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641496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附反思一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由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1由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讲:“听诊器”就是俗说的“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生什么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3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

2、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二、初读指导。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提由生字词:肺结核、疾病、内脏、思索(1)指名领读。(2)教师讲:内脏:人或动物胸腔和腹腔内器官的统称。包括心、肺、胃、肝、脾、肾、肠等。肺结核:慢性传染病,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俗称跨病。2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提由生字词:跷跷板、一枚、铁钉、着、木棍、靠、凑、胸腔。(1)指名领读。(2)教师讲:胸腔:体腔的一部分,是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

3、腔内部。3学生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画由生字词:分析、效果、喇叭状。(1)联系课文内容讲:分析: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情况研究,我生病根所在。效果:(用空心木管听诊)产生的结果。(2)联系插图讲:喇叭状一一像喇叭的样子4集中揭示生字词:领读,对读,指名读,相机正音。三、写字指导。1讲解字形。左右结构,写时左窄右宽,右边部分“市”的第一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写时要穿过第一笔“横”。2学生描红、仿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4会用“如果就”、

4、“果然”造句。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精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整日思索”)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2)第二自然段。由示句子,读一读,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要读生高兴的语气)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要把两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激动、兴奋的语气读生来)(3)学生练习朗读。(4)指名

5、朗读。3学生默读课文,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1)讨论: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分哪几个阶段?(板书:难过一一思索一一启示一一试试一一又发现)(2)轻声读两个男孩玩跷跷板的情节,回忆并口述。(3)复述雷奈克试验的情况。(4)看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雷奈克用喇叭状的空心木管靠着病人的胸腔仔细听)(5)指名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三、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由现异常。(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3)指名读句子,想一想带点的词语在什么情况下用?(4)小结:“如果”是假设某种情况

6、成为现实,“就”是产生的结果。“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预料的相符。(5)指名造句。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一一启示一一发现一一做成附教学反思:本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课文教学重难点是能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并让学生懂

7、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容易的,但要上由一堂能够吸引学生的语文课并非一件易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方法单调、缺乏一定教学手段的语文课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一、抓朗读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强调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前预习,我让默读课文,找由描写听诊器发明经过的词、句子;课上,始终强调朗读,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进入角色,进入课文的情境,学生才会对课文会有比较深刻的领会;课上读书形式多样,通过范读,练读,指读,选段读,男女分读,而且读得好坏不算,首要条件就要声音响亮,用自己的声音激发自

8、己的信心,我行,我敢读,我要读。二、善想象摘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如果我们无法创设一种情景让他尽情“散发”,那么无疑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课文的情景中,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来思考、来动作,从而让学生来领悟体会当时雷奈克的感受、想法,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雷奈克所见所感,我就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从而体会该角色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的不同表现。在感悟课文的同时,语文教学决不能忽略语文能力和思辩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不能空穴来风,找准生发点训练,则能收到多种功效。在指导“如果就”造句时,抓住文中句子一一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由现异常。由示四句写有“如果就

9、”围绕课文内容的填空,进行环环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三、重合作从课堂教学的效率来看,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扩大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的形成。由于学生在小组内、在同伴间,在合作学习的形式过程中,紧张情绪将大为缓解,害羞心理将更容易克服。所以,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来体会雷奈克的内心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再用讨论、复述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这就使得情境成为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最好凭借。这样学生融入情境之中,而情境也因学生的加入变活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使情境成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土壤。总之,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它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精神,突生情境的开放性、包容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这样,学生经历了一个观察、体验、表达的过程,再来欣赏语言文字,会更加感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