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61822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桂林旅游业的基本产业现状评估基本产业是指与旅游者直接发生联系并为之服务、支撑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行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业、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商贸行业等。41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对交通状况与旅游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表明旅游交通对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411旅游交通系统l 旅游交通的发展概况表4-1 1999年交通基础设施概况交通方式站场运营班次线路里程线路密度通达状况运送旅客能力民用航空1个机场500余架次/周国内航线39,299 km直达国内33个、港澳和国际5个城市500万人次/年铁路路局直管站7个;客运大站2个广西区内1对/天;省际15对/天238 km

2、0.86km/百km2直达国内16个城市桂林北站5,000人次/天汽车-公路2个大型客货站市区100多班次/天辖县20-33班次/天国道和省道1,087.35 km其他公路4,129.24 km18.77 km/百km2直达市内各个县城、主要景点及区内各主要城市可达周边各省主要城市2,000-3,000人次/天漓江水运漓江3个码头市区8个城市旅游码头游船30-50班次/天118km500万人次/年资料来源:根据桂林市志(上)交通志、桂林市交通战略发展规划、桂林市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局/科统计资料及规划组的调查访谈记录等整理。经过多年的建设,桂林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表4-1)。桂林现已开辟国内

3、航线67条(其中6条为地区航线),每周共有500多架次飞机起降,每周可输送游客近6万人次。通过增加包机、加班机等方式,每周可增加一倍多的运力。全市现有旅游营运车辆1,122辆,总座位数27,000座,其中涉外旅游车586辆(超大巴94辆、大巴111辆、中巴218辆、小巴163辆),内事旅游车536辆(超大巴41辆、大巴35辆、中巴379辆、小巴81辆)。每天有16对、32列客车到站,常规发送旅客能力为每天5,000人次左右。到1999年,全市初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各种交通方式年对外运送游客能力总计可达1,2000-1,500万人次,可以直接抵达的国内外主要城市达

4、40多个。这些基础设施从根本上保证了旅游者抵达和离开桂林的要求,基本上做到了“进得来、出得去”。同时,市域内公路和漓江水运的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上做到了“散得开”,保证了旅游者在桂林的游赏活动。在旅游车船运具及旅游交通企业方面,桂林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要(表4-2、表4-3)。在旅游交通运营市场秩序方面,旅游交通企业数量比较适中,经营项目比较齐全,合法经营状况较好,整个交通市场运营基本正常。表4-2 1999年交通运具(车船)概况类型其中: 涉外内宾旅游汽车40座以上超大巴94413239座大巴111351331座中巴21837912座以下小巴16381合计:1,

5、122辆586辆536辆游船小类数量座位漓江游船178艘14,800个座位其中:涉外9,000座位内宾5,800座位市内游览船只67艘合计245艘14,800座位码头漓江码头3个市区内码头8个涉外出租车165台资料来源:市旅游局交通管理科、交通局统计资料。表4-3 1999年旅游交通企业概况类型数量从业人数运营能力和状况旅游包机公司2家20人按照旅游团需求进行预定旅游专列1对柳州铁路局管理广州柳州: 37/38次漓江游船公司家数游船数座位数客车数座位数合计27家112艘12,887座259辆8,299座旅游汽车公司15家车辆876辆10,400座位涉外旅游汽车企业18家车辆700多辆汽车租赁企

6、业4家车辆50辆自行车租赁50户资料来源:市旅游局交通管理科、交通局、工商局统计资料。总之,旅游交通使旅游者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地进入桂林,在桂林各个景点景区之间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旅行,在游览完成之后也可以按时返回居住地。l 旅游交通的收入一直占旅游总收入的第一位。从旅游交通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来看,19831997年旅游交通收入364,350万元,占旅游总收入853,191.28万元的42.70%,最高年份占68.86%(1984年)、最低年份也占31.65%(1997年)(表4-4)。总体来看,旅游交通收入是第一位的旅游收入,交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表4-4 旅游交通收入占旅游总

7、收入的比重年份交通总收入(万元)旅游总收入(万元)交通总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19832,009.004,427.0645.3819842,671.003,878.8868.8619854,992.0013,133.3938.0119867,313.0015,884.0146.04198710,805.0030,376.7235.57198818,267.0042,630.1142.85198915,437.0035,900.0043.00199032,523.0061,538.3252.85199132,358.0064,871.6949.88199243,840.0084,584.225

