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963572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节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2)浓硫酸的性质及SO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 浓硫酸的性质及sO的检验李仕才更识回顾A1 硫酸的物理性质(1) 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2) 溶解性:浓HzSQ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热,浓HzSQ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2SQ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严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与金属反应(如Zn)*Zn+H2S( )4ZnS()4 + H2与金属氧化物 反应(如CuO)*CuO+H2SO4CuS( )4 + H2o与碱反应如 Cu()H)2*Cu()H)3 十 H3S()4CuSO4 + 2HO#与盐反应(女口 CuC()3)CuS( )4 + HN)+C(b3. 浓硫酸的特性

2、厂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HpSHl等_脱水性:将有机物中的H、()以原子数2 : 1比例 脱去”如使蔗糖变黑仝匕常温下遇浓硫酸发主钝化= CuS()4 -Cu Cu + 2H2S( )4(浓)rS()3 t +2H2OJC + 2HzS)4(浓)=C()2 t +2S() f +2比()4. SO的检验加足量盐酸酸化滴加BaCb溶液检验sO的操作方法:被检液 取清液有无白色沉淀一 f判断有无sO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排除 C3、SO-、Ag+等的干扰,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 + 2H+ =COf + HO SO- + 2H+ =SOf + HO Ag+ + Cl

3、- =AgCIJ、Ba+ sO- =BaSOM。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 浓H2SQ使胆矶(CuSC4 5H2O)变成白色粉末,体现了浓 H2SO4的脱水性。(X )2浓H2SQ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干燥还原性气体SQ。( X )3. 浓H2SQ与Cu、C的反应中,都体现了 H2SQ的酸性和强氧化性。(X )4. 50 mL18.4 mol L -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 SQ分子的数目为 0.46Na。( X )5.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 Ba(NQ)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x )别提醒1 浓硫酸不仅能够吸收游离的水分子,还能吸收结晶水。

4、浓硫酸CuSO 5f0 =CuS+ 5f0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组成比脱去,而不是游离 的水分子。3.检验SO时注意HNO的隐蔽性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盐酸酸化的 Ba(NO)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便误以为有SCt。该错 误是未注意NO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发生反应:Ba + + SO=BaS3 (白色),3BaSO + 2H+ + 2NQ =3BaSU (白色)+ 2NOT+ H2O。4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其中起氧化剂和酸的作用的H2SQ各占 1/2。5. 浓硫酸与非金属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可考虑先生成最高价含氧酸,若含氧酸稳定,则为最终产物

5、;若含氧酸易分解,则最终生成高价氧化物。基础生题烘够&一、浓硫酸的性质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SQ(浓)+ S=SO f + 2H2O,在此反应中, 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 把足量铜粉投入只含 H2SQ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Q,是因为浓HbSQ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解析: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 , A

6、错误;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 生成相应的盐和 SQ,此时浓硫酸显酸性和强氧化性, 而与S、C等非金属单质反应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显强氧化性,B错误;Cu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变为稀硫酸时,反应停止,故产生的SQ在标准状况下小于22.4 L , C错误。答案:D2. 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难挥发性)B.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强氧化性、酸性)C.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 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脱水性)解析:A项,浓硫酸质量增大,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

7、分,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项,Cu+ 2H2SQ(浓)=CuSQ+ SQ f + 2H.Q,浓硫酸既表现酸性, 又表现强氧化性;C项,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表现了脱水性;D项,浓硫酸干燥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答案:B3. 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所示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IIIzKNO溶液B.D.图可通过胆矶晶体变白说明浓硫酸具A.C.解析:图梨失水变干应表现为浓硫酸吸水性;有吸水性;图通过观察 KNO晶体析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图浓硫酸的液面上升,水的液面下降,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答案:A4. 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

8、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 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的黑色物质(单质)是(填化学式)。(2)这种黑色物质继续与浓硫酸作用会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是 (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A.酸性C.脱水性B. 吸水性D.强氧化性 将 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说明这种气体具有 性;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入水中可生成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酸,请写出该反应的

