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63649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孔桩组织设计说明(DOC 24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工(集团)总公司Fuzho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General Co.高尔夫花园二期冲孔桩施工组织设计RJZ/FZ GEFFY2004版本号:A/O受控状态:受控编 号:编制人: 持有者: 编制时间:2004年月实施时间:2004年 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建设概况 12.2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22.3自然条件 23、施工部署83.1工程目标 83.2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 93.3施工工艺流程 93.4施工准备 94、成孔施工方法 164.1泥浆制备 164.2冲击成孔 164.3清孔 181、编制依据1.1岩土工程勘察研究

2、院2002年7月提供的高尔夫花园(二期)111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2市建筑提供的高尔夫花园(二期)冲(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说明与桩位平面图。1.3工程涉及的主要的国家或行业规、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规、标准、文件一览表表1.3类别名称编号或文号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94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国标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行规钢筋焊接及验收规JGJ1896行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装技术规JGJ4688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标准JGJ5999省表钢筋砼桩基承台闽95G1041.4GB/T1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

3、准文件1.4.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02版2、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概况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2.1工程名称高尔夫花园二期工程地址市五四北路东段建设单位高尔夫房地产勘察单位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设计单位市建筑监理单位省建设工程管理公司施工单位建工(集团)总公司监督单位晋安区质量监督站2.2工程结构设计概况工程结构设计概况一览表 表2.2桩基类型冲(钻)孔灌注桩桩长600: 9-10m持力层桩端持力层为第5层碎石层600:28-30m持力层桩端持力层为第8层强风化花岗斑岩层700:28-30m桩数600:26根700:3根桩身砼强度 C30桩编号桩数桩身直径(m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桩身配筋(mm

4、)主筋加密螺旋箍筋加强环筋螺旋箍筋ZT6-1下的桩13600180081881001820008200ZT6-2下的桩3600180081881001820008200ZT7-1下的桩2700230081881001820008200ZT6a-1下的桩(仅1#楼)2600650818810018200082002.3自然条件2.3.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原为高尔夫球场,现场地1、3楼较为平坦,期与地面有一定的起伏,地面标高介于7.999.44米之间。拟建场地属于盆地北部冲击地貌单元,古地貌为旧河道,后经海陆交互沉积和后期人类活动而至目前状态。场地岩土层结构及特征:经勘察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在揭

5、露深度围,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9个岩土层,详细分述如下:素填土(Q4m1):砖红、褐黄、灰黄等色,稍湿,松散,主要为花岗岩坡、残积粘性土、砂类土等新近回填而成,硬杂质含量小于5%,堆载时间小于10年。主要分布在2、3、711楼场地,揭露厚度为0.603.80米,平均厚度2.07米。-1杂填土(Q4m1):灰、灰黑、砖红等杂色,稍湿,松散,主要为人工近期堆填,多为建筑垃圾堆填,含碎石、砖瓦、条石等硬杂质25-40%,堆填年限小于3年。本层主要分布在1、56楼场地,揭露厚度介于0.70-3.8米,平均厚度1.40米。分质粘土(Q4a1):褐黄、浅灰绿色,湿,可塑-软塑,以粘性土为主,光泽反应为稍有光

6、滑-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该层在场地分布较广,其余均有分布,揭露厚度介于0.20-4.70米,平均厚度1.85米。淤泥(Q4m):灰、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含少量腐植物,污手,光泽反应为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该层除ZK80、ZK81、ZK103、ZK107、ZK116桩孔中夹有薄层1分质粘土,浅灰绿色,湿,可塑-软塑,以粘性土为主,以粘性土为主,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分质粘土(Q4a1):灰黄、浅灰绿色,湿,可塑,以粘性土为主,光泽反应为稍有光滑-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该层2、5、6楼场地缺失较多,揭露厚度介于0.20-5.3

7、0米,平均厚度1.78米。碎石(Q4a1+p1):褐黄、黄、浅灰绿、灰黄等色,饱和,一般呈稍密-中密状态,底部23米呈中密状态,层顶12米呈松散状态,碎石含量8-70%不等,主要成分为花岗斑岩、花岗斑岩、硅质岩等,粒径一般在20-50mm,部分70-90mm,大的可达110mm以上,粒径随深度变大,多数钻孔在该层下部2-3米粒径大,呈中密状态,碎石多数呈棱角-次棱角状,部分呈次圆状,充填物主要为砾石、中粗砂,含量6-35%不等,泥质含量5-40%。胶结、级配差,孔壁易坍塌,均匀性差,局部碎石含量少相变为角砾、砾砂,揭露层厚2.00-9.90米,平均厚度5.44米。该层在场地普遍夹层有薄层-2中

