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61575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说明(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程结构设计1 总则1.0.1 为使XX省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地下水控制、监测等工作规范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环境安全,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物、市政公用设施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工程,或周边环境条件复杂、深厚软弱土层分布场地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工程以及其它设有地下室的建构筑物的基坑工程。1.0.3 本规程适用于本省平原、河流阶地、岗地、山区等地域。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均应针对当地的特殊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1.0.4 对于下列情况下的基坑工程宜进行专题研究:1 开挖深度大

2、、岩土工程条件或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对拟采用的设计、施工技术缺乏经验;2 对大型地下设施、生命线工程的安全有重大影响。1.0.5基坑工程应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和严格管理,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及影响范围内环境的安全。1.0.6执行本规程的同时,尚应执行国家或行业的有关强制性标准以及本地其它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当基坑支护结构作为永久性工程一部分时,尚应满足永久性工程的设计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DB42/T830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术规程GB 50007建筑

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 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GJ 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 50086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49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4、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JGJ/T199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165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3 术语与符号3.1 术语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标准。3.1.1基坑工程 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为保证基坑正常施工、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而采取的各工程措施的总称。主要有岩土工程勘察、支护设计与施工、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控制、周围环境监测与保护、土方开挖与回填等内容。3.1.2主动土压力 active earth pressure基坑开挖至某一深度后支护结构向坑内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或转动致使主动侧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最小侧向土压力。其值应小于

5、静止土压力。3.1.3被动土压力 passive earth pressure支护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向坑外方向或迎土面侧的一定程度的位移或转动致使被动侧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最大侧向土压力。其值应大于静止土压力。3.1.4支护结构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structure 基坑工程中为保持边坡和坑底稳定并控制其变形而采用的支护桩墙、支撑或锚固、围檩、隔渗帷幕等结构体系的总称。3.1.5悬臂式支护 cantilever supporting采用桩墙支护的基坑,坑底面以上无支点,仅依靠嵌入段的土抗力保持平衡的支护方式。3.1.6桩锚支护 anchored pile

6、supporting采用排桩灌注桩、预制桩等桩型及锚杆索支护的基坑,依靠基坑底面以上锚杆索的锚固力和嵌入段的土抗力保持平衡的支护方式。3.1.7内支撑 bracing system在基坑以内设置的水平向、斜向垂向平面内杆件或桁架,给支护桩墙提供反力支点的受力构件系统。3.1.8逆作法 top-down method利用主体地下结构的全部或部分作为基坑支护构件,按地下结构楼层自上而下并与基坑开挖交替进行的施工方法。3.1.9弹性抗力法 elastic resistance method假定弹性地基中被动区土体对支护结构产生的抗力与支护结构的位移呈线性关系,用解析法、杆件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进行

7、支护结构的平衡计算和内力计算的分析方法。3.1.10自稳边坡 self-stabilized slope按照一定的坡率削缓开挖的、不需要支挡而能够依靠土体自身强度保持稳定的边坡。3.1.11加固边坡 reinforced slope必须采用某种加固方式设置某种支护结构或加固土体,方能保持稳定的非自稳边坡。3.1.12分阶边坡 stepped slope基坑开挖较深或坡底上下存在软弱土层时,为保持边坡稳定和坑底抗隆起稳定,将边坡分为二阶或多阶开挖,阶与阶之间设置一定宽度的平台,形成的边坡称为分阶边坡。3.1.13水泥土挡墙 cement-soil retaining wall通过设置密排水泥土桩

8、,形成实腹式或格构式水泥土墙体,按重力式挡墙进行计算的支护结构。3.1.14型钢水泥土搅拌墙reinforced soil mixed wall在连续搭接的三轴搅拌水泥土桩内插入型钢形成的复合挡土隔水结构。3.1.15坑内扶壁或暗撑 interior counterfort or embedded brace在深厚软弱土层中为了增加被动区抗力,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并减小变形而设置的位于基坑底面上、下墙状水泥土体。仅接触一侧支护结构并向坑内延伸一定距离的称为扶壁;位于基坑底以下且直抵基坑相对两侧支护结构的称为暗撑。3.1.16土钉支护 soil nailing supporting由混凝土面板和

