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642235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9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9篇汇编(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美术教案(19篇)六年级美术教案(一):湘版20_年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美术电教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五课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海报的元素,掌握音乐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运用线、形、色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自主设计一份音乐海报。 过程与方法 1、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 2、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3、用心设计、动手绘画,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兴趣,用心去装点生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海报包括的元素,掌握音乐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2、难点:理解美术与音乐的美,

2、领悟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学法指导 1、欣赏名作,理解内容,激发创作欲望。 2、音乐对比,想象画面,领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 3、综合研究,掌握方法,自主设计音乐会海报。 教学准备 幻灯片:作品图片。音乐:协奏曲、小步舞曲等。 课件:海报制作步骤与方法;海报范作等。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抽象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开一个音乐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可要献上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作品哟。下面我们先看一幅画。 2、欣赏。(1)课件A。协奏曲(油画) (2)读画。思考交流: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从这幅画中你感受到什么?(让学生从线形色等方面交流)面对此画

3、,你耳边好像响起了什么音乐?(让学生自由哼唱) (3)课件播放:协奏曲片段。 3、小结。同学们,读康定斯基的画,似乎在聆听色彩的欢歌,沉浸于音乐与美术的交流中。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音乐可以融入生命的节奏,展现人类的.情感。来吧,参加这个音乐会,进行心灵的交融吧! 二、了解法则。领悟美术语言与音乐旋律之意境。 1、课件B。线条的起伏 音乐的旋律 展示:两条线。 对应播放两段音乐。平缓与跳跃 学生谈体会。小结。平缓之曲线,跳跃之折线。 板书:线条起伏旋律起伏 2、课件C。形的排列 音乐的节奏 出示:两组基本形构成的画面,同时播放慢与快的两段音乐,学生谈感受。小结。排列稀疏之形,表现音乐节奏慢;排列

4、密集之形,表现音乐节奏快。 板书:形的排列 节奏的快慢 3、课件D。美术色彩 音乐意境 分别播放小夜曲和斗牛士之歌片段。 学生听后谈感受。小结。色彩的搭配,表达音乐的意境。 4、课件E。思考与交流:猜猜这四幅电脑绘画表达了哪些乐曲的感受。 (1)流行歌曲 (2)乡村音乐 (3)独奏汉宫秋月 (4)狂想曲 (展示四幅画) 5、引导学生小结。表现形式:线、形、色相结合。 三、即兴创作。培养学生听觉与想象音乐画面的能力。 1、课件F。展示:名画、师画。 2、播放音乐。小步舞曲。 3、学生边聆听边想象边绘画。 4、教师巡视指导。 四、设计海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件G。展示名画、师画和学生

5、画。(音乐会海报) 2、欣赏思考:海报包括哪些元素?(课件H) 3、设问:如何制作一份完整美观的音乐会海报呢?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制作方法与要求。 4、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 五、展评总结。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热爱艺术之兴趣。 1、学生自由交流创作作品。 2、师生评价。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聆听了美妙的音乐,而且画出了音乐一般流动的绘画作品。我十分欣慰,愿我们都热爱艺术,让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多姿多彩吧! 学生作业:设计并绘画一份音乐会好报。 板书设计:六年级美术教案(二):六年级美术上册笔的世界教案及教学反思课业类型:设计 应用教材分析:笔对于学生,是最常见的学习用品之

6、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_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笔,这些笔无论在外形和功能都十分受学生喜爱。本课笔的世界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应用”的天地,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设计,并设计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在第10册杯子的设计一课中,学生对于设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的宗旨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用品的紧密联系,学习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笔基本结构和功能,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2、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笔。3、情

7、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笔设计的两大原则实用和美观,学会画简单设计图设计笔。2、教学难点: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对笔的外形进行设计,结合实用性原则设计出造型新颖独特的笔。3、注意点: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要单方面强调笔的功能如何现代化、科技化,而是要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考虑,思考笔需要进行哪些改良,在保证基本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对笔的外形进行美观设计。教学设计:一、导入激趣发现笔的变化美1、师:看老师手中拿着这两个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字能组成一个什么字呢?生:笔师:对,咱们中国人最早的笔就是用竹子和动