8、1.83199349,651.0089,364.6555.56199437,622.0089,363.4242.10199532,018.0092,967.4834.44199637,260.00105,522.5135.31199737,584.00118,748.8231.65合计364,350.00853,191.2842.70资料来源:根据桂林旅游志,p.365、367计算,其中旅游总收入采用统计局口径。l 旅游交通基本形成体系从综合运输的角度来看,目前桂林旅游交通基本形成以漓江的航运、各个景点景区之间的公路、沟通桂林与主要客源地的铁路和航空交通为主体的水上/陆上/天上“三位一体”旅游

9、交通体系。从社会总客运量来看(表4-5、图4-1、图4-2),桂林交通客运是以公路为主导、铁路为辅、水运和航空客运居从属地位的体系。1980年以来,公路客运量所占比重虽有所降低,但其主导地位很难在短时间内动摇,铁路客运的比重也有所降低,但其在客运中的辅助地位也是比较稳定的,而水运和航空客运的比重处于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航空客运增长趋势显著,两江机场通航以来,1980年运送1.32万人次,1998年运送91万人次,在总客运量中所占比重由0.11%提高到3.39%。表4-5 代表年份客运量结构年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合计1980比例12.32%85.98%1.59%0.11%100%1985比例

10、9.27%85.02%3.10%2.60%100%1990比例11.00%79.04%6.94%3.01%100%1995比例14.71%75.42%5.46%4.41%100%1996比例12.02%78.13%5.43%4.41%100%1997比例9.63%81.78%4.88%3.71%100%1998比例7.70%83.70%5.21%3.39%100%80-98合计客运量(万人次)4,57532,2581,906.451,094.5539,83480-98合计比例11.49%80.98%4.79%2.75%100%资料来源: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1999图4-1 19801998

11、年全社会客运量结构变化资料来源: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1999资料来源: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1999与全社会客运交通体系有所不同,旅游交通客运体系还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结构特点。从游客进入和离开桂林的交通方式来看,进入方式中乘坐火车的最多,比例达40.7%;其次是飞机,达33.8%;汽车居第三,达24.%;其他方式(包括自备交通工具)最少(1.7%)(图4-3)。规划小组的调查还表明:旅游交通中,乘坐飞机进入桂林的人数越来越多、乘坐火车进入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以火车为主的进入方式正在改变。图4-3 游客进入桂林的交通方式结构资料来源:规划小组调查统计资料。在景点景区相互联系和景区内部

12、游览的交通方式中,旅行社车辆、出租车和公共汽车3种方式占四分之三以上(77%)的比例;同时,轮船、自备车、三轮车、自行车和步行等交通方式也占近四分之一(23%)的比例,说明了桂林市域内部旅游和游览交通方式也有比较明显的多样性,其体系基本成型(图4-4)。图4-4 游客在桂林游览的交通方式结构资料来源:规划小组调查统计资料。从交通运营结构来看,在旅游外部交通方面,各种交通方式基本是以定期班次为主导、以旅游专营交通为辅助的结构。航空方面是以定期航班为主、以旅游包机为辅,定期航班和旅游包机运送旅客的比例约为85% : 15%;在铁路方面,定期车次与旅游专列车次比例为90%10%;在公路交通方面,市域

13、内定期班次与旅游包车的比例60%40%左右,广西区内大致为80%20%,与外省区则是95%5%(表4-6)。表4-6 1999年旅游交通运营结构交通方式航空铁路公路市域内广西区内与外省区定期班次85%90%60%80%95%旅游专用15%10%40%20%5%资料来源:根据桂林市交通战略发展规划、有关局/科统计资料及规划组的调查访谈记录等整理。从旅游交通运具设施的结构特点来看,也形成了由高中低各个档次、各种容量的船舶、车辆结构。在汽车交通方面,其基本运具以中巴为主要部分、以小巴和大巴为辅、小部分超大巴的结构,内宾接待用车中巴占大部分(70%多),涉外接待用车在小巴和超大巴两头比例较高(小巴近3

14、0%,高于内宾近15个百分点;超大巴16%,高于内宾近10个百分点)(表4-7)。从需求方面来看,以国内游客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海外游客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为背景,对交通方式的需求国内游客和海外游客分别以中低档和中高档为主,因此,桂林目前的交通车辆结构是与游客需求结构基本一致的,基本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客观需要。在漓江游览船舶方面,也形成了船舶种类多样、档次复杂、容量多种的结构:在档次方面,有豪华、经济、普通、大众等多个档次;在动力方面,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以电瓶船、人力船为辅;在容量方面,有10座、48座、72座、74座、84座、98座、104座、118座、120座等多种规格。这些不同规格、档次、容量的运具,从整体上满足了不同旅游团队和不同游客的需要,使交通服务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