

3、到这种砧状云时一定要绕行,否则会把飞机毁掉。几条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半夜无星,大雨快临。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棉花云,雨快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掌握三个生字“熊、耸、兆”,理解“预兆、铁砧、小熊星座”等词语。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初步激发学生观察、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有疑问的地方注意做记号,检查是否读通顺连接,并在相对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吐字清晰,课文读准确声音响亮,课文读流

4、利朗读准确、流利,富有感染力2、选择准确读音划横线。青苔(ti ti) 耸立(sng shng) 预兆(zo zho) 贝壳(k qio)3、同学们,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以下的说法是否准确。(1)“大自然的文字”中“文字”就是指一本关于大自然的书。( )(2)假设燕子在空中高飞,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预示着即将出现雷雨天气( )(3)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时,能够通过在很多星座中找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来确定北方。( )(4)树林中放着一块很大的、上面披着青苔的花岗石块,就是树林旁高山崩塌时滚落下来的石块。( )4、通过反复阅读课文,我知道作者介绍的大自然文字是 、 、 、 。二、

5、课堂助学:(一)导入读小诗秋感受大自然的文字,加深对大自然文字的理解。出示:湖泊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作者,除了落叶,他还写了好多好多的文字,这些文字都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知识。理解了它们,能够协助我们理解自然,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文字。(二)整体感知:大自然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样的?从这些文字中你读懂什么?(三)合作探究:课文分别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边读边思考,在文中做记号。学习步骤: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作者介绍了大自然的哪几种文字呢?仿照句式说一说 (什么地方)的 (什么)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6、,它告诉我们 。(提示:天上的砧状云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雷雨就要来到,飞行员要离他远些才好。)3、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是大自然的文字,言下之意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了什么呢?(一本书) 4、为了有条理的介绍作者还把这本书分成了上下两册呢,是哪两册呢?给这两册书分别取个名字。阅读提示:建议大家注意研究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思考,它可能会协助你很快理清头绪,概括出最符合作者心意的书名来。出示第四自然段5、交流:你是怎么概括的?(上册:天书,下册:地书)(第二段,星星写成的天书;第四段,脚下这块土地,也是一本有趣的书)第四自然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它是怎么“启下”的?(下面的

7、5、6两个自然段介绍了地上的两种文字)它又是怎么“承上”的?(提示仔细读这句话“也是”的这个“也”字,告诉了我们,2、3自然段介绍的是天上的文字,所以上册能够概括为天书。)6、明白了这段的作用,再观察课文的开头结尾,课文的写作思路就了然于心了。出示:“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石子也是一个字。”(第一段)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第四段)要学会理解大自然的文字,就理应应还应该(第七段)7、小结:读一读这些选自文中的片段,试着说说课文是怎么样构篇成文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先写大自然有自己的文字,再写天书和地书上的四

8、种文字,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懂。)三、当堂训练1、填上适当的词语。一( )星 一( )石子 一( )云山 一( )书 一( )石头 一( )汪洋2、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北极星 这里的森林是后来长成的砧状云 这里以前是一片汪洋石灰石 指明方向花岗石 雷雨的预兆3、仿写:大自然是一本书,星星是写在天空的文字。从北极星身上,我们知道了哪儿是北方。 大自然是一本书,_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写在_ _,告诉我们_ _ _。四、巩固练习1、选词填空宁静 幽静 僻静(1)晚上,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悠扬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来。(2)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 )的小站。(3)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

9、 )的地方,把文件烧掉。推测 预测 勘测(1)根据大气云图,我们能够( )最近几天的天气情况。(2)根据这里的山石,我们能够( )几万年前这里的地壳变化情况。(3)根据( ),我们能够宣布这里蕴藏着大量的铁矿。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他们没有罗盘,( )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在砧状云里飞行,它( )会把飞机毁掉。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揣摩作者的表达思路,理解作者选材的代表性。2、以课文第六自然段为例,学习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实行批注,体会语言的生动表达。学习第六自然段的表达顺序,选择一种自然现象实行仿写。3、体会文中用事例说明的方法及问题激趣,拟人手法把科学知识介绍得通俗易懂的方法。一

10、、温故预习(一)回忆课文内容,填一填。1、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 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 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2、作者例举介绍了大自然天上的文字 和 ;再过渡例举介绍了地上的文字 和 。作者这样组织材料,更加具体地告诉读者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文字。(二)、小小观察家。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例: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1)蚂蚁忙着搬家, 。(2)大雁集队南飞, 。你再根据自己搜集的大自然的文字,接着写下去。(3) , 。(4) , 。(三)、理解一种自然现象,并查阅资料或请教父母,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二、课堂助学(一)导入:一篇优秀的科普说明文不但要让读者读明白他写了什么,还要让大家喜欢

11、读。这节课,我们以课文第六自然段为例,学习作者怎样将单调的科普知识写得有条理而又生动的。(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学习本段的写法,怎样理解大自然的文字?感受本段在语言表达上用词的特点。学习步骤:1、默读第六自然段,尝试划分层次。第一层:描绘现象 先展示大自然的物象。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遇上一块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第二层:提出问题 接着提出三个疑问。这块大花岗石是怎么来的?是谁将它搬到森林里的 ?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 第三层:解决疑问。随后突出理解大自然文字的人,解答以上三个问题。2、作者使用哪些方法将这段文字写生动,让读者都愿意去读呢?找到一处,就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发现。3、

12、交流:(1)打比方: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像披着毛皮”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花岗石上的青苔的软软的滑滑的质感,以及经历的时间之长。(2)设问的妙用 自问自答,娓娓道来,层次清晰,引人入胜,令人信服。(3)拟人:搬、爬“爬”、“带着一起走”,写得形象有趣,反映出冰川的漂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将科学内容、对象人格化,也是科普小品文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各种拟人化手段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或无人性价值的动物、植物以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刻板、深奥的科学原理生动地表现出来。)4、小结本段写法。先展示大自然的物像, 接着提出三个疑问 随后突出理解大自然文字的人,解答三个问题。另外作者使用拟人、设问、打比方等方法将这段文字写的生动具体,让读者愿意去读。(三)明确仿写要求。下面,我们仿造这个段文字的表达顺序和语言特点,介绍自己熟知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要求:1、仿照第六自然段表达顺序,先展示大自然的物像, 接着提出自己的疑问,再解答问题。2、学习作者使用拟人、设问、打比方等方法将这段文字写得生动具体。三、当堂训练。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实行仿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