8、物的毛做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毛笔是我们的“笔祖”,它的使用方法是蘸墨写字。那你们知道西方国家的“笔祖”是什么吗?生:鹅毛笔。2、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个笔,这支是什么笔?这支、?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这些笔,从最古老的毛笔到现在的水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在向你们展示了一个笔的发展历史。3、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笔的外形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各种改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笔的世界,和笔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吧。师:板书课题。二、探究分析感受笔的造型美1、寻找笔的内在美,笔最重要的功能师:现在老师手中拿着这支笔,我们来拆一拆。师:除去外壳之后笔剩下了什么?生:笔芯。师:这说明一个什么

9、问题?生:笔的基本用途:书写师:小结、不管什么笔,去掉外壳,你会发现书写是笔最主要的功能,而一切外在的形状和功能设计都是为这一点服务的。2、探究笔的造型美,尝试笔不同外形的变化师:现在呢,老师想为拆下的这支笔芯再重新加一个外形,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下,这些东西那个更适合一些呢?生:针筒、口红。师:为什么你会觉得针筒和口红更适合一些呢?生:因为针筒和口红他们的外形人们拿着更舒适,更适合书写。师小结:笔的造型美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设计建立在笔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且,在设计的时候色彩要和谐、整体。三、探究笔的功能美1、师: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笔,不但外形很漂亮而且还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

10、的方便,请同学们看课本,对课本中26页的问题仔细研究一下。同桌之间可相互讨论一下,想一想设计师为什么要把他们设计成这样呢?生:、2、师:课本上这几支笔真好啊,还有日历,还可以发光。那么,是不是笔的功能越多越好呢?老师这儿有这样一支笔,它的功能可多啦!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支笔设计的好吗?(课件展示)生:不好师:为什么?生:、师小结:笔的功能主要是书写,增加的一些功能主要目的也是为此所服务的。太多的附加功能和太过繁琐的外形,反而喧宾夺主,淡化了笔的主要功能。四、综合探索造型美与功能美的结合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大师们设计的笔吧。(课件展示)。师:看到这儿老师也按捺不住了,老师也想设计一支笔,你

11、想知道老师设计的笔是什么样子的吗?生:师:老师首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下,我要设计一支怎么样的笔。构思好之后老师就进行构图。构图时确定好笔的比例,以及各部分的.尺寸大小等等。然后老师进行对这支笔进行设色,涂好颜色后标注好笔的各部分的功能,最后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整理。同学们看,老师的笔就设计完成了。师:你觉得老师设计的怎么样?生:、师:老师还带来了同学们设计的笔,咱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师:你觉得他们设计的怎么样?生:好师:你能说一说他们的设计好在哪里吗?生:、师:你想自己设计一支笔吗?师:你想设计一支什么样的笔呢?谁来说一说?生:、五、实践探究“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1、师:听到同学们这

12、么棒的设计点子,我忍不住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课件展示)山东沂南四小笔业发展有限公司征集“不走寻常路”笔的设计方案。(1)创意:_设计一款外观新颖、功能独特的笔。(2)绘制:作品的大小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写上设计说明(3)反对盗版,支持原创!3、评价:展示:把自己画好的笔剪出来,挂在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笔架上,进行展示评价:挑一挑:挑选你最喜欢的一支,说一说为什么?改一改:说说哪一支笔你认为需要改良的?为什么?怎么改?教师总结: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创新,服务于社会,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要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要学会观察,勇于尝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六年级美术教案(三):课题:风

13、景写生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

14、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

15、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四、作业点评。六年级美术教案(四):总课时第 18 课时年 月 日课 题第7课 小小园艺师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盆景,能收集和利用一些盆景材料。过程与方法目标: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提高动手制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明确,体现创新精神。教学重难 点利用材料制作盆景和小景模型教法学法欣赏、设计、制作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欣赏交流1、引导学生欣赏树木盆景,初步感受盆景中树木的形态和造型。2、学生谈谈课前所了解到的对盆景的认识了解和兴趣所在。3、欣赏示范作品。用铁丝、橡皮泥等相近材料塑造的各种错的造型。二、探究体验1、学生尝试:根据刚才所看所想,试着运用所准备的工具制作一棵简单的树。2、师生探讨:在尝试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三、学习新知1、欣赏图片与讲解:松柏-直立挺拔;柳树-婀娜多姿;枫树-色彩艳丽。2、教师示范。树干的塑造:注意树干的造型有特色。枝、叶的塑造:注意疏密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