9、土钉组成的支护结构。侧向土压力通过面板和土钉传递至基坑外围稳定岩土体,依靠外围稳定岩土体保持边坡稳定并限制其变形的支护结构型式。3.1.17复合土钉支护 composite soil nailing supporting在基坑侧壁或底部存在软弱土层时,采用水泥土桩墙、微型钢管等竖向结构与土钉共同工作的支护结构型式。3.1.18突涌 abrupt gush基坑底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基坑开挖后,坑底剩余隔水层厚度不足,承压水冲破隔水层涌入基坑,造成破坏的现象称为突涌。3.1.19管涌和流土 piping and soil flowquick soil在超过临界水力坡降的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

10、小颗粒随渗流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带出的现象,称为管涌;粉土、粉细砂层随水流失称为流土或淅土。管涌和流土严重时可在土体中形成土洞引起地面塌陷。3.1.20隔渗 sequester seepage在基坑侧壁、基坑底部或侧壁加底部人工设置不透水帷幕,阻隔或减少地下水进入基坑,称为隔渗。3.1.21降水 dewatering 采用轻型井点、管井等抽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地下水对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产生影响,称为降水。基坑坑底进入含水层时,将水位降低至含水层顶板以下,称为疏干降水;如坑底保留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降低后的承压含水层测压水头仍在含水层顶板以上,称为减压降水。3.2 符号3.2.

11、1 抗力、材料性能、作用与作用效应ck土的黏聚力标准值k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eaz深度z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pz深度z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Ea主动土压力合力Ep被动土压力合力土层的极限摩阻力k含水层渗透系数ka主动土压力系数kp被动土压力系数ko静止土压力系数Mk弯矩标准值Na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Nak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uk锚杆轴向极限抗拔力标准值Nh、Nz支撑、立柱轴力设计值Nk圆形围筒轴向压力标准值pwaz主动侧深度z处的孔隙水压力pwpz被动侧深度z处的孔隙水压力paz主动侧深度z处由于上覆土自重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ppz被动侧深度z处由于上覆土自重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qo坡

12、顶超载标准值qz深度z处的由于超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Sk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G水泥土挡墙的自重、滑动土条的自重;双排桩、桩顶连梁和桩间土的自重之和kN土的重力密度、简称重度3.2.2 几何参数ha、hP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力臂H基坑设计开挖深度;自承压水含水层底部起算的承压水测压水位高度Hw承压水水头高度R引用影响半径;圆形围筒半径;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Ro基坑等效圆半径S水位降深Sx、Sy锚杆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间距滑动土条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潜在破裂与垂直面的夹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锚杆倾角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3.2.3 计算系数khd边坡或挡墙抗滑动安全系数klq坑

13、底抗隆起安全系数kqf挡墙抗倾覆安全系数kty坑底突涌抗力分项系数kgy侧壁接触管涌抗力分项系数t临时性支护结构调整系数4 基本规定4.0.1 基坑工程重要性按表4.0.1划分为三个等级。表4.0.1 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开挖深度H环境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a2HH 15一10H15二二62H确定。如邻近建筑物为桩基,虽然a2H确定重要性等级。5、同一基坑周边条件不同时,可分别划分不同的重要性等级,但采用内支撑时应考虑各边的相互影响。6、坑内外有工程桩需要保护时,重要性等级不应低于二级。7、距离基坑边开挖深度1倍对软土为1.5倍范围内存在历史文物或优秀建筑时,重要性等级应为一级。8、周边场地开阔具备放坡或分阶放坡条件,不需采用桩、墙支护的基坑工程,可确定为二级或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