9、化学方程式:(5)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填写两种能鉴别的试剂。解析:(1)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蔗糖在浓硫酸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蔗糖脱水后形成的碳单质。(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蔗糖脱水形成的碳单质可以继续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Q、SQ和 H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2fSQ(浓)=CQf + 2SQ f + 2H2Q 根据实验现象及(1)(2)的分析知,在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中,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强氧化性 和吸水性。(4)将(2)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Q通入品红溶液中,二氧化硫能将品红溶液漂白,故可以看到品红溶液褪色;将SO通入

10、水中,SO可以和水发生化合反应 SO+2SO。(5)因为CQ和SQ都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用澄 清石灰水鉴别这两种气体;可以根据二氧化硫的特性来检验二氧化硫,例如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溴水等褪色。答案:(1)C(2) SQ2 C+ 2H2SQ(浓)=CQf + 2SQf + 2H2Q(3) BCD褪色漂白 SQ+2SQ(5)不能品红溶液、溴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二、sQ的检验5. 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Q的是()A. 向甲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向乙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 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

11、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 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甲溶液中可能存在 SCT、CQ或Ag+;乙溶液中可能存在 Ag+; 丁溶液用硝酸酸 化,若溶液中存在 SQ或HSQ,会被氧化成SQ,从而造成误判。答案:C6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物不- -定是BaSQ的是()+过量盐酸* +过量S()2 * + BaCl2溶液A. Fe(NO3)2 溶液:片色沉淀+过量盐酸+少量Na,S()3溶液B Ba(N()3)2溶液白色沉淀+ 稀 HNQ * + BaCl2 溶液C无色溶液:白色沉淀IX无色溶液十过量盐酸+ 洽巴白色沉淀解析:A中二氧化硫被硝酸氧

12、化为硫酸,加氯化钡一定生成硫酸钡沉淀;B中的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钠,沉淀也是硫酸钡;C中先加硝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所得沉淀可能是氯化银;D中先加过量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是硫酸钡。答案:C7在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下列关于该溶液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A. 定会有SOB. 含有和Ag+C. 可能含有sdT、Ag+、中的一种、两种D. 可能含有SO或cO解析:A项错误,不能排除 Ag7 SO 的干扰;B项错误,因为溶液中 SO_与Ag+反应不 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因为不能排除 AgJ的干扰;D项错误,由“加入稀硝酸,沉淀

13、不溶解”可以判断不可能含有cO。答案:C&有一瓶Na2SO溶液,可能已部分氧化,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Q)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结论正确的是()A. NazSQ溶液已部分氧化B. 加入Ba(NQ3) 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QC. 加硝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QD. 此实验能确定Na2SQ溶液是否已部分氧化解析:硝酸将SQ氧化为SQ,加硝酸后的沉淀一定为 BaSQ,但加硝酸前的沉淀可能 为BaSQ或BaSQ或它们的混合物,所以该实验不能确定Na2SQ是否已部分氧化。答案:C重点讲斛握业能浓硫酸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的规律i

14、与金属的反应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和除Au Pt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1) 在常温下,浓硫酸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后的金属不反应,加热才能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 SQ。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反应自行停止,如Cu+2H2SQ(浓)=CuSQ+ SQf + 2H2Q。当浓硫酸足量时,每 2 mol浓硫酸能得到1 mol SQ 2, 而当Cu足量时,2 mol浓硫酸不能完全反应,得到的SQ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2) 在常温下,浓硫酸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前的金属(Al、Fe除外)发生反应。当还是浓硫酸时,HSQ的还原产物是 SQ,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H2SQ的还原产物是H2。如Zn在常温下和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依次为Zn+ 2HSQ(浓)=ZnSQ+ SQ f + 2HQ和Zn+H2SQ=ZnS決 H2 f。(3) 常温下,浓硫酸能够使 Al和Fe发生钝化,但是在加热时能够剧烈反应生成SQ,如2AI + 6fSQ(浓)=Al 2(SQ) 3+ 3SQ f + 6fO。2与非金属的反应加热时,浓硫酸可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SQ,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