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963230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达新域小区工程四标段施工组织设计(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1.1 合同(或协议)合同(协议)名称编号签订日期/工程承包范围: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防水、建筑装饰、建筑屋面、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等清单范围内全部工程。1.2 施工图纸图纸类别图纸编号出图日期建 筑10#楼:建施01建施2411#楼:建施01建施2414#楼:建施01建施2415#楼:建施01建施2416#楼:建施01建施24结 构10#楼:结施01结施2411#楼:结施01结施2414#楼:结施01结施3115#楼:结施01结施2416#楼:结施01结施24给排水10#楼:给施01给施2111#楼:给施01给施2114#楼:给施01给施2115#楼:给施01给施3316

2、#楼:给施01给施21暖 通10#楼:暖施01暖施2111#楼:暖施01暖施2114#楼:暖施01暖施2115#楼:暖施01暖施3316#楼:暖施01暖施21电 气10#楼:电施01电施2111#楼:电施01电施2114#楼:电施01电施2115#楼:电施01电施2116#楼:电施01电施211.3 主要规范、规程类 别名称编号国 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

3、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

4、617-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

5、278-201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行 业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混凝土泵送施工

6、技术规程JGJ/T10-2011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201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版)JGJ137-200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

7、GJ214-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建

8、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地 方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22/T483-20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DB22/T442-200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内页标准DB22/T479-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22/T445-2007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B22/T498-2010ICF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DB22/T483-2010预拌砂浆技术规程DB22/T1024-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22/T1051-20111.4 主要标准类 别名称编号国 家混凝土结

9、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201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通风与空调

10、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行 业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 主要图集类 别名称编号国 家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9混凝土梁、柱、剪力墙平面整体表示法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

11、形基础)11G101-3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09G901-25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06G901-1行 业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地下防水工程88J6-1(2005)1.6 主要法规类 别名称编号国 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2011第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19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 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12、的通知建质200987号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地 方关于进一步加强吉林省预拌混凝土(干混砂浆)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吉建质201316号关于发布吉林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吉建科200516号1.7 其他本工程地处吉林市昌邑区,七家子街东侧。地貌单元为松花江级阶地,拟建场地及周边为原有耕地,无地下管网。地面绝对高程(国家85高程基准点)为183.42189.54m,地形局部起伏极大。本次勘察的最大深度为24.50m,拟建场地内岩土层组成主要为新近人工堆填的杂填土、耕土, 第四系全新统河流冲积形成的粘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下伏燕山期花岗岩。

13、根据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由上到下划分为如下5层:(1-1)杂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残土、生活垃圾、植物根系及建筑垃圾组成。该层成份复杂且强度变化较大。该层厚度为0.501.00m。(1)耕土(Q4ml):黄及黑色,主要成分由粘性土组成,局部混植物根系。该层厚度为0.300.80m。(2)粉质粘土(Q4al):黄色,湿,呈软塑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高中等压缩性。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夹粉土、细砂薄层,个别地段互层产出。该层纵横向分布变化极大。该层厚度为0.506.10m。(2-1)细砂(Q4al):黄色,稍湿湿,呈松散稍密状态。该层局部夹粘性土薄层。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纵横向分布变化极大。该层厚度为1.101.50m。(2-2)细砂(Q4al):黄色,稍湿湿,呈松散稍密状态。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厚度为0.502.80m。(3)细砂(Q4al):黄色,稍湿湿,呈松散稍密状态,局部呈中密密实状态。该层局部夹粘性土薄层或与之互层产出,局部不均匀含有砾石。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厚度为0.807.60m。(4)卵石(Q4al):杂色,湿饱和,呈中密密实状态。砾石成分多为花岗岩、安山岩、凝灰岩、玄武岩、砂岩等。场地内普遍分布。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