8、砂,呈稍密-中密状态,含少量砾碎石和泥质。揭露层厚0.80-4.20米,平均厚度1.82米。花岗斑岩仓积砂质粘性土(Qe1):灰黄、黄、灰白等色,湿,可塑-硬塑,底部呈坚硬状态,以粘性土为主,见较多白云母片,石英含量20-40%,呈中、粗砂状,该层修正后标贯击数为14.6击。该层在ZK128钻孔中在23.90-24.50m和24.9-25.5m分布有花岗斑岩球状风化体,本层在场地ZK87、ZK88、ZK96ZK100、ZK110-ZK113钻孔缺失,其余均有分布,揭露厚度2.10-13.20米,平均厚度6.62米。本层在场地大部分为花岗斑岩残积土,在ZK85、ZK86、ZK90-ZK93、ZK

9、102、ZK104、ZK106-ZK108分布有-1正长岩残积粘性土,呈浅肉色,呈可塑状态,含粉粒多,修正后标贯击数为14.4击。全风化花岗斑岩(53b):灰黄、褐黄、灰白等色,为极软岩,散体状结构,该层修正后标贯击数为24.9击。该层在ZK62、ZK86、ZK87、ZK89、ZK97、ZK99、ZK100、ZK102、ZK104-ZK107、ZK109、ZK110、ZK112分布有全风化正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石英,以-1表示,修正后标贯击数为27.10击。该层除ZK90-ZK93、ZK96、ZK98、ZK115、ZK116钻孔缺失外,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厚度1.106.70米,平均厚

10、度3.56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强风化花岗斑岩(53b):褐黄、灰白、黄褐等色,为软岩,散体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及长石,少量长石已高岭土化,见白云母片,修正后标贯击数为41.8击。该层在ZK64钻孔中24.4025.10米、在ZK68钻孔中22.122.9米分布有球状风化体。该层多数地段岩性为花岗斑岩,在4、5、7、8楼场地多数钻孔岩性为正长岩,以-1表示,浅红、浅黄色,修正后标贯击数为44.2击。本层在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厚度0.8023.70米,平均厚度9.04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2.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性质:拟建场地根据钻孔揭露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0.3

11、02.80米,标高为5.678.37米;混和稳定水位埋深为0.102.60米,标高为6.588.46米,勘察期间水位变化幅度较小,在0.100.50米之间,历史最高地下水位相对现场地地面标高为0.00米。经本次勘察揭露,场地上部的填土存在上层滞水,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好,直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水位动态变化大,水量小,此外有二个主要含水层:1、第一含水层主要为碎石和-2中砂,其透水性好,富水量大,为孔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1.302.65米。2、第二含水层主要为全风化花岗斑岩(-1全风化正长岩)、强风化花岗斑岩(-1强风化正长岩)和中-微风化花岗斑岩(-1中风化正长岩)。主要赋存基岩裂隙水,

12、具中等承压性,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均一般,渗透主要受裂隙影响。勘察期间在ZK55、ZK67、ZK89、ZK96、ZK118、ZK130钻孔测得第二含水层的稳定水位埋深为4.256.58米。粉质粘土、淤泥、粉质粘土、-1粉质粘土、花岗斑岩残积砂质粘性土(-1正长岩残积粘性土)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为场地相对隔水层。上述含水层碎石与全风化花岗斑岩(-1全风化正长岩)、强风化花岗斑岩(-1强风化正长岩)局部地层相连,垂向水力有一定联系;全风化花岗斑岩(-1全风化正长岩)、强风化花岗斑岩(-1强风化正长岩)和中-微风化花岗斑岩(-1风化正长岩)垂向水力较密切,其余含水层之间垂向水力联系较弱。2.3.3场

13、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1.场地环境类别根据国际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附录G中G.0.1条及G.0.1表规定,本场地处于湿润气候区,根据所揭露的地层情况,场地环境类别为类。2. 腐蚀性评价根据在ZK58、ZK86、ZK126、ZK141孔中采取4组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结果表明,其pH值界于7.407.96,侵蚀性CO2界于0.0010.83mg/L,其他指标见水质分析报告。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2K+Na+Ca2+型水。据腐蚀性评价标准,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具体结果详见表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表3腐蚀类型腐蚀介质环境类型腐蚀性标准(mg/1)水样(四件)介质含量(mg/1)腐蚀性评价环境影响SO42-(mg/l)类650124.25-233.21无Mg2+(mg/l)类260015.97-18.87无NH4+(mg/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