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地理试卷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63809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地理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地理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地理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地理试卷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地理试结业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曲靖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强调三基,突出主干。(1)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强调三基、突出主干是地理考试的一贯思想和命题原则,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本次考试覆盖面广,基础性较强,整套试卷覆盖了全册书的各章节,且各部分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合理。(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

2、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2、重点突出,人口和自然环境等各章节占的分数比重较大。3、综合性较强。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如34题,利用地形地面图,将我国的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特征和地形地势对河流气候等的影响综合在一起。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33、34、35等各题中都涉及到了这类开放性的试题,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些试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

3、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31、32、33、34、35题,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6、试卷中运用了卡通人物,使学生在看到试卷和答题时有一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放松考试的紧张情绪,如35题。二、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第1小题曲靖市属于低纬度地区,有的同学选中纬度,有的同学选高纬度,更有甚者选西半球;第2小题假如你暑假去昆明旅游,你应该选择的地图是昆明市旅游图,有的同学选昆明市地形图,有的同学选云南政区图,这个题都还有选错的,不可思议。(二)基本原理不

4、清,是是而非。第6小题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有高山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同学选海拔较高,有的选纬度较高,有的选风沙太大,对原理理解不是很清楚。(三)读图不仔细,判断失误。第34题(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第34题(2)划分长江中游和下游的界限是(湖口)。所示的地图非常清楚,可以直接从图上找出来,较往年的题难度降低许多,居然有学生乱填乱答。(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京沪线

5、”写成“京泸线”;“珠江三角洲”写成“朱江三角洲”等等。三、对今后教学建议(一)挖掘教材内容,拓展基础知识的教育在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学习了气候的分布,但没有讲各种气候的特征,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重点的讲解三种季风气候的特征,还可以有目的的讲解三者之间的区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二)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注重基础原理的理解根据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主要学习地理现象,多需记忆,而理解原理性的地理知识往往又分解在不同的章节中,这些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及时的总结归纳,不因为八年级只是面临结业考试,而放松对基础原理的教育教学。又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

6、气温分布为例,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但在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夏季的气温仍然比较低,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七年级所学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联系,讲清原因,三是让学生理解在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进行辨证思维的教育。1、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另外,要加强对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3、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4、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新课后的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加大了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平时强化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