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9615091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练笔”点燃学生习作之花 从去年五年级开始我们就进行了以“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小练笔”的小课题研究与实践。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因文而异,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孩子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在练笔时能准确把握练的时机,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对于学生练笔,我们还要积极开放地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情动而辞发,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我们教师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组的一些

2、做法: 1、意犹未尽时练笔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想象如果故事继续发展可能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并让学生延伸情节,补充结局,起到理解、感悟、想象,提高写话水平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穷人这课时,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续写。这是24班史瑞奇写的片段,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在教学中,我们挖掘出其联想的功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引领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让学生头脑中蓄满的灵性放飞出。2、挖掘词语内涵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

3、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饱经风霜”来进行练笔:“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请你用几句话写出来。” 我们班沈鸿洲这样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对饱经风霜的理解不仅仅是

4、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还有今天上午薛丽丽老师讲跑进家来的松鼠时,整堂课她都有效渗透写作方法,如运用对比的手法让孩子们知道本课是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动词恰当的运用,还有人物的对话等,并且讲到发现松鼠不在时我们心里空落落的,让学生想象全家人此时的心理,这是她们班学生写下的: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3、发人深思处练笔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产生了新的思想认识、获得了新的情感体验,有一种表达、交流的欲望时,适时地选择一个写的话题,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

5、中,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在生长言语的同时也积蓄了精神生命的源流。例如学完鹿和狼的故事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我们班的姚舒妮这样写道: 4、巧填课文空白 在教材中,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有时出现在故事情节中,有时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这些空白是文章内容的深化,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时机,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让学生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意图。文本中的“空白”存在的地方很多,文中进行补白的地方有:省略号处补白;人物内心补白;课文

6、插图补白;突破重难点补白。我们抓住那些高度概括或者省略了的空白,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对作品空白处进行挖掘、填补。归纳仿写方式 在教学唯一的听众这课时讲到“当我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我要求学生: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作者难以忘怀的,时常想起的动人情景。我们班梁馨月是这样写的: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抓住这些空白点进行小练笔,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悟文本,又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进行仿写练笔。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在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诗歌的同时,让学生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由自己去创作诗歌。孩子们创作的诗歌可以说五花八门,如20班的霍晓琴同学真情流露,她写下致侵略者这一诗歌。我班的沈鸿洲同学的雪花,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丰富了情感,提高了能力。 总之,为全面加强写作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习作能力,我们必须增强“无练笔不阅读”的理念,加大课堂小练笔的力度,让习作的火花在教学中点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