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63230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收尾练: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含新题详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和常用计量12013年冬天,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 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PM2.5的直径为2.5106 m,而胶体的胶粒直径为109107m,故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是胶体。【答案】B2(2013南京四校联考)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业语言来描述,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解析】A项,该模型为球棍模型,错误;B项,NH4I的电子式为,错误;C项,F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正确。【答案】D3.(2013衡阳市六校联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食盐水是电解质B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氯气是非电解质CH2SO4液态时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DMgCl2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它是电解质【解析】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但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H2SO4液态时不导电,但它仍是电解质,C错误;MgCl2在熔融状态下可导电,它是电解质,D正确。【答案】D4(2013成都质检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解析】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和冷却NO2气体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木炭吸附NO2气体是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且均有颜色变化,符合题意;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反

4、应,不符合题意。【答案】C5(2013广东高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A个电子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解析】A项,8 g O2中的电子数为16nA4nA;B项,NH3H2O为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1 L 0.1 molL1氨水中NH数小于0.1nA;C项,盐酸为混合物,HCl完全电离,没有HCl分子,且标准状况下盐酸为液体;D项,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nA个电子。【答案】A6

5、(2013郑州检测)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8 g H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4.2 g CH2=CH2和CH3CH=CH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AC将0.1 mol Cl2通入1 L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D0.1 molL1Al2(SO4)3溶液中含有的Al3总数为0.2NA【解析】H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8 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其摩尔质量为14 g/mol,4.2 g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B项正确;氯气溶解于水,一部分与水

6、发生化学反应,一部分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C项错误;硫酸铝溶液的体积未知,且Al3水解,故溶液中的Al3数目不能确定,D项错误。【答案】B7(2013南昌调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 mL 10 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B1 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NAC在精炼铜或电镀铜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铜时,转移电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0.1NA个SO3的体积约为2.24 L【解析】A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至一定程度就不再和铜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错误;B中没有指明溶液体积,无法确定Fe3的数目,

7、错误;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D错误。【答案】C8(2013长春市第一次调研)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XYZA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B纯碱碱化合物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D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解析】A项,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B项,纯碱不属于碱是盐;D项,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答案】C9(2013衡阳市六校联考)将5.1 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 mL 2.0 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 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A200 mLB250 mLC425 m

8、L D560 mL【解析】由题意可知,当Mg2、Al3恰好完全沉淀为Mg(OH)2、Al(OH)3时,得到的沉淀量最多,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故n(NaOH)n(HCl),即500 mL2.0 mol/LV(NaOH)4.0 mol/L,故V(NaOH)250 mL。【答案】B1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甲基(CH3)中含有电子数为7NAB25 时,pH7的NH4Cl和NH3H2O的混合溶液中,OH数为107NAC4.6 g乙醇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0.8NAD两份均为2.7 g的铝样品分别与100 mL浓度均为2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

9、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3NA【解析】1 mol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9NA,故A错误;B选项中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OH的数目,B错误;乙醇的结构式为,C正确;2.7 g铝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时,盐酸的量不足,转移电子数为0.2NA,故D错误。【答案】C11(2013长春市调研)现取m g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g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过程中

10、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L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A5项B4项C3项 D2项【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有Al4HNO3(稀)=Al(NO3)3NO2H2O;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Al(NO3)33NaOH=Al(OH)33NaNO3;Mg(NO3)22NaOH=Mg(OH)22NaNO3。当合金恰好溶解时,溶液中的NO与Na的物质的量相等,n(NO)n(NaOH) mol,故正确。沉淀质量最大时,生成的n g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其中镁、铝元素的质量等于m g,所以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g,则反

11、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n(e)n(OH) mol,故、正确。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标准状况下V(NO) L,故正确。参加反应的硝酸有两种作用,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生成硝酸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钠的物质的量,即mol;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的物质的量,即 mol,所以,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正确。【答案】A12(2012上海高考)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A.B.C. D.【解析】NH3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4 mol NH3完全

12、反应生成4 mol NO时转移45 mol电子,即1 mol NH3完全反应转移5 mol电子,故标准状况下,V L NH3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5NAn,NA。【答案】D13(2013楚雄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NaCl、KCl、Na2CO3、FeCl3、NaOH的性质,他们设计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案: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下列有关研究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将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有酸(H2SO4)溶液和盐(F

13、eCl3)溶液B设计方案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在其中加入上述的钾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gC按照方案分类,属于碱的有Na2CO3、NaOHD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只使用了实验法、观察法【解析】铜粉不能溶于稀硫酸,A项错误;钾盐只有KCl,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和BaSO4,向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Cl,所以溶液中可能含有Ag,B项正确;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盐类物质,C项错误;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除了使用了实验法、观察法外,还使用了分类的方法,D项错误。【答案】B14(2013上海高考)氰酸铵(NH4OCN)

14、与尿素CO(NH2)2()A都是共价化合物B都是离子化合物C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尿素是共价化合物,它们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关系。【答案】C15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牙膏两面针儿童牙膏珍珠王防臭牙膏中华透明牙膏摩擦剂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摩擦剂的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填“易溶”或“难溶”)。(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