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63821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 X 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鞍山市某办公楼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081 班学生姓名学 号 _指导教师开题日期:2012年4月6日开题报告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我的毕业设计题目为鞍山市某办公楼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众所周知,本次设 计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以一次设计,我要在本次设计里合理运用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东西, 完成任务。本次设计题目来源于实际工程。对于办公楼的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按如下三方面阐述其应用意义:1. 办公楼采暖供热系统在鞍山地区应采用热水供暖系统,所以需要对办公楼热水供 暖系统进行设计。意义:保证在北

2、方寒冷的冬季工作人员进入办公楼后能够在适宜的室内 温度条件下工作和学习。2. 办公楼给、排水系统 满足办公楼内人员的生活用水的需求和生活污水的排放。3. 办公楼消防给水系统按照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保证对办公楼供给足够的水量和 水压。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 鞍山市某办公楼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 办公楼热水供暖系统设计2.办公楼给水系统设计3.办公楼的排水系统设计4. 办公楼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二. 鞍山市某办公楼采暖、给排水系统设计预期达到的目标:1. 办公楼设计采暖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建筑采暖系统采用既经济又可靠的散热器系 统,整个办公楼的每个房间及走廊均需要采暖。2.

3、建筑给水系统应达到供水量充足,水压稳定,满足每个用水设备用水量的要求, 系统经济实用,节约水能,且满足甲方要求。且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3. 建筑排水系统应达到三个基本要求,首先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水废水排到室 外;其次,排水管道系统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环境卫生;第三, 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4. 建筑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系统,办公楼消火栓系统满足供给消火 栓足够的水量用于灭火,消防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保证供给 足够的水量和水压。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设计方案、设计思想、创新性综述)第一部分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

4、。我采用的方案是同程式系统,上供下回。室内采暖系 统采用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为95C,回水温度为70C。在管路的布置方面,管网的 入口为该楼的南向,室内铺设地沟,管路按照地沟进行铺设。采暖管路的布置要在经济上 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尽量通过热负荷集中区。散热器采用目前北方常用的散热效果较 好且经济、实用的四柱760型铸铁散热器,采用明装。连接散热器的立管应该布置在墙角 附近,以免影响室内的美观。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管径均按公称直径标注。供水管道末端 装有排气阀,应该注意布置在卫生间内,以免滴水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另外,要求按照 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容易发生热胀冷缩的管段加设套管,其它相应管道的配

5、件以及管道的 埋深等等也均按照规范严格执行。第二部分是给水系统的设计。考虑到经济性和施工方便以及建筑物特点,采用水泵房 微机供水。给水管路从建筑的南向引入,采用PPR塑料管粘接,管径按公称直径标注,给 水管路的敷设要力求短直,尽可能与墙梁柱平行,管道不能穿过卫生器具,干管应该布置 在用水量大或不允许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这样既利于供水安全,又可减少转输流量, 节省管材的布置应该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并且要便于安装和维修。第三部分是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建筑排水系统的选择和管道的布置直接影响着人 们的生活和工作,在设计时首先要保证排水畅通和室内的良好环境。排水系统拟用的是 单立管排水系统。出口方向为

6、办公楼的北向,该系统利用排水立管本身及其连接的横支 管和附件进行气流交换。在卫生器具排水口下设水封,高度控制在50100mm范围内。 排水立管宜靠近外墙,以减少埋地横干管的长度;对于废水含量的悬浮物或沉淀物,管 道需要经常冲洗,因此立管应设检查口,其间距不大于10米,但低层和最高层必须设计, 排水管采用UPVC型塑料管连接,并且管径均按外径标注,排水管出外墙处管低标高按 室外埋深0.8m考虑。第四部分消防给水系统则选用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的方式,消防水箱内要储存10分 钟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泵的流量要以室内消防设计水量确定。此外,还应通过计算来判 断是否需要设置增压设备,以保证供水,并且根据规范

7、要求,消火栓间距的布置应该保证 同层任何部位都有两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防管道采用镀锌钢管,管径按公称直径标注。 其他管道安装相应的配件以及管道的埋深等等均按设计规范中的规定执行。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为了更好的完成题目,我们参加了一些相关的实习。首先,我们有针对性的参观了获 得鲁班奖的辽宁工业大学九号阶梯教学楼,在那里我们很直观地看到了采暖、给排水管道 的布置,再次熟悉并加深了解了综合建筑物的采暖,给水排水系统和大型建筑的消防系 统,使我们从整体上理清了思路。之后我们还参加了老师特意安排的讲座,在讲座上,老师为我们细致的讲解了有关设计规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有关于工程施工的专业

8、 知识,对我们的设计有很大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平时课程学习过程中参加的专业课实 验、学期性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对该次毕业设计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起讫日期工作内容1周-6周准备时间,包括查资料,实习,听讲座等,完 成英语译文,开题答辩7周-10周采暖系统的设计方案,房间热负荷计算和 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根据暖通空调和实 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散热器选择计算,运用 AutoCAD绘图软件完成采暖系统设计图纸及说 明书。生活给水部分,包括设计秒流量计算、及系统水力计算。消防部分,包括灭火器配置计算、10周-12周消防用水量计算、消火栓选择及布置、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参考

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和消防设计规范。对排水部分进行计算,设计秒流量计算,系13周-15周统运用水力计算。AutoCAD绘图软件完成给水排 水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参考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消防设计规范。对整个设计进行检查、总结、完成计算书和16周-17周说明书、中英文摘要等内容。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时间。第18周毕业设计答辩(注)开题报告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不够用时可另附同格式A4纸)查阅资料、文献目录1. 陆耀庆主

10、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付祥钊,王岳人,王元,梁栋编.流体输配管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贺平、孙刚主编.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北京:中国 计划出版社,19896. 杨世铭、陶文铨主编.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7. 核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1指导教J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该学生毕业

11、设计所选题目为“鞍山市某办公楼采暖、给排水系 统设计。”采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同程式,并且水箱间根据要求设 计采暖。设计内容涉及室内采暖、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范围 较广,工作量饱满,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深度;根据开题报告论述 的内容以及设计思路预计能够达到一定施工图设计水平。该学生开题准备比较充分,设计方案可行。同意开题。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曰教研室意见:同意开题。教研室主任签字:年 月 日开题须知一、学生要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学生须向答辩委员会(或 答辩小组)提交开题报告,作为答辩评分的参考材料,没有开题报告不能参加答辩。如果 丢失要及时办理补交手续。学生毕业后,开题报

12、告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一并存档备案。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经确定,指导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一般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开始的第二周至 第三周进行。三、开题报告的审查由各专业教研室主持,每个学生的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开 题通过后学生才能正式获得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格。四、学生要充分理解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 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且要具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实验或实习(调研)条 件。五、学生要按照指导教师所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认真进行文献资 料的检索、搜集和查阅,并做好记录。六、开题审查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在一周内重新进行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