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63578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中考分析与中招备考设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顾与展望(2013年历史中考分析与2014年中招备考设想) 实验中学 张华 回顾与展望(2013年历史中考分析与2014年中招备考设想)冬天不知不觉地带着春的生机,怀着夏的激情,载着秋的收获来到我们身边。面对今年2013年秋的收获,为了明年的中招,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憧憬明年夏的激情?下面就2013年历史中考分析与2014年中招备考做初步的设想。一、2013年历史中考分析(一)题型与范围2013年历史中考试卷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有创新而不夸张,平实而不失灵气,简练而不失内涵,体现开卷考试的双开理念,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很好的考验。试题分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类。分值

2、与往年一样。范围从中国古代史到世界近现代史几乎都有考察内容,突出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这样能让学生从做题中牢记历史,感悟历史,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国家乃至对世界的大爱。(二)题量、难度及侧重点。本次考试题量适中,依然是25道题。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重点考察内容依然没大的变化,还是以中国、世界近现代史为主。比如:选择题第1至第7题和第12题为中国近代史内容,占8分;第8至第11题为中国现代史内容,占4分;第13题至16题为世界近代史内容,占4分;第17题至20题为世界现代史内容,占4分;选择题没有古代史内容。第22题考察了中国近代史内容,占7分;第23题考察了中国现代史中的探索史及

3、辉煌史,占7分;最后两道题考察了世界近现代史(工业革命及美国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共占26分,世界近现代史占19分;而古代史的考察是第21题,即宗教和文明交流史部分,占5分,与往年比率几乎相当。(三)考试情况分析评卷时,发现学生对基础类知识掌握得还不错,选择题满分者不少,总体成绩比往年有大的提升,去年中招平均20多分,今年平均40分左右。失分较多的是第24、25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稍有欠缺,如第24题短文,由于要点不全,得满分者较少;第25题最后一问:独立宣言、解放黑奴宣言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三个文件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对着甚少。另外,学生对历史

4、时间段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比如:第23题第一问(读图答题)图一: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略)图二:韩家湾领取包产到户合同(略);(1)问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图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图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这道题是对历史时期的考察,学生失分率较高,可见这方面需要强化。二、20132014学年度教学安排及复习备考方案的实施(一)教学安排及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究(1)合理安排、讲究方法一般期中考试前结束上册,目前九年级下册正在进行,期末考试前结束下册,结合学校推广的五步教学法,精心备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是先展

5、示目标和自学指导,让学生结合“自学指导”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我比较习惯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逐一解答问题,然后做必要的补充。最后经过反馈练习和拓展提升,使学生达到堂清日结的目的,彰显高效课堂的理念。(2)注重教材、完善教材在进行新课时,要注重教材,就是要对教材中的目录、单元标题、课题、小标题和教材内容都不能忽视,甚至是书上的阅读材料和注释也要关注。尤其是一些细节,比如: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等)更要细化。完善教材就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补充,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华书局版内容不是很全,比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都没有,这就需要给学生补充。因为中招考试不

6、以哪一个版本为准,而是以课标为准。(3)对比记忆、提高效率对于类似的历史知识点可以比较记忆,比如三大宗教(从创立时间、创始人、教义、经典、代表建筑、节日等方面)列表记忆。还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可以(从开始时间、主要发明、能源、动力、影响、启示等)列表记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从根本原因、时间、领导阶级、经过、文献、意义等几方面)列表进行比较记忆,可以提高效率。或者让学生制作大事年表,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1639年、1640年、1642年、1649年、1660年、1688年、1689年让学生写出大事即可。(二)抓好复习,结合学情、设计目标,有的放矢。1、分析学情、设计目

7、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设计复习目标,以识为复习线索,对七、八、九年级历史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理清知识结构。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历史空间感和时间段的把握,做到条理清晰、内容精准。切不可放羊式复习,一定要有目标、有内容、有检查。及时掌握学生复习情况,对复习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复习计划即要有定性有要有一定的弹性。2、分阶段复习、环环相扣。第一轮全面复习,争取在年前进行,大约在为2014年1月20日至3月20日,紧扣教材,注重双基,全方位进行知识梳理,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辨析能力。指导学生把握每一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全面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系统化、

8、结构化。还要注意把握适当的教学速度,指导学生学习要全面扼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轮专题复习,大约在明年3月到4月中旬,分9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思想文化;(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三)中国的抗争与探索;(四)近现代史上的国共关系;(五)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国别史;(七)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八)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九)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专题复习较好的方法有:拉网式、表格式、框架式等形成纵向、横向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在复习中还要强调2014年周年事件,关注热点;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复习备考会,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三轮

9、模拟测评,大致在明年4月中旬到5月20日,对基础知识的检测,重要材料信息的整合、解析,对总复习阶段的知识分类整理,使所学知识能得到全面巩固。让学生准备纠错本,及时更正和整理。随时进行答题技巧的指导,使答卷更完美。还要注重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融合、中外联系,形成体系。如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我们就要把它和工业革命联系起来,分析国内情况(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而当时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第四轮回归教材,提纲挈领。大致在5月20日到6月20日,紧扣大纲,关注时事要闻。看教材时,指导学生要做到“四看三抓”:即看目录、看正文、看插图、看资料、抓线索、抓网络、抓重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河南教研并做相关习题,达到熟读成诵,完全掌握的目的。还要强调规范作答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要求尽善尽美。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使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完善,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总之,对于教学工作及以后的复习工作都不可轻视,既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从知识点中悟出道理,关注中国,关注世界,与时俱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明年的中招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